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像鞋里進了個小石子,不弄出來吧,走一步硌一下;想弄出來吧,還得蹲下來費點事。咱們多數(shù)人遇上這情況,多半會趕緊處理,覺得速戰(zhàn)速決才叫利落。可這里頭藏著個問題:一時的利落,真能換來往后的踏實嗎?我們總急著了結麻煩的“表面”,卻少有人靜下心來琢磨琢磨,這麻煩為啥會找上自己。等經(jīng)的事兒多了才慢慢懂得,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處理事兒的路數(shù)往往跟常人想的不一樣。所以,當一個有城府的人被算計了,偏不刪不拉黑、也不翻臉,背后的用意其實很清楚。刪好友、拉黑名單,從此各走各的道,好像這樣就能把那段糟心事徹底翻篇。這么做確實能解一時之氣,但經(jīng)歷過些事的人都明白,氣順了,不代表問題就沒了。真正有城府的人,往往不會先顧著自己的情緒,而是不動聲色地先把潛在的風險擋一擋。在直性子看來,被算計了還忍著不發(fā)作,那是窩囊。但實際上,當場拉黑刪除,等于主動掐斷了所有信息來源,把自己變成了“睜眼瞎”。你不知道他之后會干啥,不了解他最近在琢磨啥,更沒法判斷他會不會再來一招。一個躲在暗處的對手,可比站在面前的敵人嚇人多了。其實現(xiàn)實中,那些選擇不翻臉的人,不是窩囊,更不是原諒。他交了什么新朋友,想做什么新打算,這些都可能成為你看清局勢、護好自己的重要線索。也就是說,你讓他明晃晃地在那兒,讓他覺得你沒防備,自己卻在暗地里把他的底細摸得差不多了。就像打牌,高手不會輕易扔了看似沒用的牌,因為這張牌的存在,本身就藏著信息。一怒之下把牌桌掀了,看著是痛快,其實輸?shù)米顟K。就像被人坑了,第一反應準是“這人真損,一肚子壞水”。但光在這兒較勁,可就虧大了,等于白丟了一次讓自己變強的機會。真正拎得清的人,被坑之后不光會看清對方啥德行,更會轉過來琢磨自己:為啥偏偏是我栽了?你看,每回吃的虧,其實都是對自己本事的一次“壓力測試”。那個算計你的人,就像拿放大鏡的“質檢員”,一下子把你身上的漏洞、短板全照出來了。所以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有腦子的人,絕不會急著把這面能照出問題的“鏡子”砸了。他們會把這次摔跤當成“典型案例”反復琢磨:對方是怎么設套的?先拋了啥誘餌讓自己上鉤?又抓了自己哪點軟肋(比如好面子、貪小便宜)下手?過程里,自己哪步該警覺卻松了勁?這些都會一點點捋清楚,記在心里。就像手機里存著對方的聯(lián)系方式,每次翻到,都像看到個無聲提醒:“上次在這兒摔過,下次繞著走”“這個坑是自己老毛病招來的,得趕緊改”。不用花一分錢,就有人用實實在在的“操作”給你演示:你的弱點在哪,你的天真會吃啥虧,你的防備系統(tǒng)哪塊最薄弱。要是氣頭上把對方刪了、拉黑了,想把這事兒翻篇,那跟生了病卻不治沒啥兩樣。這次的坑白栽了不說,下次保準還會在差不多的地方,被另一個人用差不多的招數(shù)再坑一次。畢竟,人心也好,事兒的門道也好,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上次因為“抹不開面子”被利用,下次不改掉“該拒絕就拒絕”的性子,照樣會栽在“不好意思”上;這次因為“輕信承諾”吃虧,下次不改掉“聽風就是雨”的毛病,還是會被花言巧語騙。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會放過任何讓自己變強的機會,哪怕這機會是敵人硬塞過來的。畢竟,能讓你長記性的,往往不是順耳的好話,而是扎心的跟頭。不少人覺得“城府深”就是“手段狠”,肯定得報復回去才甘心。其實不是這樣。真正厲害的人,早就過了用“報復”證明自己的階段。他們心里清楚,跟人硬碰硬地吵一架,純屬白費力氣。跟算計你的人當場撕破臉,吵得臉紅脖子粗,能撈著啥好處?除了讓自己氣得發(fā)抖,形象全毀,把那點矛盾鬧得人盡皆知,啥用沒有。一個只圖當下解氣,沒耐心為長遠打算的人,永遠成不了真正的贏家。所以,不翻臉、不拉黑,也是在為最后的結局攢著力氣。這不是消極地等著,而是在積極地觀察和判斷。他們在等啥?就等個合適的當口。他要是栽了跟頭,正急著找人拉一把的時候,你就擱那兒看著,啥也別做。等他自己作得身邊沒一個人待見,眾叛親離了,你更不用費勁兒,老天爺自會給他算明白賬。等你見的世面夠大,日子過得夠敞亮了,再回頭瞅那個當初算計你的人,就跟瞅地上一粒灰似的,連讓你心里咯噔一下的分量都沒有。老話說得對:“最狠的看不起,就是懶得正眼瞧?!?/span>犯不著跟他爭長短、扯閑篇,把所有力氣都用在自己往前奔上。等你們倆差得越來越遠,當初他那點小心思、小動作,早就成了不值一提的笑話,誰還記得啊。成年人的世界里,沒那么多快意恩仇的戲碼。更多的,是不動聲色里的掂量和打算。等長成參天大樹的那天就會發(fā)現(xiàn),那些曾經(jīng)在你腳邊使壞的人,早就夠不著你的枝頭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