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東坡是北宋的大詞人寫有很多有名的詞,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詞的先河,但自古名人多磨難,蘇東坡也不例外。 神宗當政,任用王安不開始變法,對于變法的立場,朝中分為兩派,支持的如蔡確、章惇等,反對的如司馬光、蘇東坡等。 神宗鐵了心要變法,自然對反對變法的人釆取些組織措施。于是司馬光、蘇東坡等反對變法紛紛被貶謫出京。蘇東坡被外放杭州通判。 杭州是山清水秀,浪漫之地,作為詩詞作為詩詞大家的蘇東坡,不寫幾首詞,作幾首詩,都對不起對這青山,這秀水,更對不起蘇杭美女。 盡管離開東京汴梁之時,不少的朋友囑咐他千萬不要隨便作詩寫詞,但陶醉在杭州青山秀水之中的蘇東坡,早把這些囑托忘到了九霄云外。 詩詞中僅有山有水,還有民間疾苦,還有自己的政治態(tài)度,還有對朝廷變法的不滿。而此時王安石已經辭相離京,主持朝政的就是神宗本人,對朝廷不滿,自然就是對神宗不滿,于是蘇東坡被鎖拿進京關進了御史臺,漢朝開始的御史臺又被稱為烏臺,故蘇東坡一案,又被稱為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盡管有變法派對蘇東坡被害的成份,但蘇東坡譏諷朝政卻也是板上釘丁的事。《寄劉孝叔》“保甲連村團未遍,方田訟牒紛如雨”《戲子由》“讀書萬卷不讀律,致君堯舜知無術”等。 蘇東坡這樣的詩幸虧是寫在了不殺士大夫的北宋,要是寫在不搞文獄的滿清,八成會被誅滅九族的。 蘇東坡在曹太后、王安石等一眾人等的搭救下,只是被外貶為黃州通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