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圓明園被燒毀160年后,專家在清理周邊河道時,偶然發(fā)現(xiàn)銅鎏金象首,屬于宮廷級文物,直接彌補了圓明園遺址當中的高級鎏金器物空白,可見其出土的意義非凡。 不得不說,發(fā)掘出鎏金象首屬于偶然狀況,因為從1996年開始,圓明園內部其實就開始經歷考古發(fā)掘工作,專家團隊針對多個區(qū)域進行探測,鎏金象首都沒被發(fā)現(xiàn),可見其較為隱蔽。 直到2014年,考古團隊在大宮門口周邊探測,結果注意到河道淤積不少污泥,明顯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樣,因此有人認為應該對河道進行徹底的清理,這才讓情況有了變化。 考古團隊在清理河道時格外謹慎,先抽取淺水,然后慢慢清理淤泥,為了防止損毀可能存在的文物小心翼翼,而在清理工作來到中途時,考古隊員突然發(fā)現(xiàn)淤泥當中露出一點邊緣。 這個發(fā)現(xiàn)讓整隊人激動起來,他們立刻將其挖掘出來,由于常年埋藏在淤泥當中,鎏金象首當時也不過是個泥疙瘩,在場眾人不敢輕易動作,當即送往實驗室進行專業(yè)清理。 為防止損毀邊緣,清理工作足足進行數(shù)月,鎏金象首才算是在眾人面前亮相,根據(jù)專家所說,這只象首應該是整體物件的一部分,因為侵略者并不在意結果損毀被扔到了河道當中。 雖然說大象在中國內部并沒有跟印度那邊一樣的講究,但本質上也屬于富貴的象征,而美西方對此沒有太多了解,他們只選擇搶奪本身就價值驚人的文物,最終忽略了這只象首。 不過,從歷史角度出發(fā),象首本身的工藝配合鑄造技藝已經足夠讓人欣喜,因為透過象首,我們可以了解到清朝當時已經開始融合西方文化,且鎏金工藝不比現(xiàn)在,花費極度高昂。 同時,這只象首按照傳統(tǒng),應該是擺放在殿前作為富貴的一種象征,這表明圓明園在當時不僅僅只充當行宮,而是兼任理政的職能,對于補全歷史認知來說也是具備相當程度的作用。 另外,鎏金象首的出土,更向我們展現(xiàn)了當時的境況,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的歷史值得銘記,要知道,被稱作萬圓之圓的圓明園在一眾皇家園林當中排在前列,算是中國園林藝術的巔峰。 曾經繁華的宮殿,就這樣在大火當中燃盡,不僅對中國來說是無法忽視的損失,對世界來說也是如此,而這場大火留下的傷痕,足以令后世人銘記教訓,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透過鎏金象首,我們能夠看到圓明園在未被焚毀時的輝煌景象,也更加意識到外來侵略者的殘暴行徑,所以說文物出土本身不僅是告訴了我們真切的歷史,還是告訴我們蘊含的意義。 因此,我們也希望考古團隊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歷史的記錄,讓更多的人去了解追憶,領會其中的道理,進而建立起相應的文化價值觀,并且時刻警惕外部的挑戰(zhàn)。 參考資料: 窺見“萬園之園”曾經的氣派——圓明園遺址最新考古發(fā)現(xiàn)披露丨光明日報 |
|
|
來自: 石家莊勛業(yè)建筑 > 《1~9中國封建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