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吟詠岳陽樓的詩歌,杜甫有一首知名度很高,其中“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是經典名句。這首詩是大歷三年即公元768年,杜甫離開夔州由江陵、公安一路漂泊來到岳陽時寫的。 ![]() 《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杜甫遭逢離亂,生活困頓,他憑欄遠望,抒發(fā)感慨。詩歌境界開闊,氣魄宏大,和孟浩然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同為吟詠岳陽樓與洞庭湖的經典詩篇。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但是有人可能不知道,就在此前不久,也就是唐肅宗乾元三年即公元760年,李白和他的朋友夏十二登上岳陽樓,也寫有一首詠懷岳陽樓的詩歌。 ![]() 此時李白年事已高,實現政治理想更加迫切,病急亂投醫(yī),誤入永王李璘幕府,犯了路線性的錯誤。幸得友人相救,才從輕發(fā)落,流放夜郎,但仍是憂愁難解。 如今遇到皇恩大赦,心情輕松了許多。他從巫山返回,途經江夏登上岳陽樓,賦詩一首。從俯視和仰望等多角度描寫岳陽樓的壯觀,風格閑適曠達,飄逸瀟灑。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詩歌開頭兩句是登樓俯瞰,描寫岳陽樓四周的壯麗景象。“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登上岳陽樓,遠望巴陵山南面一帶,無邊的景色盡收眼底。 ![]() 長江波濤滾滾流向遠方,洞庭湖面更是浩蕩開闊,一片汪洋。洞庭湖的北面與長江相連,李白站在岳陽樓上,隔著那壯闊的湖水,仿佛看到長江在不息地東流。 接著的三四兩句是仰望天空,自然萬物仿佛也充滿了歡樂。“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鴻雁南飛,月升東山,眼前的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格外親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