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騁羲書閣熊貓 明代書壇,祝允明以狂草名世,其筆勢奔放縱逸,如“驚蛇走虺,驟雨狂風(fēng)”。然其小楷《子黃子瑩中字訓(xùn)》卻另辟蹊徑,盡顯溫文爾雅之態(tài)。此作為其早期代表作,雖為刻帖,卻無損筆墨神韻,如精雕細琢之玉,在明代小楷中獨樹一幟。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觀其筆法,精研晉唐,深得鐘、王精髓。祝允明自幼臨池不輟,于鐘繇《宣示表》、王羲之《黃庭經(jīng)》等名家小楷下過苦功。此卷中,點畫如“錐畫沙”,起筆藏鋒凝重,收筆回鋒穩(wěn)健,橫畫如“千里陣云”舒展,豎筆似“萬歲枯藤”挺拔。“中”“字”等字的轉(zhuǎn)折處,方圓兼?zhèn)?,既有鐘繇的古拙,又有二王的飄逸。明代李東陽曾贊其小楷:“出入晉唐,兼收其長,蓋天授多能,非學(xué)所及?!本碇忻恳还P皆精雕細琢,如“鐵畫銀鉤”,力道千鈞卻又不失靈動。次賞結(jié)體,端莊秀麗,欹正相生。祝允明小楷結(jié)體不泥于古,在平正中求變化?!白印薄包S”等字上緊下松,重心穩(wěn)固;“瑩”“訓(xùn)”等字左收右放,疏密有致。整幅作品字形大小錯落,如“星羅棋布”,卻又“首尾相應(yīng)”。筆畫繁簡處理恰到好處,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fēng),盡顯結(jié)體之妙。這種風(fēng)格既保留了唐楷的端莊嚴謹,又融入了晉人小楷的飄逸灑脫,形成了“秀而不媚,剛而不僵”的獨特風(fēng)貌。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再品章法,行氣貫通,雅正和諧。《子黃子瑩中字訓(xùn)》為訓(xùn)誡之文,章法嚴謹卻無呆板之弊。整幅作品從右至左,字與字之間顧盼有情,行與行之間疏密勻稱。開篇“子黃子瑩中”五字筆勢平緩,如清泉初流;中段“立身行道”等句筆速漸快,墨色濃淡相間,似微波蕩漾;結(jié)尾落款處復(fù)歸沉穩(wěn),如潮落歸海。通篇一氣呵成,“力透紙背”,盡顯文人雅韻。清代梁巘曾言:“章法者,一幅之大勢也。”此卷以氣統(tǒng)攝全篇,使整幅作品既有小楷的精致,又有行書的流暢。此外,此卷的文化內(nèi)涵亦值得深究。作為訓(xùn)誡之作,其內(nèi)容蘊含儒家修身之道,與祝允明的文人身份相得益彰。卷中文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既是對后人的教誨,也是書家自身修養(yǎng)的體現(xiàn)。同時,此作為其早期作品,展現(xiàn)了祝允明書法風(fēng)格的形成軌跡,為研究其藝術(shù)生涯提供了重要依據(jù)。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千載之下,展讀此卷,仍能感受到祝允明運筆時的專注與才情。其小楷“兼撮眾法,備成一家”,既有晉唐風(fēng)韻,又有個人風(fēng)骨?!蹲狱S子瑩中字訓(xùn)》不僅是明代小楷的精品,更是中國書法史上“以書載道”的典范。正如古人所云:“書者,心畫也?!贝司碚亲T拭鲀?nèi)心世界與文化修養(yǎng)的真實寫照,值得書法與文學(xué)愛好者反復(fù)品鑒。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