![]() 同樣是臺島風雨中的關鍵人物,有人血灑刑場成千古英烈,有人靠出賣同志安享晚年,蔡孝乾的結局至今仍讓很多人難以釋懷。這個親手摧毀臺灣地下黨組織的叛徒,在吳石等烈士慷慨就義后,居然在臺灣活到74歲才病故,為何始終沒被清算?
蔡孝乾的履歷曾無比耀眼,他是唯一走完長征的臺灣籍共產黨員,從瑞金到延安,從抗日前線到臺灣孤島,黨中央對他寄予厚望。1945年派他回臺組建省工委時,粟裕曾評價“只要我們過海,他能讓全島沸騰”。到1949年,他領導的地下黨已有近2000名黨員,能動員數(shù)萬群眾,可這份重任沒能守住他的信仰。
變故從1949年7月開始,基隆中學校長鐘浩東因《光明報》被捕,恍惚中一句“老鄭怎么樣”,讓特務谷正文盯上了蔡孝乾的代號。幾個月后,高雄工運負責人李汾叛變,供出省工委副書記陳澤民,酷刑之下,陳澤民畫出了蔡孝乾的藏身地址。1950年1月29日,蹲守三月的特務終于抓到了蔡孝乾,可這個老革命沒經住考驗,先是要餃子吃,一周后又點名要波麗露餐廳的牛排,趁機逃跑卻因受不了鄉(xiāng)下清苦,兩個月后又在嘉義西餐廳被抓。
第二次被捕后,蔡孝乾連猶豫都沒有,直接提條件:要和16歲的妻妹馬雯娟在監(jiān)獄同住。得到允許后,他不到一小時就交出了所有機密,小本子上“吳次長”三個字,直接把潛伏在國民黨國防部的吳石將軍送上絕路。特務按他給的名單大肆抓捕,1800多人涉案,其中1100余名黨員和進步人士被處決,400多人被長期監(jiān)禁 。吳石、朱楓等烈士當年6月10日就在臺北馬場町英勇就義 。 吳石將軍的犧牲,是兩岸情報戰(zhàn)史上最悲壯的一頁。他作為國防部參謀次長”中將),代號“密使一號”,曾提供《臺灣戰(zhàn)區(qū)戰(zhàn)略防御圖》《舟山封鎖方案》等核心情報 。臨刑前得知舟山解放的消息,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而他用生命傳遞出的最后一份軍事情報,為后續(xù)行動提供了寶貴參考。他的精神激勵著后來者,即便在白色恐怖最猖獗的時期,黨中央依然沒有放棄臺灣。在吳石等人犧牲后,一批又一批無名英雄懷著對革命的忠誠,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陸續(xù)從不同路線秘密赴臺,試圖重建潛伏網絡,繼續(xù)未竟的事業(yè)。他們中的許多人,最終也長眠在了那片孤島上,連名字都沒能留下。到1958年,赴臺潛伏人員存活率不足5% 。
讓人費解的是,犯下如此大罪的蔡孝乾,不僅沒被處決,反而成了國民黨的座上賓。他被授予少將軍銜,先后擔任保密局設計委員、情報局匪情研究室副主任,還寫《自白書》、編《臺灣共黨叛亂史》,幫國民黨搞反共宣傳 。國民黨當然不是仁慈,他們要靠蔡孝乾的示范效應誘捕其他黨員,更需要利用他熟悉地下黨運作的優(yōu)勢清剿殘余力量。但國民黨對他也始終提防,他的生活工作全在監(jiān)控之下,看似風光卻毫無實權。蔣介石在日記中明確批示:對蔡逆可用而不可信,月報其言行。
大陸這邊,更想清算這個叛徒,可現(xiàn)實根本不允許。1950年美軍第七艦隊進駐臺海,兩岸徹底隔絕,渡海計劃擱置。后續(xù)赴臺的潛伏人員,自身都朝不保夕,連建立穩(wěn)定聯(lián)絡都難,更別說接近被嚴密保護的蔡孝乾。那些潛伏者繼承了吳石的遺志,在白色恐怖中艱難活動,卻連蔡孝乾的具體行蹤都難以摸清,清算只能是奢望。 蔡孝乾就這么在臺灣混到退休,每月領著津貼,1982年病死時,遺物里居然全是菜譜和餐廳收據(jù)。而吳石將軍的骨灰埋在亂葬崗,直到23年后才被追認為烈士。據(jù)臺大醫(yī)院1951年病歷顯示,蔡孝乾因長期精神壓力患上“被害妄想型精神分裂癥”,曾在病房哼唱《高山青》等臺語歌曲。其遺物中的菜譜和餐廳收據(jù),實為國民黨特務為監(jiān)控其行蹤刻意提供的“正常生活”假象。
有人說沒被清算就是遺憾,可看著蔡孝乾永久背著叛徒烙印,再想想?yún)鞘R刑前得知舟山解放的笑容,或許能明白:有些清算,從不在刑場上。只是每當想起那些因他受難的生命,想起朱楓身中七彈,仍高呼口號的身影,想起那些為了信仰,長眠孤島的無名英雄,還是忍不住問一句:這樣的善終,真的該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