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微課講授的內容選自湘教版八年級上,第二章第一節(jié)中國的地形,微課的主題是:中國地勢的有利影響。講授教師為深圳市紅桂中學地理教師高楠。 同學們,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小高老師的課堂?,F(xiàn)在同學們看到的這幅圖是中國地勢的分層設色地形圖,在這一圖中同學們可以明顯看出我國地勢主要有褐、黃和綠三顏色,褐色的這一部分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是我國的第一級階梯,主要地形區(qū)包括青藏高原和柴達木盆地;黃色這一部分平均海拔在1000~2000M,是我國的第二級階梯,主要地形區(qū)包括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以及云貴高原;綠色這一部分平均海拔小于500M,是我國的第三節(jié)級階梯,主要地形區(qū)包括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東南丘陵。第一以及第二級階梯的交界處為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橫斷山一線,二三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由此可見我國的地勢呈現(xiàn)出西高東低,三階梯狀分布的特點。 中國呈現(xiàn)這樣的地勢特征有什么好處呢?讓我們和小明同學一起考察一下。 小明同學來到了美國的死亡谷,他發(fā)現(xiàn)這里的景觀與同樣靠近太平洋,且位于相近緯度的華北平原完全不同。為什么華北平原沃野千里,而這里卻荒涼寂靜?這是由于美國死亡谷的東部有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擋了西部太平洋的水汽深入內陸,從而降水稀少。而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在東部沿海地區(qū)地勢地平,無高大山脈的阻擋,使得水汽能夠深入內陸,降水豐富。 小明同學在游覽名山大川時發(fā)現(xiàn),圈出了我國幾個重要水電站的位置。這些水電站都分布在什么位置上呢?它們?yōu)槭裁催@樣分布呢? 這個幾個水電站都分布在階梯的交界處,因為階梯交界處落差比較大,水能資源較為豐富。 小明同學今天在語文課上學習了蘇軾的詩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風流人物~~~”,正是這句詩引發(fā)了小明的思考,大江真的東流嗎?為什么要東流呢? 同學們都知道水往低處流,正是因為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征,使得很多河流的流向是自西向東流動。綜上可得出,我國的地勢還影響了我國河流的流向。 現(xiàn)在我們來總結一下,通過小明同學的親身經歷我們可以得出,中國的地勢特征有三點好處: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 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產生巨大水能 主要的大江大河自西向東流 溝通沿海與內陸的聯(lián)系 今天的知識同學們都學會了嗎?有問題要及時提問,我們下次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