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9月21號零點,王俊凱工作室卡點發(fā)圖:十八張膠片,右上角印著“Photo by KarryWang”。 沒有生日賀詞,只有一句—— “赴一場山河旅行,在廣闊天地熱烈生長?!?/span> 評論區(qū)瞬間被刷屏: “他到底拍的是風景,還是自己?” 02 我一張張點開放大,發(fā)現(xiàn)一個小細節(jié): 幾乎每張照片,他都站在陰影里。 林間小路,路燈只夠照亮半邊臉; 廢棄天臺,星光比燈還弱; 連對著鏡子的自拍,都故意讓劉海遮住眼睛。 粉絲說“氛圍感殺瘋了”,我卻讀出另一句話: 原來長大,是先把自己調(diào)暗一點。 03 認識他那年,他才13歲,鍋蓋頭,舞臺燈一打,亮得發(fā)白。 公司要求“標準微笑”,他嘴角彎到刻度,像按下開關(guān)。 后來上綜藝,主持人讓每人說個缺點,他憋半天:“我……牙不夠齊?!?/span> 全場笑,他也笑,標準弧度。 那一刻我知道,他把“王俊凱”三個字活成了燈牌,亮給別人看。
04 再后來,他拍戲、閉關(guān)、考駕照、學攝影。 有人嘲“流量瞎折騰”,他不回,默默把微博頭像換成純黑。 直到今年生日,他把相機對準自己,第一次打上水?。?/span> Photo by KarryWang。 不是品牌贊助,不是雜志大片, 是“我拍我”。 三個字,比任何通稿都硬氣。 05 我最動容的一張,是枯葉落在相機鏡頭上,他伸手去擦,指紋留在玻璃,像一塊天然濾鏡。 配的文案只有五個字: “指紋當相框?!?/span> 我突然明白,他在告訴我們—— 完美不重要,手印才是真的。 就像這十二年,他一路被推著跑,終于學會慢下來, 讓瑕疵留在那里, 那是他26歲的“簽名”。 06 粉絲扒出,他用的只是一臺老式奧林巴斯,二手市場兩千塊。 底片是過期的,顏色偏青,他卻說“剛好”。 我想起他去年采訪里的一句話: “我不想再亮了,我想暗一點,讓別人先看見我,再看見燈?!?/span> 當時沒懂,現(xiàn)在懂了—— 少年把燈關(guān)掉,是為了把遙控器交給自己。
07 有人擔心:流量自降熱度,會不會糊? 我看不會。 膠片會褪色,但痕跡不會。 他把十八張照片連成一條時間河, 從“被拍”到“拍我”, 從“標準微笑”到“指紋相框”, 從“王俊凱”到“KarryWang”。 每一步,都在把“別人眼中的我”撕下來, 貼回“自己心里的我”。 08 寫完這篇,我把那組照片設(shè)成屏保。 朋友問:黑乎乎的,有啥好看? 我說: “你看不見光,是因為光在他背后?!?/span> 他終于學會,先照亮自己,再管別人亮不亮。 09 生日快樂,王俊凱。 愿你繼續(xù)過期膠片,繼續(xù)指紋相框, 繼續(xù)把名字藏起來, 把故事亮出來。
10 最后,借用粉絲在熱評里寫的那句: “你慢慢走,山河慢慢看, 我們陪你,把剩下的底片拍完?!?/span> 【感謝關(guān)注,本文為個人見解,圖片皆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