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導有一條視頻講過,世界是對數的,我們的人生進度條大都是按照這樣一個曲線在走。其實在經濟領域,通俗點說我們賺錢、攢錢的進度條,也都是對數的。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前有美歐日老牌發(fā)達國家,中有亞洲四小龍奮起直追者,后有中國大陸等新興經濟體,大都在十幾年到幾十年不等的經濟高速發(fā)展期后,相繼進入穩(wěn)定(停滯)發(fā)展階段。
??一方面是因為人口老齡化,老年人在投資取向上更偏保守,看重現金和存款的安全性高過其他資產的收益性。所以整體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形成的速度越來越慢,資源和福利分配也呈現出從年輕債務人向年老債權人轉移的趨勢,體現出來就是宏觀經濟的自然(中性)利率不斷下行。 ??另一方面當債務占GDP比重不斷提高(極端如日本),為了維持財政的可持續(xù)性,央行就不得不長期采取寬松的貨幣政策,而低利率又會削弱銀行的盈利能力,降低放貸意愿,轉而買入更多債券導致流動性在金融系統(tǒng)空轉和進一步壓低市場利率。
??從個人財富累積的角度來看,這也是一個心理學問題,即總財富越多,相同數量的財富增長/損失給我們帶來的獲得感/剝奪感會逐漸遞減。對于絕大多數中產來說,了解這條對數曲線更大的意義,在于提高我們的風險管理意識:用保險工具分攤風險,使得在突發(fā)情況下不會因為財富流失導致不成比例的生活水平跌落。
??一方面是管理單純的財務風險。與其他發(fā)達地區(qū)的民眾對比,我們的平均投資期限偏短,但結合上述宏觀增速放緩的趨勢,短期內獲得高收益的穩(wěn)定性只會越來越低。利用長期的、分散的投資組合達成財務目標已成為必修課,如果自建組合學習成本過高,可以選擇香港分紅保單。 ??另一方面是疾病和意外導致的財務風險,這原本就是人身保險分攤風險的題中之義。同樣觀察我們與其他發(fā)達地區(qū)的數據對比可以發(fā)現,我們對健康保障的重視程度還是太低了。 ﹏﹏
在人生進度條上,小時候我們總感覺時間過得很慢,暑假特別長,但現在一晃眼2025年已經過去3/4了。中年危機之所以被熱議,正因為大家在人生和財富的對數曲線上越跑越力不從心,個人如此,宏觀經濟也是一樣。緩解??慮的工具已經給出????關鍵就看如何搭配使用了。
#財富增長的有趣現象 #經濟知識還能這樣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