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滄州譜牒序跋集》出版印刷中,《滄州譜牒序跋集.續(xù)編》陸續(xù)發(fā)稿,歡迎供稿。 孔子至圣表萬 (獻縣冉三角村任丘東八方村冉氏譜序) 山東曹州府菏澤縣冉堌畸村,宋熙寧五年,五十二代孫遷居河澗府獻縣城西冉三角村,立墳墓祠廟。七十一代孫冉廷桂遷居河澗府任邱縣城東北東八方村,立墳墓,置莊基居焉。七十三代孫冉慶云按《冉三角村族譜序譜》:大清道光二十五年遷居東八方村落戶。 山東曹州府菏澤縣冉堌畸村。宋熙寧五年,五十二代孫赴居河間府獻縣城西冉三角村,立墳基祠廟。七十一代孫冉廷桂遷居河間府任丘縣城東北東八方村,立墳墓。 (王占龍 提供) 【白話譯文】 原文一: (我們是)至圣先師孔子的后代。 我們的先祖最初在山東曹州府菏澤縣冉堌集村(“畸”可能為“集”的異寫)。宋朝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第五十二代孫遷居到河間府獻縣城西的冉三角村,并在那里建立了墳墓和祠堂。到了第七十一代孫,名叫冉廷桂的,又從冉三角村遷居到河間府任丘縣城東北的東八方村,建立了新的墳墓,購置了房產和田地,在那里安家居住。 根據《冉三角村族譜序譜》的記載,第七十三代孫冉慶云于大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也遷居到了東八方村,并在此落戶。 原文二: 先祖原居于山東曹州府菏澤縣冉堌集村。宋朝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第五十二代孫前往河間府獻縣城西的冉三角村居住,并在那里修建了墳地和祠堂。后來,第七十一代孫冉廷桂又遷居到河間府任丘縣城東北的東八方村,并建立了新的墳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