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王閣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qū)榕門路仿古街,坐西朝東,負城臨江,傍依南浦,遙對西山,矗立于贛江東岸、贛江與撫河故道交匯處。高 57.5 米,南北長 140 米,東西寬 80 米,建筑面積 13000 平方米。主體建筑九層,下部是象征古城墻的 12 米高臺座,分兩級,臺座以上主閣取 “明三暗七” 格式,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筑,內(nèi)部有七層,包括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及屋頂中的設備層。滕王閣被稱為 “西江第一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2004 年,滕王閣風景名勝區(qū)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為第五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名單,2018 年,南昌市滕王閣旅游區(qū)被評為國家 AAAAA 級旅游景區(qū)。 在江西南昌贛江邊,藏著一座讓中國人 DNA 動起來的 “頂流建筑”。當你站在滕王閣腳下,仰頭望著這座飛檐斗拱、氣勢恢宏的樓閣,腦海里會不自覺地跳出那句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沒錯,就是這座承載著千年文脈的名樓,即便經(jīng)歷了 29 次焚毀重建,依然能在現(xiàn)代社會輕松拿捏流量密碼,成為無數(shù)游客必打卡的 “網(wǎng)紅地標”。它究竟有什么魔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揭開滕王閣的神秘面紗。 一、從皇家別院到文化符號,滕王閣的傳奇前世今生 唐永徽四年(653 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滕王李元嬰在南昌都督任上,大手一揮建起了這座滕王閣。這位王爺在山東滕州時就因喜好建閣享樂聞名,調(diào)任南昌后,依舊不改本性,將滕州的滕閣復制到了贛江之畔,滕王閣由此誕生。 要說滕王閣真正 “出圈”,還得感謝一個人 —— 王勃。上元二年(675 年),洪州都督閻伯嶼重修滕王閣,大擺宴席,本想讓女婿在眾人面前顯擺才華,寫下序文。沒想到,路過的王勃毫不客氣,當場揮毫潑墨,一篇《滕王閣序》橫空出世?!拔锶A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這些金句讓滿座賓客驚嘆不已,也讓滕王閣一夜成名,從此躋身 “江南三大名樓” 之列。 然而,滕王閣的命運卻十分坎坷。從唐朝到清朝,它歷經(jīng) 29 次焚毀與重建?;馂?、戰(zhàn)亂、洪水,一次次讓這座名樓化為廢墟,但每一次,人們又會懷著對文化的敬畏與熱愛,將它重新建起。就像鳳凰涅槃,每一次重生都賦予它新的生命力。例如,1926 年,滕王閣毀于軍閥混戰(zhàn)的炮火之中,直到 1989 年,經(jīng)過 6 年的精心重建,它才以全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 二、解構(gòu)建筑美學:藏在飛檐斗拱里的東方浪漫 如今我們看到的滕王閣,是一座仿宋式建筑,高 57.5 米,建筑面積 13000 平方米。它采用 “明三暗七” 的格式,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的建筑,內(nèi)部實則有七層。主閣下部是象征古城墻的 12 米高臺座,臺座以上的主閣,碧色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斗拱交錯,飛檐翹角,宛如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 走進滕王閣,一層的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生動地再現(xiàn)了王勃乘船赴宴,因風助行,及時趕到滕王閣寫下千古名篇的故事。二層的人杰廳,以壁畫和雕塑的形式,展示了江西從先秦以來的 80 位歷代名人,陶淵明、歐陽修、王安石、湯顯祖…… 這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中國文化的天空。三層的中廳屏壁上,丙烯壁畫《臨川夢》講述了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將浪漫的愛情與厚重的歷史完美融合。 而滕王閣的匾額也是一大看點。一層檐下,正東懸掛著 “瑰偉絕特” 九龍匾,這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對滕王閣的評價;正西的 “下臨無地” 巨匾,讓人站在閣上,仿佛真的有凌空之感;南北的高低廊檐下,“襟江”“帶湖” 二匾,則點明了滕王閣臨江傍湖的獨特地理位置。 三、詩詞里的滕王閣:穿越千年的文化共鳴 王勃的《滕王閣序》讓滕王閣聲名遠揚,但在歷史的長河中,還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為它留下了動人的詩篇。白居易曾寫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感嘆歲月的流逝;杜牧的 “滕閣中春綺席開,柘枝蠻鼓殷春雷”,描繪了滕王閣春日宴飲的熱鬧場景;王安石的 “白浪翻江無已時,陳蕃徐孺去何之”,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先賢的追思。 這些詩詞不僅是對滕王閣景色的贊美,更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揚。當我們站在滕王閣上,吟誦著這些千年前的詩句,仿佛能與古人對話,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體會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就是滕王閣的魅力,它不僅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座文化的橋梁,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讓千年文脈在歲月的流轉(zhuǎn)中生生不息。 四、現(xiàn)代流量密碼:滕王閣的 “網(wǎng)紅” 新玩法 在短視頻時代,滕王閣也緊跟潮流,解鎖了新的 “流量密碼”。每到夜晚,滕王閣的燈光秀便準時上演。璀璨的燈光將樓閣照亮,在夜色中勾勒出它的輪廓,與贛江的倒影交相輝映,如夢如幻。無人機表演更是將滕王閣的夜晚推向高潮,數(shù)百架無人機在空中變幻出各種圖案,有時是王勃揮毫潑墨的場景,有時是 “落霞與孤鶩齊飛” 的壯美畫面,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打卡。 除了燈光秀和無人機表演,滕王閣景區(qū)還推出了沉浸式實景演出《滕王宴樂》。游客可以穿上古裝,化身為唐代的文人雅士,在滕王的邀請下,參加一場穿越千年的盛宴。宴會上,歌舞表演、雜技絕活輪番上陣,讓游客仿佛置身于盛唐時期,親身體驗當時的繁華與熱鬧。 五、滕王閣旅游攻略:打卡必看指南 如果你也想親眼目睹滕王閣的風采,這份旅游攻略可要收好。交通方面,乘坐地鐵 1 號線到萬壽宮站,步行即可到達滕王閣景區(qū);也可以選擇乘坐公交車,在滕王閣站下車。門票價格為 50 元,學生和老人有優(yōu)惠。景區(qū)開放時間為每天 8:00 - 18:30(夏季延長至 19:00)。 參觀滕王閣時,建議從一層開始,逐層向上,仔細欣賞每一層的展品和壁畫。登上頂樓后,一定要在觀景平臺上駐足片刻,俯瞰贛江的壯麗景色,感受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的豪邁。如果時間允許,不妨在傍晚時分前往,欣賞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的絕美景色。 逛完滕王閣,周邊還有許多值得一去的景點。隔壁的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qū),古色古香的建筑、琳瑯滿目的美食,讓你仿佛穿越回古代的南昌;不遠處的八一起義紀念館,記錄著中國革命的光輝歷史,是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好去處。 從皇家別院到文化地標,從歷史遺跡到網(wǎng)紅打卡地,滕王閣用千年的時光,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它是古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也是現(xiàn)代人感受歷史、觸摸文化的窗口。當你站在贛江邊,望著這座巍峨的樓閣,或許會明白,有些建筑之所以能成為永恒的經(jīng)典,不僅在于它的雄偉壯觀,更在于它承載的文化記憶和民族精神。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王勃的這句詩,道盡了歲月的滄桑。但滕王閣卻用它的一次次重生告訴我們:文化的力量,永不磨滅。下次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滕王閣走一走,感受這座千年名樓的獨特魅力,在詩詞與光影中,邂逅一場跨越時空的浪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