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病史 一名56歲男性患者因不明原因發(fā)熱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曾因膝骨關節(jié)炎接受關節(jié)內激素治療?;颊咧髟V持續(xù)一周的腰部疼痛,無伴隨癥狀。 影像學表現(xiàn)
為明確感染灶,行頭顱、胸腹部平掃及增強CT檢查。關鍵發(fā)現(xiàn)包括:雙側腰大肌密度不均伴氣泡影(圖1a、1b),增強后未見明確膿腔形成;L3椎體內亦可見氣泡影。 腰椎平掃及增強MRI顯示:軸位T2像(圖2a)見左側腰大肌增厚伴多發(fā)圓形高信號灶,同側椎旁肌及右側腰大肌亦見類似病灶。軸位增強T1序列(圖2b)顯示上述病灶呈明顯強化(藍星標記)。矢狀位T1平掃(圖2c)及增強(圖2d)示L2-L5椎體及椎間盤輕度不均勻強化。矢狀位T2(圖2e)及STIR序列(圖2f)可見L2-L5水平腰大肌及椎旁肌內高信號病灶。 討論 疾病概述 椎間盤炎是累及椎間盤及相鄰椎體的感染性疾病。多數(shù)為細菌性感染(以葡萄球菌為主),免疫功能低下者需考慮結核或真菌感染。本病好發(fā)于老年人,常通過血行播散傳播[1,2]。成人椎間盤無血管供應,易致椎體終板(尤其前緣)缺血壞死,進而引發(fā)骨質破壞及椎間盤受累[1,2]。 臨床特點 腰骶段受累占55%,65%患者為單節(jié)段感染。并發(fā)癥包括神經功能損害、膿腫形成及脊柱失穩(wěn)。93%病例出現(xiàn)劇烈刀割樣腰痛。血培養(yǎng)陽性率30-78%,陰性者推薦CT引導下穿刺活檢以明確病原體[1,3]。 影像學特征 增強MRI是早期診斷(癥狀出現(xiàn)2-3周內)最敏感方法(敏感性97%,特異性93%)?;撔宰甸g盤炎典型表現(xiàn)包括: · 椎旁/硬膜外水腫(T1低信號、T2高信號)伴椎間隙強化 · DWI可鑒別感染與退變:'爪征'(邊界清晰的成對線狀高信號)提示Modic 1型改變,而感染多表現(xiàn)為彌漫信號異常 CT對早期骨改變敏感(但三周內可表現(xiàn)正常),進展期可見終板侵蝕、反應性硬化、骨量減少、椎間盤低密度及脂肪間隙模糊。增強CT有助于檢出腰大肌/硬膜外膿腫及氣體影(提示感染,但退變性椎間盤炎亦可出現(xiàn))。影像引導穿刺活檢是確診及病原學診斷的關鍵手段。 預后 70%化膿性感染可通過保守治療治愈,50%以上需手術干預??傊斡?1%,24%遺留功能障礙,死亡率8%。 核心提示 MRI聯(lián)合CT可提供關鍵診斷依據(jù),有效鑒別感染與退變,及時干預避免并發(fā)癥. 鑒別診斷列表 · 結核性椎間盤炎 · 化膿性椎間盤炎 · Charcot關節(jié)病 · Modic 1型終板改變 · Schmorl結節(jié) ·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癥 最終診斷 化膿性椎間盤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