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所有圖片為作者拍于倫敦 版權歸屬??TanSuoCulturalTravel ? ? ? 可能因為我IP在英國,一打開小紅書映入眼簾的總是對英國如何糟糕的吐槽。微信大數(shù)據(jù)倒是沒抓住我,但會有熱心網(wǎng)友轉(zhuǎn)給我文章看,讓身處英國的我知道英國有多糟糕。 如果我告訴你,小紅書上每天都有人就“英國是否落后國家”吵架,你大概會勸我少看那些浪費時間,且那只是少部分人。但如果我告訴你,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的大多數(shù)都相信這件事呢?誠然,像你我這樣的人,看到此類帖子也不會回復,因此輿論成一邊倒的樣子,但基數(shù)著實很大,大到令人震驚。 其實所有認為英國是落后國家的人中,絕大多數(shù)的意思是“英國落后于中國”,畢竟咱們發(fā)展太迅猛了,已經(jīng)超越了地球上99.99%的地區(qū)。 怎么說呢,這樣講可能有些刻薄——上周那個關于首富落魄的段子你有看到嗎?當人們紛紛或惋惜或幸災樂禍地熱議老王的結局時,有人提醒大家:他只是落魄,不是返貧了(而且迅速就解決了危機)。 我對“貧窮限制想象”這件事深有體會,因為我自己就常常被限制。 同樣,很多元素都會限制想象,眼界、學識、思維方式,等等。 讀到這,你應該已經(jīng)猜到我的觀點,需要開罵的可以開始了,但也可以選擇繼續(xù)看我會說些什么。 ![]() 英國的確在走下坡路,這是毋庸置疑的。任何國家、任何人,在經(jīng)歷了頂峰之后,唯一能走的就是下坡路。因為,沒有一條路能永遠向上通天,無論走路的人如何自信。 大海航時代的資源掠奪,成為金融貿(mào)易中心后的資本積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生產(chǎn)能力……幾百年的積累,最終把日不落帝國勾勒成形,但只存在了一個世紀。 ![]() 1919年的日不落帝國 英國的下坡路早就開始了,從一戰(zhàn)的時候就開始了。 那么,已經(jīng)走了100年下坡路的大英帝國,如今落魄成什么樣子了呢? 比較熟悉的評論是基建老舊,尤其地鐵;火車慢,還老罷工;房子也破,空間狹小…… 都是日不落時代的遺產(chǎn),還沒錢重新?lián)Q一遍——如果我說沒必要更新,因為還能用,會被懟“沒錢就沒錢,別找借口”。 我相信,所有用親身經(jīng)歷判斷英國落后的人都是真心的。 無論留學生還是來英國旅游的人,不一定都大富大貴,但肯定非窮人家的孩子,在國內(nèi)的生活都不錯,很多人甚至都沒坐過地鐵和公交車。 在國內(nèi)住著大房子,出門有車,想吃什么馬上買,立即有人送到,旅行訂高鐵商務座,酒店五星級。 來到倫敦,窄小的地鐵車廂,臟兮兮的,甚至跟站臺之間都沒有阻擋;離市中心有段距離的四星希爾頓都要兩千塊人民幣,房間小服務員還涉嫌歧視;出去吃頓飯,慢吞吞不說,本來就貴還要加小費,而且餐廳都擠得要命,大衣和包沒處放…… 通過上面的簡單描述也能看出,生活質(zhì)量一整個斷崖式下降,怎么可能會喜歡英國。 所以,我是理解的。 ![]() 帕丁頓地鐵站,160年前最早的一段地鐵線 但更多認為英國落后的人,是從未來過英國、甚至從未出過國的人。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下的結論,他們也不說,反正問就是“英國不行”。 軍事不行,航母趴家里不動;科技不行,沒什么高新行業(yè);經(jīng)濟不行,金融公司都在紛紛逃離;就業(yè)不行,大量人口沒有工作;醫(yī)療不行,看病要等到死;教育不行,全是水貨就為了騙國際學生;治國不行,首相不停輪換且即將被綠色統(tǒng)治;治安不行,大量難民和綠教讓英國越來越危險…… 在如此落后的英國,生活狀態(tài)自然也不會好,月入2000鎊過的日子不如北京的2000塊人民幣。 我是普通百姓,宏大敘事和國際局勢不敢說話,但講起生活那是有經(jīng)驗的。 2000鎊是最常被討論的數(shù)字,以前是微信視頻號,如今是小紅書,大量好心人在同情倫敦拿2000鎊薪水的年輕人,心疼他們掙扎生存實在可憐。 為什么是2000鎊,因為這確實是英國應屆畢業(yè)生的常見薪資。 ![]() 從公交車上拍的海德公園 人類不停努力,發(fā)展科技發(fā)展經(jīng)濟,就是為了能生活得越來越舒適。我從不認為下一代人應該過上一代的苦日子,而是應該越過越好。 所以,我不認為年輕人應該住我曾經(jīng)£400/月的蝸居單間。況且,那時候的我每月才賺一千鎊出頭。但是,現(xiàn)在倫敦也有£800/人左右的兩房分享公寓,月薪£2000是可以住的。 很多人認為£2000活不下去,因為每個人對生活的品質(zhì)要求不同。就像很多人也認為£3000,£5000……一萬鎊以下都活不下去一樣。 ![]() 倫敦近郊的“豪宅” 寫這篇文章前,看到有人發(fā)帖問月薪£3000能否在倫敦生存。評論說只能基本生存,都不算活著,因為不能常出去吃飯,超市也要看促銷減價。 我有些疑惑,網(wǎng)友們到底都擁有什么生活呢?已經(jīng)都實現(xiàn)想買什么就買什么的消費自由了嗎?還是貧窮又限制了我的想象,讓我只配擁有這種基本生存式的生活。 是的,我就過著評論里那種悲慘的倫敦生活。每個月的基本消費是£2500左右,其中住房和各種必交的賬單加起來就有£2000,剩下£500左右就是吃飯和交通以及平均到每個月的衣物和護膚品等,其中花在超市的約£150,每周都會點一到兩次外賣。如果帶團或度假,會花到£3000左右,畢竟在外面吃是一大筆。 我不是想吃什么就能買什么,會趁每周一的特價活動買好整周的蔬菜和水果,我最愛的車厘子和草莓有時候不參與特價,就只好不買或者二選一。叫外賣時也會先看兩個軟件哪家有活動,然后再看商家自己是否參與優(yōu)惠活動。 但我這樣的生活還被朋友取笑過,因為她發(fā)現(xiàn)我居然什么“省錢軟件”也沒有,甚至常去的咖啡館都沒辦會員卡。她說:我發(fā)現(xiàn)你在過著有錢人的生活。 這個笑話讓我笑了兩年,從那以后我至少學會了辦理會員卡。而這位“笑話”我的朋友,薪水可比我高多了,但她仍然擺脫不了“貧窮的思維”,過著省錢的悲慘倫敦生活。 ![]() 海德公園 但我理解同情我們的人。因為每次回國的時候,我的確在美團和盒馬上“肆意揮霍”,幾乎不看價錢就看喜不喜歡! 然而,落后到底應該如何定義?只是生活舒適這一個維度嗎? 當舒適的生活是靠無數(shù)沒空上網(wǎng)發(fā)帖的低薪人群托舉的,究竟是誰生活在“先進”的時代中呢? 很多話,就不在這幾天講了。激昂的時代只需要吶喊和澎湃,任何經(jīng)過冷靜與思考的話語都會被沉默封入無人知曉的地方。 堅持原創(chuàng),用知識積累與親身經(jīng)驗 書寫最可靠的文字 為你展現(xiàn)一幅真實的英倫歐陸畫卷
探索文化旅行 London The United Kingdom info@asiaculturaltravel.co.uk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