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犧牲在1950年的臺灣,而他留在河南的子孫們,用另一種方式延續(xù)著他的信仰與忠誠。 近期,電視劇《沉默的榮耀》熱播,這部劇以真實歷史事件為背景,再現(xiàn)了1949至1950年間中國共產(chǎn)黨在隱蔽戰(zhàn)線上的斗爭歷程。劇中人物原型之一吳石,也是《潛伏》中余則成的主要原型人物之一。這位犧牲在臺灣的隱蔽戰(zhàn)線英雄,與河南有著一段深刻而動人的血脈情緣。 ![]() (《沉默的榮耀》劇照) 從“戎馬書生”到隱蔽戰(zhàn)線英雄 吳石是福建閩侯人,早年受革命思想影響,投身軍旅。1916年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與張治中、白崇禧等同期,因成績優(yōu)異,被稱為“吳狀元”??谷諔?zhàn)爭期間,吳石擔任軍事委員會參謀本部高級職務,參與多項重要軍事計劃,為抗戰(zhàn)勝利作出貢獻。 ![]() (吳石照片) 與《潛伏》中余則成相同的抉擇在1949年8月到來——原本可以迎接解放的吳石,為獲取更多情報毅然赴臺,明知前路兇險,卻義無反顧。劇中那句“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的臺詞,正是他當年決絕的真實寫照。 ![]() 1950年,因叛徒出賣,吳石在臺灣被捕。6月10日,吳石將軍在臺北馬場町英勇就義,年僅57歲。臨刑前,他寫下絕命詩:五十七年一夢中,聲名志業(yè)總未空;憑將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對我翁。 ![]() (吳石照片) 烈士后代扎根河南低調前行 吳石的長子吳韶成,是吳石與河南關聯(lián)的重要紐帶。吳韶成畢業(yè)于南京大學經(jīng)濟系,1949年,他與赴臺灣潛伏的父親分別,選擇留在大陸,后長期在河南工作,曾任河南省冶金廳總經(jīng)濟師,參與河南省多個重點冶金項目,為地方工業(yè)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吳韶成晚年回憶父親時曾說:“他的為人、修養(yǎng)、學識,是值得我們永遠學習的寶貴精神財富。” ![]() (左一:吳韶成) 吳石的孫女吳紅是吳石精神在河南的又一傳承者。吳紅于1981年進入河南省人民醫(yī)院工作,擔任護師,1996年至2011年任眼科醫(yī)院病區(qū)護士長。吳紅在30多年的醫(yī)護生涯中,恪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以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贏得同事與患者的尊重。她鮮少提及自己的家庭背景:“爺爺?shù)木袷怯脕韨鞒械?,不是用來炫耀的?!?/span>
家族精神在當代延續(xù) 吳石犧牲后,其子女分散于大陸、臺灣及海外,但均以平凡崗位延續(xù)父親的精神。2013年,北京西山森林公園無名英雄紀念廣場為吳石、朱楓、陳寶倉、聶曦四位烈士立像,每年烈士紀念日,后人及親屬在此緬懷先烈。 ![]() (北京西山森林公園吳石雕像) 吳紅在退休后曾走訪祖父足跡,2019年赴福州參加吳石與何遂銅像落成儀式,感受到家鄉(xiāng)人民對祖父的敬仰。吳紅常教育子女:“祖輩的'榮耀’不是勛章,不要活在祖輩的光環(huán)下,把'踏實做人、認真做事’的家風傳下去,就是對親人最好的紀念?!?/span> ![]() (吳石與何遂銅像) 《沉默的榮耀》熱播,不僅讓觀眾看到了隱蔽戰(zhàn)線英雄的勇敢無畏,更閃耀出吳家三代人跨越時空的精神堅守。在河南這片土地上,吳石精神通過子孫的血脈靜靜流淌、默默傳承。吳韶成、吳紅等后人,將家風與信仰轉化為工作動力,以專業(yè)能力和樸實作風服務地方建設。他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早已化作時代的注腳,書寫著新的忠誠與擔當。 此前報道: 國臺辦回應《沉默的榮耀》引發(fā)島內(nèi)關注!主角原型吳石將軍孫女曾任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護士長:爺爺?shù)木袷怯脕韨鞒械?,不是用來炫耀?/spa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