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資料源自于曉丹老師編著的《內衣課》,本次編輯略有篩選摘編。 ![]() 1.文胸類 balcony bra|平罩杯文胸 一種帶鋼托、低胸、方形領口的文胸。兩條肩帶離得較遠,比一般文胸的肩帶離脖頸更遠,通常在靠近鋼托外側的位置。 bandeau bra|綁兜式文胸 外觀類似一條綁帶,通常無肩帶、無鋼托,款式簡單,接近運動文胸。 bra|文胸 名稱源于法語“brassière”,意為緊身胸衣。現代文胸出現于20世紀早期,是為支撐和塑形胸部而設計的。通常有兩個罩杯,有的有鋼托,有的無鋼托,有的使用肩帶,可通過后背的鉤眼扣調節(jié)胸圍。 bra pad|文胸墊 用布包裹的小海綿墊,可以放在文胸的罩杯內,從而提升胸部輪廓。文胸墊有時是插片式的,可以隨意裝卸?,F代文胸墊更多使用硅樹脂制作,讓胸部看上去更為自然。 bra wire / underwiring|文胸鋼圈 一種細扁的半圓形金屬條,通常包在尼龍布下,放置在文胸罩杯的下方邊緣,以增強和突出胸部線條。鋼圈有不同尺寸和形狀,可以給罩杯不同的輪廓。 cup|罩杯 文胸上像口袋一樣的部分,可以支撐胸脯,給予胸部優(yōu)美的線條。 hook and eye|鉤眼扣 縫在布料上的小金屬掛鉤,是用來開合文胸、胸衣的常見配件。 moulded cup bra / contour|模杯文胸 用無接縫模杯制作的文胸。整個文胸或罩杯部分使用熱壓模型技術制作,有不同的罩杯尺寸。 multiway bra / convertible bra|活動肩帶文胸 這種文胸的肩帶可以被隨意調節(jié)成斜肩式、后背交叉式,或直接去掉肩帶。 plunge bra|深V罩杯文胸 一種杯口呈深V形的文胸,通常帶胸墊,給予胸脯抬高效果。 push-up bra|聚攏型文胸 深V罩杯文胸的一種。 shoulder strap|肩帶 連接文胸前部和后部的細帶,通常用松緊帶制作,通過滑環(huán)調節(jié)長度。 sports bra|運動文胸 適合運動時穿著的文胸。通常針對運動中的身體形態(tài),給予胸部特別的支撐,并提升舒適感。 strapless bra|無肩帶文胸 一種沒有肩帶的文胸,通常帶有襯墊,在20世紀50年代最為流行?,F在經常配有硅樹脂材質的透明肩帶,制造“無肩帶”的效果。 T-shirt bra |T恤文胸 一種無縫模杯式文胸,在美國較為流行,適合穿在針織衫、緊身上衣或裙子下面。 triangle bra|三角軟杯文胸 一種無鋼圈的文胸,流行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底圍只有一條松緊帶,罩杯由兩片三角形布料制成。 underband|底圍 文胸下部圍住身體的部分,通帶與罩杯縫合在一起。 wing|側比 又稱側翼,后比與罩杯之間的連接部分。 ![]() 2.內褲類 bikini briefs|比基尼內褲 從比基尼泳裝演變而來,流行于20世紀70年代。 boxer shorts|平角短褲 最初是一種男式短褲,外形與拳擊手所穿的短褲類似。 boy shorts|男孩式短褲 一種模仿男式拳擊手短褲制作的女式內褲, 一般比男式內褲更緊更短,包裹臀部。 briefs|短褲/三角褲 最常見的內褲款式之一 ,也常被用來泛指所有款式的女式內褲。 crutch lining|底襠 內褲襠部的襯布。 French knickers|法式內褲 一種經典的寬松式內褲,出現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通常使用華貴的梭織面料斜裁制作。 panty|內褲 美國對女式內褲的統(tǒng)稱。 shorty|超短內褲 一種短褲式樣的內褲,比普通內褲更為短小,通常帶有女性化的裝飾。 tanga|湯加內褲 一種短小的內褲,前后片用松緊帶或緞帶連接。 thong|丁字褲 一種內褲款式,前片與普通內褲差別不大,后片只使用極少布料。 ![]() 3.塑身衣類 boning|龍骨 胸衣中起支撐作用的配件。傳統(tǒng)的龍骨用鯨骨制作,后來用鋼材。鋼質龍骨有扁平和圓形之分。現代工業(yè)生產的胸衣多使用尼龍龍骨。 bustier|緊身褡 傳統(tǒng)的緊身褡是一種長及腰部或在腰以上的胸衣,無肩帶,帶龍骨或鋼托。如今緊身褡的含義更為寬泛,也包括帶肩帶的胸衣。 corselette|胸甲 也稱胸衣、束腹衣,是結合了文胸和束腰衣的一種內衣款式,于20世紀20年代開始流行,50年代風頭最盛。通常文胸部分有鋼托,下擺配有吊襪扣袢。 corset|束胸衣 傳統(tǒng)內衣款式,使用無彈性布料制作,通常帶龍骨,通過交叉系帶調節(jié)松緊,旨在塑造女性從胸部到臀部的身體輪廓。不同年代的束胸衣有不同的設計風格。 corset cover|胸衣罩衣 維多利亞和愛德華時代的一種內衣,通常穿在胸衣外面,避免昂貴的外衣被胸衣上堅硬的配件磨壞。 girdle|襪帶束腹衣 20世紀前半期出現的束腹衣款式,可以勒束腰部,塑造腰部和臀部線條。20世紀后半期因為氨綸纖維的出現再次流行。傳統(tǒng)上下擺有吊襪帶的扣袢?,F在的“girdle”則多指吊襪帶。 lacing|系帶 用來系緊胸衣的帶子。大多數古典胸衣都是在后背系帶。 shapewear|塑身衣 現代內衣的一種類型,通常能給身體特別的支撐。 waspie|緊身胸衣 短款胸衣,通常圍在腰間,通過系帶或鉤眼扣開合。 ![]() 4.睡衣類 babydoll|娃娃裙 短小、寬松的睡衣。通常呈A字形或有高腰線接縫。娃娃裙在20世紀50年代最為流行,經常使用透視面料,如雪紡、六角網眼紗或尼龍經編紗。經常飾有蝴蝶結、荷葉邊和緞帶等。通常搭配精巧的內褲穿著。 ballet-wrap|芭蕾裹衣 一種小上衣,有長袖或短袖,前身領口交叉呈V字形,用長帶系在腰間。因為芭蕾舞女經常穿這種裹衣而得名。 bed jacket|短寢衣 誕生于18世紀的一種短外套。通常下擺在腰部以上,夜晚可穿在睡衣外面。 camisole|背心 通常肩帶較細,穿在外衣下可使文胸線條更加平滑?,F在背心也可以當作外衣穿。 chemise|及膝無袖睡裙 一種直筒式短睡裙。 combination|連衫褲(連褲襯衣) 上衣為襯衫風格的連衣褲。 full slip|全身長襯裙 一種輕薄的無袖內衣,通常有細肩帶,有不同裙長,可以穿在長裙或短裙下。 half-slip|半襯裙 一種穿在外衣裙子下的輕薄短裙,有不同裙長。也被稱為腰襯裙(waist-slip)。 kimono robe|和式睡袍 從傳統(tǒng)日式和服變化而來的睡袍,前后身呈方形,袖子寬大,整體呈T形,用梭織棉布或絲綢制作,經常使用大印花圖案。 nightdress|睡裙 睡覺時穿的連身裙,有不同裙長。 night shirt|睡衫 睡覺時穿著的寬松長襯衣,冬天穿的睡衫通常用保暖性能較好的拉絨棉布制作。 peignoir|女式晨衣 名稱來自法語“peigner”,意為梳頭,最早是指女人早起梳頭時穿的衣服,現在指居家穿著的長袍加睡衣套裝。 petticoat|襯裙/內裙 舊時指女性騎馬時穿的裙子,現在指一種緊腰身的內衣裙。20世紀50年代的襯裙多用較硬質地的面料,如用尼龍、雪紡、塔夫綢和六角網眼布等制作的多層帶荷葉邊的塔式襯裙?,F在它作為一種時尚再度流行,通常顏色較為艷麗。 pajamas / pyjamas|分身睡衣 名稱來自波斯文,意為穿在腿上的衣服。19世紀晚期被英國人從亞洲殖民地帶回本國,作為家居服穿著。后來發(fā)展為男士晚間穿著的上衣和褲子套裝?,F在女式睡衣褲套裝也十分流行。 robe|睡袍 指在家起居時穿在睡衣外的衣服,在英國也稱“dressing gown”。 short all-in-one|連褲內衣 也叫“Teddy”,流行于20世紀20年代,是細帶貼身背心與寬松短褲的結合。現在的連褲內衣多用時尚面料制作。 ![]() 5.制作工藝類 bias-cut|斜裁 將布料垂直線扭轉45度的一種裁剪方式,可以讓衣服更飄逸隨身。傳統(tǒng)的梭織布料襯裙通常是斜裁的。 binding|包邊 用織帶(或布條)將布邊完全包起來的縫紉方式。 lettuce hem|萵苣葉滾邊 一種波浪邊,類似生菜葉邊緣。 picot|耳牙邊/鋸齒邊 在緞帶或蕾絲邊上織出的一種環(huán)形裝飾,是內衣上常見的裝飾元素。 pintuck|細褶 均勻的細窄折褶,有壓平和不壓平兩種,是內衣上常見的裝飾元素。 shirring|抽褶 細碎的褶皺。 scallop edge|扇貝邊 一種形似扇貝的半圓形花邊,常用蕾絲制作。 taping|貼邊 一種縫紉方式,將織帶縫在布邊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