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樁養(yǎng)生、周身行氣、中醫(yī)調理、健康長壽 不僅許多剛學習太極拳的朋友們不知道“襠走下弧”這個要領,就是有些練了許多年太極拳的師傅們也是不清楚怎么做是對的還是錯的。可以毫不為過的說,不掌握“襠走下弧”這個要領,就練不好太極拳。這確實是先要弄清楚的,然后我再給大家講怎么練,大家就會給以重視了。簡而言之,就是動作從開始到結束的中間階段——重心從一胯向另一胯變轉時,要沿著一個虛擬的下弧線完成。而許多太極拳習練者往往是呈一字型來完成這種重心變轉的。這就違背了“襠走下弧”的要領要求了。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襠部反襯出來的就是所謂的“方襠”,嚴重者則是“尖襠”。而太極拳獨特的練法始終的要求是“圓襠”。凡是用心學練太極拳的人都清楚一點,太極拳是內外兼修的一門功夫。外指的是外部的功夫,包括動作姿勢,骨架(力學)結構,身體各部位要求;內指的是內部的功夫,包括內氣如何運行,精神如何貫注,意念如何運使,精氣如何煉化。因此,之所以要重視和做好圓襠(襠走下?。?,皆與內外兼修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外者,襠走下弧的時候會形成一個慣性力,它能使得動作的銜接自然流暢,而動作的自然流暢遂能使得內氣的運行跟著自然流暢。這就是“太極拳譜”里所說的“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的所指。因此,打太極拳要求自然流暢并非為了好看,而是遵循了“形能導氣”這個人體奧秘。如果是方襠或者尖襠的完成動作呢?答案當然是不僅不會順遂,還會導致形與氣的呆滯。這其中的道理就好比是水從一個地方流向另一個地方,水平的條件下,如果沒有一個推動力,它的流速,流暢就不會理想。而如果加了一個推動力,則就與“用意不用力”的要求相違背了。這說的是不“襠走下弧”,呈現(xiàn)一字線的水平移動的“方襠”為何是不對的道理。而“尖襠”(說白了,就是站著打拳那種)就更不用說了。這種情況,不僅無法做到氣沉丹田,并且氣就像水遇到了山丘一樣,受到了阻擋,毫無流暢性可言。這個下弧的形成,使得水從高處向下的自然傾瀉,并且順著慣性自然的充斥于另一端。因此,這么練既能讓動作變得真正的流暢,也能讓內氣的運行得以流暢。這就完美的契合了內外兼修。這么練,太極拳練的肯定會好而不會差。為了更好的幫助大家學會掌握,我特意錄制了一段視頻。只要認真觀看后,一定對你有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