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聯(lián),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歷經千年而不衰,其形式活潑多樣,變幻無窮,為人們所喜聞樂道,堪稱藝術叢林中的奇葩。今特選輯一些頗具文化性,標志性,藝術性、故事性、趣味性的古今對聯(lián),雅俗共賞之: ① 上聯(lián):狗啃河上骨 下聯(lián):水流東坡詩 (這是蘇東坡與佛印的啞聯(lián)?。蘇東坡見狗啃骨頭,指“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拋扇入水,對“水流東坡詩(尸)”,以諧音互嘲,默契十足。??)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② 上聯(lián):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 下聯(lián):夜里銅錢要像冬天虱子越摸越多 (商人向唐伯虎求發(fā)財聯(lián),唐伯虎先寫“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商人嫌不足,唐續(xù)寫“門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夜里銅錢要像冬天虱子越摸越多”,商人反喜其直白。??)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③ 上聯(lián):蠟燭峰峰上生楓蜂作巢風吹楓葉閉蜂門 下聯(lián):羅漢巖巖上棲燕雁飛天煙化雁屏過燕居 江西瑞金羅漢巖“陳石十二景”景點有:試劍石、蠟燭峰、千丈巖、大寨、小寨以及山上寺廟等。這是明代理學家、東林黨首領之一的鄒元標,游歷羅漢巖后,借羅漢巖之蠟燭峰而出句求聯(lián):蠟燭峰峰上生楓蜂作巢風吹楓葉閉蜂門。古往今來和應者眾,但至今未見巧對,一則詠景上聯(lián),竟成千古絕對。其中一對句:羅漢巖巖上棲燕雁飛天煙化雁屏過燕居 。但對的不算特別工整。)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④ 上聯(lián):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 下聯(lián):龜蛇浮水面,兩樣玉帶荷包 (明朝陳經邦曾任尚書兼學士。其經常上菜溪游覽。一日,陳經邦攜夫人游覽菜溪巖漫步村間時,適值瑞雪飄飛,田間阡陌交通,屋舍雞犬相聞,于是自吟一聯(lián)“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苦思不得下聯(lián)。待行至 “龜蛇相會”景觀時,觸動靈感,吟出下聯(lián)“龜蛇浮水面,兩樣玉帶荷包”。夫人笑他材思枯竭,連“荷包”這女人之物也取來入對。陳經邦笑答:“唐詩有'二月春風似剪刀’之句,'剪刀’乃女人之物,尚可入詩,流傳千古,'荷包’為何不能入聯(lián)?”真是山水皆畫筆,俯拾即文章!“雞犬過霜橋,一路梅花竹葉;龜蛇浮水面,兩樣玉帶荷包”被傳為文壇佳話。)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⑤ 上聯(lián):有水也是溪,無水也是奚。去了溪邊水,添鳥便成雞。得勢貓兒雄似虎,落魄鳳凰不如雞。 下聯(lián):有木也是棋,無木也是其。去了棋邊木,添欠便成欺。魚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相傳三個官員在酒館里喝酒行令。其中一人因罷官失職,悶悶不樂,另一位嘲笑他說:有水也是溪,無水也是奚。去了溪邊水,添鳥便成雞。得勢貓兒雄似虎,落魄鳳凰不如雞。[雞繁體:奚+鳥]罷官者聽后,不甘示弱,反駁道:有木也是棋,無木也是其。去了棋邊木,添欠便成欺。魚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第三個朋友見他倆爭鋒相對,擔心大家下不了臺,就趕緊打圓場說:有水也是湘,無水也是相。去了湘邊水,添雨便成霜。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⑥ 上聯(lián):惡水惡魚,韓退之退之 下聯(lián):清國清民,康有為有為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字退之,被貶為潮州刺史后,曾寫下有名的《祭鱷魚文》,并用炮轟、鼓樂助威等手段消除了當?shù)氐镊{魚之患,百姓得以生息。據(jù)傳,在退鱷魚之后,一位地方名士為紀念韓退之的功績,曾擬下了這樣半副對聯(lián):“惡水惡魚,韓退之退之?!鼻О倌陙?,此聯(lián)都無人對出,直到民國年間,清廷已被推翻,有人用保皇黨領袖康有為的名字對了下聯(lián):'清國清民,康有為有為',旨在挖苦他不順應時代潮流,妄圖繼續(xù)大搞君主立憲那一套。)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⑦ 上聯(lián):寸土為寺,寺旁言詩, 詩曰:明月送僧歸古寺。 下聯(lián):雙木為林,林下示禁, 禁云:斧斤以時入山林。 (下聯(lián)對的也很巧妙,且引用了《孟子 梁惠王》“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薄安贿`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shù)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好女子,己酉生,問門口,何人可配?佃田人,亥子歲,嫁家女,孕子乃孩。)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⑧ 上聯(lián):李廣射虎,弓雖強,石更硬 下聯(lián):貴妃醉酒,身尚躺,手莫摸 (此聯(lián)乃拆字應景聯(lián)?。?/p>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⑨ 上聯(lián):鼠無大小皆稱老 下聯(lián):鸚有雌雄都叫哥 (相傳,紀曉嵐與乾隆皇帝一同微服出巡,卻偶遇一知縣,他想考一考紀曉嵐是否真的有真才實學,便出了一副上聯(lián):“鼠無大小皆稱老”。 紀曉嵐沉吟一息,爽快給出下聯(lián),那知縣聽完,不禁佩服的五體投地,并且表示:“這絕對是千古絕對!”)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⑩ 上聯(lián):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下聯(lián):魑魅魍魎,四小鬼各樣肚腸 (這副對聯(lián)是19世紀末八國聯(lián)軍侵華期間,一位自稱“中國通”的洋人在與清政府的談判會議上提出的上聯(lián),意圖羞辱中國。上聯(lián)“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利用字形和寓意,暗示八國聯(lián)軍的八個國家為“大王”,高高在上。中方代表則對出下聯(lián)“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以“鬼”字旁的四個字代表四種害人的鬼怪,斥責這些“小鬼”(暗指外國使者)侵犯中國邊疆的罪行,維護了民族尊嚴。) ![]()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圖片詳情 |
|
|
來自: 溪上雅士 > 《名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