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三和寶葫蘆的故事 福清市實驗小學四年二班 王韻茹 指導老師:程蘋 很久以前,寧靜的小村莊里住著一個善良勤勞的孩子——張三。他總是熱心地幫助鄉(xiāng)親們,深受大家喜愛。 一日,張三上山砍柴。烈日下,他揮舞柴刀,“咔嚓咔嚓” 聲在山林回蕩。很快,一大捆柴便砍好了。他抹著額頭晶瑩的汗珠,看著勞動成果,滿足地笑了。 夕陽給天空染上橙韻,張三正要下山,忽聞微弱呼喊。循聲望去,白發(fā)老爺爺拄拐杖在崎嶇山路踉蹌。他三步并作兩步沖過去:“爺爺,我背您!”背著老人,腳步越來越沉,汗水濕透衣衫,他卻咬著牙一步步挪到山腳。剛放下老人,奇跡發(fā)生了——老爺爺周身騰起白霧,化作一位神仙?!昂煤⒆?,這寶葫蘆能圓好人的愿望,記住,只幫別人?!痹捯粑绰?,神仙化作星光消失。張三正發(fā)愣,腳邊的柴捆已整整齊齊碼好,掌心里多了個泛著暖光的寶葫蘆。 張三興奮地跑回家,看到媽媽正費力地舂麥粒,雙手腫得像發(fā)面饅頭。“要是有石杵就好了……”他剛念頭閃過,寶葫蘆微微發(fā)燙,金光一閃,桌上出現(xiàn)刻著花紋的棗木石杵。媽媽摸著石杵直抹淚:“這是上天賜的寶貝!” 三天后,暴雨傾盆。半夜里,山洪如怒吼的野獸,卷著泥沙沖垮土屋。張三拽著父母往山頂跑,回頭望去,自家茅草屋已被洪水吞沒,只剩屋頂?shù)拿┎菰诶死锔〕痢?/span> 天亮時,洪水退去,村莊成了一片泥潭:歪倒的棗樹上掛著破漁網(wǎng),田里的秧苗蹤跡全無,王二嬸抱著空蕩蕩的米缸哭得肝腸寸斷。張三攥緊寶葫蘆,站到高處大聲祈禱:“寶葫蘆,請救救鄉(xiāng)親們!”話音剛落,奇跡發(fā)生了!空地上“唰”地冒出幾十張木桌,擺滿了冒著熱氣的白米飯、油亮亮的燉雞,連最瘦小的孩子都捧著碗吃得腮幫鼓鼓。接著,“轟隆隆”的聲響中,山坡上立起青磚灰瓦的新房,窗臺上擺著剛摘的野菊,門縫里透出溫暖的燈光。最讓人驚嘆的是稻田——原本光禿禿的泥地里,竟長出齊膝高的稻穗,顆顆谷粒飽滿如珍珠,在風中沙沙作響。 王二嬸掀開米缸,發(fā)現(xiàn)里面堆滿了雪白的大米,門檻下還壓著一串銅錢;老人們摸著新房的磚墻直抹眼淚,石磨旁的小石桌上,不知何時多了溫熱的茶碗;被沖倒的棗樹下,嫩綠的小草芽正頂開碎石,仿佛在宣告希望的到來。 如今,張三依然珍藏著寶葫蘆,只在鄉(xiāng)親們需要幫助時才會拿出。張三和寶葫蘆的故事,也像村口老槐樹上的年輪,隨著歲月的風,一圈圈傳向遠方。
《張三和寶葫蘆的故事》習作點評(96/100)
總評:96分 往 期 推 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