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不,小米17系列剛開完發(fā)布會,海報上大字寫著“逆光之王”,結(jié)果右下角一行小字“逆光之王為產(chǎn)品設(shè)計目標”。 再比如“續(xù)航之王”,小字告訴你:只是目標,不是現(xiàn)狀。 網(wǎng)友一看直接炸鍋:買手機還得先考眼力,廣告看著像簽合同。
小米客服的解釋更有趣:這是為了保守起見,針對拍攝預(yù)期較高的用戶,所以才寫了“目標”。 說白了,就是別怪我們吹牛,咱們提前埋個免責條款。 可問題是,用戶要的不是這種目標式宣傳,而是踏踏實實的體驗。 你要真是逆光之王,就該讓大家一上手就能拍出來,而不是先用小字告訴我別想太多。
從法律角度看,這種玩法也灰得發(fā)黑。 律師都出來說了: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內(nèi)容,小字注釋不能抵消主標語的誤導性。 換句話說,你不能靠在角落里寫幾個小字,就把虛假宣傳洗白。 大字吹得震天響,小字藏著打折扣,這操作怎么看都像明面上立人設(shè),暗地里留退路。
更搞笑的是,小米這次成了出頭鳥。 其實小字玩法不是它發(fā)明的,整個行業(yè)早就這樣玩。 羅永浩在直播里也說:這是手機圈的普遍陋習,不是小米獨創(chuàng)。 但誰讓小米流量大,大家盯著看得更緊。 于是,這波爭議就把小字梗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就在大家吐槽小米的時候,努比亞倪飛突然跳出來喊:只有產(chǎn)品宣傳回歸真誠,用戶才會選擇信任。 告別海報小字式宣傳,努比亞 Z80 Ultra 已經(jīng)先行,歡迎同行跟進。 好家伙,這波 timing 把握得絕了。 小米剛被質(zhì)疑“小字欺詐”,努比亞立刻把“真誠”這塊牌子往自己身上貼,順帶踩了同行一腳。 不得不說,努比亞這波蹭熱度挺聰明。 Z80 Ultra本身配置也不差: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144Hz高刷直屏、屏下攝像頭、90W 快充、35mm大底主攝,硬件上確實有點底氣。 那要怎么把存在感刷出來? 很簡單,挑在小米風口喊真誠,立一個行業(yè)先行者的人設(shè)。 一下子就把自己從邊角品牌,拉進了話題中心。
可問題是,真誠這種東西,說出口容易,兌現(xiàn)最難。 你喊“告別小字”,大家就會拿顯微鏡盯著看:拍照是不是能打?續(xù)航是不是真頂?屏下攝像頭體驗是不是成熟? 要是產(chǎn)品不給力,這波“真誠營銷”反而會變成大型反諷現(xiàn)場。 到時候,小字沒了,黑字全是槽點。 所以這場小米和努比亞的隔空交鋒,說到底就是一面鏡子:消費者對透明度的要求越來越高,廠商們再玩小字套路,遲早會被罵到翻車。 努比亞敢第一個站出來,算是博了一波掌聲,但接下來,它得用產(chǎn)品來接住這份掌聲。 問題是,當真誠成為了營銷口號,它還能保持真誠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