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不足者多術(shù),德不足者多欲, 精不足者多淫,氣不足者多食, 神不足者多眠,陽不足者多病, 智不足者多疑,識不足者多慮, 能不足者多患,愛不足者多情, 信不足者多言,威不足者多怒, 量不足者多怨。 這話說的是:你里面虛了、虧了、不夠了,外面就顯出一堆“多”來——多折騰、多想要、多吃喝、多懷疑、多抱怨… 這些“多”,不是毛病,是信號!是你身心在喊:我這兒空了,快補補! 怎么理解? 1. “精不足者多淫,氣不足者多食,神不足者多眠”: 這里“精”,是生命底層的元氣,像油箱里的油。油快燒干了(精不足),身體本能就想找“刺激”提神,容易沉迷感官享樂(多淫),越耗越虛。 “氣”,是日常運轉(zhuǎn)的能量,像電瓶的電。電不足了(氣不足),身體就老覺得“沒勁”,總想靠多吃東西(多食)來充電,結(jié)果吃撐了更耗氣消化,惡性循環(huán)。 “神”,是統(tǒng)領(lǐng)身心的明燈。燈暗了(神不足),人就昏昏沉沉,老想睡覺(多眠),但睡再多也不解乏,因為神沒養(yǎng)回來。這些都是身體能量虧空的警報,靠外面抓撓(縱欲、貪食、嗜睡)只會更虧。 2. “陽不足者多病” “陽”,是身體的溫暖和活力,像冬天的爐火。爐火不旺(陽不足),寒氣就進來,毛病就不斷(多?。2皇遣≌疑夏?,是你里面陽氣弱了,守不住門戶??偵?,先看自己這盆“生命之火”還旺不旺。 3. “智不足者多疑,識不足者多慮”: “智”是看穿本質(zhì)的清明,“識”是分辨真假的能力。心里蒙了塵(智識不足),看啥都模糊,就容易疑神疑鬼(多疑),反復琢磨瞎擔心(多慮)。這不是謹慎,是心里沒底,能量在內(nèi)耗。疑心重、想得多,往往是心不夠明、氣不夠靜。 4. “道不足者多術(shù),德不足者多欲”: “道”是順應(yīng)自然的安心,“德”是內(nèi)在的富足感。心里沒根(道不足),就慌,總想學各種方法技巧(多術(shù))來傍身,越學越亂。心里窮(德不足),總覺得不夠,貪求名利財色(多欲),永遠填不滿。方法學不完,欲望填不滿,根子是心沒安住。 5. “能不足者多患,愛不足者多情,信不足者多言,威不足者多怒,量不足者多怨”: 本事不夠(能不足),遇事就慌,覺得到處是麻煩(多患)。內(nèi)心缺愛(愛不足),就拼命向外索求情感(多情),關(guān)系易累。自己不信自己(信不足),話就多,靠說(多言)壯膽或掩飾。心里沒底氣(威不足),就容易發(fā)火(多怒)嚇唬人。心胸窄(量不足),看誰都不順眼,怨天尤人(多怨)。這些“多”,都是內(nèi)在虛弱、不安的外在表演。 看明白沒?所有外面那些“多”出來的折騰、貪求、毛病、情緒… 根子都在里面的“不足”——精、氣、神、陽、道、德、智、識、能、愛、信、威、量,虧了! 怎么破?不是去堵外面的“多”,而是去補里面的“缺”: 覺知你的“多”: 別急著評判自己“貪吃”、“多疑”、“愛抱怨”。先停下,看看:我最近哪種“多”特別明顯?這可能在提醒我里面哪塊“虛”了?覺知是第一步。 由外轉(zhuǎn)內(nèi): 少吃一口(多食),不如靜坐片刻養(yǎng)養(yǎng)氣。少發(fā)一次火(多怒),不如深呼吸松一松緊繃的心。少琢磨點(多慮),不如閉目養(yǎng)養(yǎng)神。少點抱怨(多怨),不如感恩三件身邊小事。把向外抓撓的力氣,省下來往里收。 養(yǎng)足根本: 養(yǎng)精: 少熬夜耗神,節(jié)制消耗性快樂(包括刷手機)。沒事搓搓后腰(腎俞穴),感覺那里暖起來。 養(yǎng)氣: 每天找?guī)追昼?,安靜坐著,注意呼吸深長到肚子(丹田)。走路放慢點,感覺腳踩實地的踏實。 養(yǎng)神: 少看亂七八糟信息,讓眼睛和心都歇歇。發(fā)呆挺好,別怕“浪費時間”。 養(yǎng)陽: 早上曬會兒背(別暴曬),少吃生冷寒涼。動一動,出點小汗。 養(yǎng)德養(yǎng)道: 做事憑良心,不虧心。對人存點善意,不占便宜。心安了,道就在里面。 內(nèi)里若有十分滿,外頭何須半分求?所有外求皆是內(nèi)耗,補足根本方得自在! 別忙著對付外面那些“多”出來的麻煩。靜下來,往里看看,哪里“不足”了?補足里面,外面的喧囂和抓撓,自己就消停了。身心自愈的路,就是一條“由外轉(zhuǎn)內(nèi),養(yǎng)足根本”的路。里面滿了,外面自然清靜、從容、少病、少惱。這,才是真正的富足。 讀完,現(xiàn)在覺察:你最近哪種“多”最明顯?(吃太多?睡不醒?總懷疑?愛抱怨?)它可能在提醒你補里面哪塊?挺好,看見就是開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