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國家?!煜轮驹趪?,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說:“人們常言說:'天下國家。’天下的根本在國家,國家的根本在家,家的根本在自己身上?!?/span> 孟子在這里談了天下國家的話題。 這體現了他對于國家的重視,對于家庭的重視,對于自身的重視。 我們很自然地聯想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思想。 儒家認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他們主張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而改變自己,改變他人,改變世界。 我想到了老子所說的“天下之難事作于易,天下之大事作于細?!钡兰乙仓鲝?,從小事做起,甚至認為圣人從來都不做大事。 有人說,儒家的一些東西都是思想層面事,似乎挺浮華,不務實而務虛,這當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從這句話來看,其實儒家的思想也是非常實在,很落地的——它要求人們要摒棄“大”,從“小”做起,從自身做起,這不體現一種務實的精神嗎? 其實,孟子的這一句話還體現了他的精神: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為什么呢? 孟子提倡從自己做起,從改變自己做起,這絕對是一種積極、可行的、充滿希望的人生態(tài)度。 我們今天仍然要學習這種積極處世的態(tài)度。 孟子認為,即使我們要改變世界,我們也要從小處做起,從改變自己做起;無論外面世界如何,我們還是要從自身做起,從改變自己做起。 這讓我聯想到我國著名教育家魏書生老師的一個觀點:人生在世,我們有99.99%的事說了不算,我們的任務是把精力集中在自己說了算的事兒上。 我剛開始聽到這樣的觀點,有點不理解:不是說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嗎?怎么有那么多事做不了,只有那一點點可以說了算? 我認為這樣的說法有點太過自謙了點——我們哪能只掌控那么一點? 魏老師給我們分析了一下。我們人生在世,出生與離世,都不是我們能說了算的。有的帝王想決定自己的離世時間,于是拼命想吃“長生藥”,最后適得其反。 我們出生在什么家庭、父母是誰,這也是我們說了不算的。 出生于離世是我們要接受的,無法掌控的,而活在世上的歲月,也有很多是我們說了不算的。 比如,老天的事,我們說了不算,就像我們這兒,最近連連降雨,大家曬衣服都要搶抓時機。然而,我們最好自然接受這樣的天氣,我們對天氣說了不算。 外國的事兒,我們說了不算。職責之外的事兒,我們說了不算,他人的事,我們做不了主。 我們說了算的,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我們如何去做事、做人。這是我們唯一說了算的事——我們對自己能當家。 這樣算來,魏老師的數字并不是夸張,倒是很實際。 所以,我們每個人的任務是守住自己的內心,心平氣和、積極地做自己能做的事。 這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致的:先從自身做起,這是我們最能掌控的事兒。 ![]() |
|
|
來自: 新用戶2163IBTk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