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擱置了好久,才拿出來接續(xù)。說一句題外話吧,AI寫作的最大優(yōu)勢應該是,它隨時可以,而你卻總是卡殼。 比如寫這個三國演義評說,你得等靈感等思路等時間各種等,但AI不需要,它只需要等你下指令提要求。 如果再加上你總得等到萬事俱備還得借來東風才能成一篇文章,那你距離AI的差距可就更大了。 言歸正傳。 要概述三國演義之義,話題可不是一般的大。撇開劉關張的大義正義不說,就說三姓家奴呂布,他就純粹不義嗎?那轅門射戟,好歹也算幫劉備吧?他對貂蟬,起碼是真情意吧?他侍奉董卓時,應該也夠得上是忠心耿耿吧?至于反間計,中招的不只他一個吧? 所以,說義,首先得看是什么價值觀。義氣,情義,忠義,都得放在一定環(huán)境和條件下去講究推敲,才可能做到盡量的實事求是。 咱率先要說一個人:徐庶,徐元直。 跟這人相關的,流傳最有名的一句就是: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 這個事大概的來龍去脈也很簡單,就是這家伙隱姓埋名轉神弄鬼的幫劉備打曹操,把曹操還給打急眼了。結果被曹操調出檔案知道了他的底細,派人把他媽誆騙到許都,又模仿筆跡把他也騙來,他為了表達對劉備的忠誠,信守承諾,在曹操陣營里一個主意都不出。 咱有一說一哈,你這不是典型的跳槽到新公司還上班摸魚嗎?要說那會兒是真好,只要你有真本事,那怕啥都不做,只要不為對手所用,我也愿意白養(yǎng)你。曹操就是這的,他給劉備白養(yǎng)過關羽,當然后來跑了,這會兒又白養(yǎng)徐庶。 怪不得,有個詞叫:白眼狼! 話說徐庶你對劉備倒是講義氣了,可對曹操呢?你夠意思嗎?再怎么說,你的現(xiàn)任,你的新老板,他是曹操?。?/p> 所以,有時候這個義還看對誰,除了大義公義,它很可能是不平衡的。即便說大義公義,很多時候也需要我們犧牲,比如忠孝不能兩全。 所以,孟子早早就給我們講明: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你得有取舍,有取舍就意味著有失去的。 本文結尾,還有一件事需要點出來思謀考量。曹操用徐庶他媽誆騙徐庶進曹營,結果徐媽媽一見兒子被騙來,立馬就自縊而亡了。 以徐庶的智慧和對母親的了解,他難道不知道自己見到母親之時就是永別之日嗎?為什么還會一頭扎進來? 由此可見,再怎么聰明的人都有短板軟肋,有些人的弱點一旦被命運抓住欺凌,那必然是萬劫不復,就算是名聲也不好聽了吧? 此其一也。還有其二其三,敬請期待我靈感思路時間諸事齊備,再刮來東風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