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氣秋分,風(fēng)清露冷秋期半。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span>秋季已過半,風(fēng)清、露冷、月涼、桂香,頓覺更添秋韻。秋分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氣,標志著秋季過半,寒與暑,在秋分的調(diào)節(jié)下,找到了它們之間的平衡點,晝夜均長,自然界進入收獲與沉淀的季節(jié)。下面,我選出6種應(yīng)季食材,備上6道食譜,推薦給你:
1、韭菜苔
韭菜苔炒扇貝肉的做法: 用料:韭菜苔1把,扇貝肉300克,姜絲、生抽、料酒、食用油、食鹽適量 制作過程: 1、將每個扇貝肉檢查一下,看看是否沙包、腮、腸線等都已處理干凈,再反復(fù)用清水清洗干凈。(沙包里面是扇貝的糞便和未消化的海藻等食物,也可能混有肝臟中的黑色素沉淀,含有毒素或重金屬;腮和腸線里會有泥沙等物質(zhì)。)然后涼水下鍋,待水開后撇去浮沫,倒入適量料酒,半分鐘后,將扇貝肉撈出盛入盤中備用。 2、韭菜苔摘好洗凈、控干水分后;放在案板上切成寸段。 3、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下入姜絲滑炒。至姜絲炒變色后,加入扇貝肉,煸炒均勻。 4、加入適量生抽、料酒,煸炒1-2分鐘,待扇貝肉水分煸掉后,下入韭菜苔,繼續(xù)大火翻炒,把韭菜苔的清香味炒出來。 5、 再加入適量食鹽、白糖,繼續(x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加入少量白糖既起到提鮮的作用,還能幫助韭菜苔吃著不燒心。)
2、蘿卜纓
蘿卜纓餡餃子的做法: 原料:面粉,蘿卜纓,豬肉餡,蔥,醬油,香油,花椒水,食鹽。 制作方法: 1、先把餃子的面團和好,蓋上保鮮膜,放置一旁待其醒好。 2、 將蘿卜纓掐去根部,去掉黃葉,清洗干凈后將蘿卜纓在熱水中焯燙半分鐘,撈入涼水中,再攥干水分、切剁成餡備用。(蘿卜纓子本身其實有一股苦澀的味道,吃前最好先焯水。) 3、 豬肉餡中分次加入花椒水,再加入醬油、食鹽、蔥花,攪拌均勻讓肉餡上勁后備用。 4、將蘿卜纓和豬肉餡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適量的香油、食鹽,攪拌均勻后,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時備用。(冷藏過程有助于餡料的味道更好地融合,不僅讓肉餡更加鮮嫩多汁、不腥,蘿卜纓也不松散。餃子在煮熟后口感更佳。) 5、 將醒好的面團揉勻、揪劑子、搟皮、包好餃子。 6、 火上坐水,水開下餃子,二次沸騰后開蓋1分鐘,即可關(guān)火將餃子盛盤上桌。
3、茭白
毛豆茭白炒肉絲的做法: 用料:新鮮毛豆100克,茭白2個,豬肉80克,蒜末、姜末、蔥末、食用油、生抽、料酒、淀粉、食鹽適量 制作過程: 1、將豬肉切成絲放入碗中,加入適量料酒、生抽、淀粉,抓拌均勻,讓其上漿腌制片刻。 2、鮮毛豆剝好并清洗干凈。茭白剝掉外皮并清洗干凈后,斜切成片,然后再切成絲備用。 3、 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下入漿腌好的肉絲,煸炒至肉變色后將其盛出備用。 4、 鍋中留底油,下入蒜末、姜末、蔥末,炒出香味后,下入毛豆,煸炒出清香的味道。 5、 煸炒3、4分鐘,將毛豆水分炒干并斷生后,下入茭白絲,再次反復(fù)煸炒2分鐘后,加入適量的食鹽調(diào)味,繼續(xù)煸炒。(如果鍋內(nèi)過干,可以加入少量清水。) 6、 下入剛才炒好的肉絲,煸炒均勻,沿鍋邊淋入適量的生抽,讓醬油焦化、炒出香味。再次煸炒均勻后,即可關(guān)火裝盤。
4、辣椒
豆腐燴辣椒的做法: 用料:北豆腐1塊,青紅椒各1個,姜、蒜、生抽、老抽、花椒粉、白糖、食鹽適量 制作過程: 1、 將北豆腐切成薄厚相間的三角形,青紅椒去尾、去籽洗凈后切成小塊,姜、蒜洗凈后也切成小塊備用。 2、 將青紅椒塊、姜塊、蒜塊放進攪拌機中,將其攪成碎,盛入碗中備用。再準備一個小碗,倒入適量的生抽、老抽、花椒粉、白糖、食鹽、清水,將調(diào)好的料汁攪拌均勻備用。(老抽一定要少放,2、3滴就行了,多了影響菜的顏色。) 3、 火上坐鍋,鍋熱倒油,油熱后轉(zhuǎn)小火,再將豆腐塊擺進鍋中,煎至金黃定型,一面煎金黃后,再煎另一面。 4、 待豆腐二面都煎好后,將火調(diào)成中火,先倒入青紅辣椒碎。翻炒均勻后再倒入料汁,手晃動鍋身、鏟子輕攪,將鍋內(nèi)食材與料汁輕輕混合均勻后,蓋上鍋蓋,燜3分鐘。即可關(guān)火裝盤! 5、 待鍋內(nèi)湯汁收濃,青紅椒幾乎都裹在豆腐身上,即可關(guān)火。(如果鍋中湯汁很多,可以淋少許濕淀粉。)
5、山藥
山藥核桃紅棗面卷的做法: 用料:山藥,面粉,發(fā)酵粉,干核桃仁,干紅棗丁,食鹽適量 制作過程: 1、將山藥去皮后蒸熟,然后壓碎成泥。 2、向山藥泥中加入400克面粉、5克發(fā)酵粉、1小勺食鹽,再加入適量溫水,先攪成面絮,然后再揉成面團,放置一旁待面團醒發(fā)。 3、面團醒發(fā)后揉勻排氣,再搟成長的厚片,撒上干核桃仁、干紅棗丁,再卷好,切成適量大小,放入蒸鍋二次醒發(fā)20分鐘。 4、水開后蒸15分鐘后,關(guān)火再燜3分鐘,即可。
6、板栗
“板栗雞湯”的做法: 原料:生栗子一小碗,老母雞半只,干紅棗6枚,黨參、姜片、蔥段、蔥末、食鹽適量。 制作方法: 1、將生栗子清洗干凈,用剪刀在栗子鼓起的一面劃上一個“十字”。(注意不要劃到栗子肉,十字的長度在一厘米以上即可。) 2、火上坐蒸鍋,倒入適量清水,將劃好花刀的栗子放到蒸屜上,有花刀的一面朝上碼好。水開后蒸3分鐘,即可關(guān)火。待栗子涼后,剝皮備用。 3、將雞斬成小塊,清洗干凈后;于火上坐鍋,倒入清水、再加入適量姜片、蔥段,將雞肉焯水,去除肉里的血水及雜質(zhì),然后再用溫水洗凈備用。干紅棗用清水洗凈備用。 4、將雞塊碼入燉盅里,加入干紅棗、黨參,以及少量姜片、適量清水,然后加蓋清燉一小時四十分鐘。 5、將栗子放入燉盅里,再加入適量食鹽,再燉20分鐘,板栗雞湯就燉好了。食用前,再撒上少許蔥花點綴。(新鮮的栗子比較易熟,為了更好地保存它的營養(yǎng),且不被煮碎、完整好看,燉湯時要在湯快燉好前再加入。)
秋天,已悄然行至半途,丹桂飄香,碩果累累,正是豐收收獲之時:土里的芋頭、紅薯、土豆,水中的菱角、蓮藕,樹上的蘋果、梨子、石榴......在這個食物和物質(zhì)極大豐富的好時候,太多的應(yīng)季美食等待我們的舌尖品嘗,我先推薦以上的6種食材,喜歡的朋友趕緊做起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