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纖維增強聚合物(CFRP)因其優(yōu)異的力學性能在航空、汽車和船舶領域廣泛應用,但其在服役過程中易受意外低速沖擊,導致局部損傷和結構性能退化,尤其重復沖擊下的抗沖擊性能提升是一大挑戰(zhàn)。 針對這一問題,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和國家強度與結構完整重點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在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fā)表研究成果。該研究受自然界中Bouligand結構(如螳螂蝦的錘狀爪)的啟發(fā),提出一種雙螺旋扭旋結構設計,旨在顯著提升CFRP層合板的能量吸收能力和抗沖擊韌性。論文標題為”Single and repeated low-velocity impact response of CFRP laminates with bioinspired double-helicoidal Bouligand structures”。 ![]() ![]() 該研究通過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系統(tǒng)評估了單次及5次重復沖擊下不同結構構型的響應。在方法上,文章制備了三種層合板試樣:
采用T700/環(huán)氧預浸料,通過濕法鋪層/真空袋工藝成型。沖擊試驗在INSTRON CEAST 9350設備上進行,沖擊能量范圍為20–40 J,并通過超聲C掃描技術對層間損傷進行無損檢測。同時,建立了基于內聚力模型(CZM)和B-K失效準則的有限元模型,用于模擬層間剝離和能量吸收過程。 實驗結果明確顯示,雙螺旋結構在能量吸收和峰值載荷方面均優(yōu)于QI和單螺旋結構。在40 J單次沖擊下,雙螺旋結構(D20)的比吸能(SEA)比QI和B20分別提高20.3%和12.7%。該研究通過C掃描圖像對比了D10和D20的層間損傷形貌,D10呈現(xiàn)出花瓣狀分散損傷,有效促進了能量耗散,該圖像因其生動展示結構優(yōu)化帶來的損傷模式轉變而被推薦為封面圖片。在重復沖擊條件下,D10試樣在5次沖擊后SEA僅下降3.09%,而D20下降達13.87%,表明小螺距角雙螺旋結構具備更好的耐久性和結構完整性。數(shù)據(jù)強化進一步突顯了關鍵性能提升:SEA從QI基準提升至D20達20.3%;重復沖擊后比能量吸收(SEA)保持率在D10上相比D20改善約10.78%;螺距角從22.5°優(yōu)化至5°可在60 J沖擊下帶來約10%的SEA提升。
數(shù)值分析進一步驗證了實驗結論。通過調整螺距角(5°、10°、22.5°)和沖擊體質量(5 kg、10 kg、20 kg),文章發(fā)現(xiàn)5°螺角在60 J沖擊下SEA比22.5°提高約10%。同時,輕質高速沖擊體(如5 kg)能誘發(fā)更均勻的損傷分布,進一步提升抗沖擊性。該研究通過生物啟發(fā)設計,為CFRP層合板在反復沖擊環(huán)境下的性能提升提供了新思路,表明雙螺旋Bouligand結構尤其在小螺距角配置下,能顯著提高能量吸收、降低峰值載荷,并保持優(yōu)良的結構可重復使用性,對航空航天、防護裝備等領域的復合材料結構設計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 圖1 由纖維疊層構成的Bouligand結構示意圖 ![]() 圖2 沖擊試驗裝置示意圖 ![]() 圖3 低速沖擊(LVI )的三維有限元模型 ![]() 圖4 數(shù)值與實驗結果的對比 ![]() 圖5 實驗能量-時間曲線與損傷形貌 ![]() 圖6 重復沖擊下的能量與力-位移響應 ![]() 圖7 沖擊體質量對SEA及損傷形貌的影響 原始文獻: Yang, F., & Meng, S. (2025). Single and repeated low-velocity impact response of CFRP laminates with bioinspired double-helicoidal Bouligand structures. 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70, 111320. 原文鏈接: https:///10.1016/j.compscitech.2025.1113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