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工具 時間(when):圖中的小學生背著書包,由此可以判斷時間不是上學就是放學的時候。 地點(where):圖中有輪椅,且是小學生在推,結合這些元素,地點應該是在過馬路的途中。 人物(who):圖中的人物有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還有三個小學生,左1是小紅,中間是小明,右1是小力。 做什么(what):三個小學生一起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奶奶過馬路,從老奶奶身邊的菜籃可以推測,老奶奶剛買完菜,正要回家。 怎么做(how):小紅在輪椅的右側,負責扶著輪椅,防止輪椅傾斜;小明和小力則在輪椅的后面,用力推著輪椅前進。 為什么(why):老奶奶坐著輪椅,行動不便,屬于殘疾人,過馬路對于她來說很困難,而且路上可能還有上坡,僅憑她自己的力量根本無法順利通過。三個小學生心地善良,看到這種情況,就主動上前幫忙推老奶奶過馬路。 例文 星期三下午,放學鈴聲準時響起,同學們像一群快樂的小鳥,背著書包走出了校園。小紅、小明和小力像往常一樣,一起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一邊走,一邊興奮地討論著今天課堂上老師講的有趣內容。 忽然,他們看到前面的馬路邊,有一個坐著輪椅的老奶奶。老奶奶的頭發(fā)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她正費力地搖著輪椅的輪子,想要通過前面的一個上坡。可是,輪椅好像被什么東西卡住了一樣,無論老奶奶怎么用力,輪椅都只是在原地打轉,絲毫沒有前進的跡象。老奶奶急得滿頭大汗,臉上露出了無奈的神情。 小紅見狀,連忙停下腳步,對小明和小力說:“你們看,那位老奶奶好可憐啊,她一個人根本推不動輪椅上坡,我們快去幫幫她吧!”小明和小力紛紛點頭表示同意。于是,三個人快步跑到老奶奶身邊。 小紅先彎下腰,微笑著問老奶奶:“老奶奶,您要去哪里啊?是不是遇到困難了?我們來幫您吧!”老奶奶看到三個熱心的小朋友,臉上露出了感激的笑容,說:“謝謝你們啊,小朋友!我剛從菜市場買菜回來,要回前面上坡后的那個小區(qū)家里,可是這輪椅太重了,我實在推不動了?!毙〖t又問:“老奶奶,您的家具體在小區(qū)的哪個位置???我們幫您推輪椅送您回家吧!”老奶奶告訴小紅,她的家就在馬路上坡后那個紅色大門的小區(qū)里,住在一樓,很好找。 于是,小紅走到輪椅的右側,雙手緊緊地扶著輪椅的扶手,防止輪椅在前進過程中傾斜;小明和小力則走到輪椅的后面,雙手放在輪椅的推手上,用力地往前推。他們三個人配合得十分默契,小紅時不時地提醒小明和小力注意腳下的障礙物,小明和小力則根據小紅的提醒,調整推輪椅的方向和力度。 在老奶奶的指引下,沒過多久,他們就把老奶奶安全地送到了家。老奶奶從輪椅旁邊的菜籃里拿出幾個新鮮的蘋果,非要塞給小紅、小明和小力,說:“謝謝你們送我回家,這幾個蘋果你們拿著吃,算是奶奶的一點心意?!毙〖t、小明和小力連忙擺手拒絕,說:“老奶奶,不用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能幫助您我們也很開心。您快進屋休息吧,我們還要回家呢!”說完,三個小朋友向老奶奶揮手告別,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分析 這篇例文有240余字??磮D寫話往往需要根據畫面內容編寫一個完整的故事,既然是故事,就需要有清晰的時間線。也就是說,不能只描寫畫面定格的那一瞬間,還要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補充畫面之前和之后的事情,讓故事更加完整、合理。比如在這篇例文中,補充了三個小朋友放學路上討論課堂內容的場景,以及老奶奶推不動輪椅時的焦急狀態(tài),還有最后送老奶奶到家后拒絕老奶奶禮物的情節(jié),這些補充的內容讓故事更加生動、豐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