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的生活,要么讀書,
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作者|喬公子
夜讀日思 | 原創(chuàng)出品 第一次知道曾姓,是學生時代知曉唐宋八大家,曾鞏的典故讓喬公子印象深刻;第二次知道曾姓,是工作之后經常讀曾國藩,被他的思想深深吸引。今天,我們聊聊曾姓典故。 曾姓起源 據喬公子考證,曾姓主要有以下來源: 第一個來源,源于姒姓,屬于以國名為氏。據喬公子史書發(fā)現,夏朝建都于陽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為甑子爵,在今天的山東臨沂市蘭陵縣向城鎮(zhèn)附近建立了鄫國。古代習慣以封地為姓,曲烈便從此姓鄫。實力并不強大的鄫國歷經夏、商、周,直到春秋,也就是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國所滅。懷著亡國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鄰近的魯國。其后代用原國名“鄫”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離開故城,不忘先祖,稱為“曾”。曾姓長久以來,一脈傳自禹的后裔太子巫,貨真價實的4000年前是一家,所以有“天下一曾無二曾”的說法,太難得了。第二個來源,源于少數民族改姓。據喬公子考究,在今天的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滿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絕大部分的父系是漢族,這個現象很神奇。詩意曾姓 
曾姓,是四千年不變、八方齊心意的姓氏,從古至今,很多詩詞都有曾姓的壯美絕倫、清新雅致。詩圣杜甫:風杉曾曙倚,云嶠憶春臨;邊塞詩人岑參:常愛夏陽縣,往年曾再過;詩佛王維:少年曾任俠,晚節(jié)更為儒;山水詩人孟浩然:華省曾聯事,仙舟復與俱;初唐四杰之一駱賓王:朔空曾紀歷,帶地舊疏泉;詩魔白居易:共仰曾攀處,年深桂尚熏;大歷十才子之首盧綸:謝朓曾為掾,希君一比鄰;元稹: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你還知道哪些帶有曾字的詩詞呢?歡迎留言。 曾姓名人 

給大家介紹一位很有名望的賢人,他就是曾點,中國春秋時期魯國人,“宗圣”曾參之父,孔子弟子,孔門七十二賢之一,是孔子30多歲第一批授徒時收的弟子。與其子曾參同師孔子,曾自言其志,孔子頗嘆賞。后來,他不斷被加封,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他被封為“宿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萊蕪侯”;明世宗時尊稱為“先賢曾子”。曾點死后,以孝著稱的曾參為其舉行了簡單的喪禮,被歷代奉為厚養(yǎng)薄葬的典范。 下面重點介紹一位以孝聞名的圣人,他就是曾子??鬃拥牡茏?,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七十二賢之一,儒學五大圣人之一,孔廟四配之一。曾子參與編制了《論語》,創(chuàng)作《大學》《孝經》《曾子十篇》等作品,他提出的修、齊、治、平的政治觀,構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倫理道德的政治哲學體系,還有其內省、慎獨的修養(yǎng)觀,都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子為人孝悌、誠信,留下了“嚙指痛心”(二十四孝之一)“曾子殺豬”等家喻戶曉的故事。曾延世,十四歲中二甲進士,光啟元年率族輔佐王潮兄弟入閩,定居泉州龍頭山。任內實施輕徭薄賦、扶農桑、重山海等政策,推動閩地安定繁榮。其兄弟延構、延福等分遷江西、廣西,后裔于宋代形成晉江、泉州、漳州支系,涌現曾公亮、曾從龍、曾孝寬等名臣。九世孫曾公亮建龍山祠宇,確立“龍山衍派”堂號,宗祠現存“一門四相”匾額。宋仁宗天圣二年,曾公亮登進士第,授會稽知縣,起步就是正處級。他自地方官員累升至知制誥、翰林學士、端明殿學士、參知政事、樞密使等職。在嘉祐六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正式拜相。宋英宗即位后,加中書侍郎兼戶部尚書。宋神宗即位后,再加至門下侍郎兼吏部尚書、昭文館大學士,累封魯國公。之后因年邁罷相,帶司空兼侍中出鎮(zhèn)河陽三城,又判永興軍,最終以太傅致仕。元豐元年,曾公亮去世,享年八十歲。獲贈太師、中書令,配享英宗廟廷,賜謚“宣靖”。宋理宗時為昭勛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不但是政治家,他還是學者,曾公亮曾參加編撰《新唐書》,又與丁度合編《武經總要》?!段浣浛傄窞楸彼沃衅诠俜骄幾氲木C合性兵書,是中國古代軍事技術全面、系統(tǒng)的反映,不可多得。他是妥妥的官二代,老爸是刑部郎中,相當于現在的公安部司長,正五品。作為北宋政壇上的三朝元老,影響力極大。早年即有變革之心的他,不但在王安石變法中大力舉薦王安石主持變法大局,而且在變法過程中還給予王安石相當程度的支持,這對變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幼年能文,語已驚人,未冠而名聞天下。慶歷元年入太學,給文壇大佬歐陽修寫信并獻上《時務策》,歐陽修對他贊不絕口,并壯其志。后來歐陽修出守滁州,曾鞏直接拜師,從之學習古文。嘉祐二年,他進士及第,授太平州司法參軍。嘉祐六年,召編校史館書籍,遷館閣 ???、集賢校理。熙寧元年,為《英宗實錄》檢討官,次年起任地方官吏,輾轉越州、齊州、襄州、洪州、明州等地,頗有政績。元豐四年,得遷史館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元豐五年四月,擢中書舍人。2016年5月15日,曾鞏傳世孤本《局事帖》在中國嘉德“大觀夜場”以一億三千萬元起拍,經多輪競價,最終以1.8億元落槌,加傭金2.07億成交。《局事帖》是迄今發(fā)現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唯一傳世墨跡,為曾鞏62歲那年寫給同鄉(xiāng)故人的一封信,共124字,距今已有936年,曾被歷史上多位名人收藏。2009年,這件作品以1.0864億元成交,成為第一件過億的中國書法作品。最后的圣人,或者叫做半個圣人,他就是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是“晚清第一名臣”、戰(zhàn)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chuàng)立者和統(tǒng)帥。小時候覺得他是壞人,打敗了太平天國,后來研究他的思想和人生,有了重新的認識。曾國藩善于講“道德”說“仁義”,對程朱理學推崇備至。他工詩與古文,其詩宗蘇軾、黃庭堅,雄峻排奡;其文宗法桐城而能擴大,變雅潔為雄肆。還創(chuàng)立晚清古文的“湘鄉(xiāng)派”,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并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曾國藩認為:“養(yǎng)生之法約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懲忿,三曰節(jié)欲,四曰每夜臨睡前洗腳,五曰每日兩飯后各行三千步?!别B(yǎng)生之道,“視”、“息”、“眠”、“食”四字最為要緊,養(yǎng)病須知調衛(wèi)之道。曾姓郡望堂號 
郡望:天水郡、廬陵郡、魯郡、武城郡、魯陽縣。 堂號:三省堂、武城堂、追遠堂、魯陽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約堂、養(yǎng)志堂、若文堂、武城第。
曾姓你應知道哪些 
曾姓,是一個古老悠久、豪杰輩出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385位,按照人口排序,名列第38位,總人口達到了770萬人。曾姓在人群中分布很廣,但不均衡,尤以四川、湖南、廣東、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約占中國漢族曾姓人口的66%。其次分布于福建、湖北、重慶、廣西、臺灣、貴州。中國形成了江南多曾姓、江北少曾姓的分布現狀。曾頭市是《水滸傳》中位于山東凌州西南的地名,由原大金國僑民曾弄建立。曾弄憑借武力占據村坊,其勢力范圍達數百里,統(tǒng)轄五子(曾涂、曾密、曾索、曾魁、曾升)及正副教師史文恭、蘇定,擁軍馬過萬。該地因劫奪段景住所獻梁山馬匹,引發(fā)晁蓋率軍征討,致其中箭身亡。宋江繼任后,以奪馬為由二次攻打曾頭市。曾家五虎先后陣亡:曾涂被呂方、郭盛合擊致死;曾密遭朱仝斬殺;曾索被解珍刺死;曾魁死于亂軍踐踏;曾升被斬首示眾。史文恭最終被盧俊義生擒,其坐騎照夜玉獅子馬重歸梁山,此役標志著曾頭市勢力徹底覆滅。江西貴溪曾家古建筑群建于1765-1785年,含曾氏公祠、經學書院等建筑,現存穿榀柁梁式結構建筑群;湖北竹溪曾家寨始建于清早期,原稱七星寨,石墻設東西寨門,2015年開發(fā)為鄉(xiāng)村旅游景點。重慶沙坪壩曾家鎮(zhèn)清初形成集市,1993年建鎮(zhèn) ;四川萬源曾家鄉(xiāng)1951年置鄉(xiāng)。黑龍江孫吳縣曾家堡村1956年3月納入腰屯鄉(xiāng)管轄。武漢新洲曾家墩遺址出土西周青銅鑄造石范,入選2023年湖北六大考古新發(fā)現。喬公子與你一起分享美圖: 












此文送給我的曾姓朋友們:曾海、曾芳芳、曾東劍、曾慶林、曾繼國、曾錦輝、曾繡青、曾心奕、曾蘭,祝福你們風生水起,永遠青春。 
讀書的男人未必都是優(yōu)秀的男人
優(yōu)秀的男人一定都愛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