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環(huán)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施工完成,工程共計9個變電站、1個開關站,線路總長度4197千米,相當于喀什到上海的直線距離。數(shù)萬名電網建設者在5000多個日夜與沙海搏斗,圍繞塔里木盆地“畫”了一個圓,將塔里木盆地圈在“懷中”。工程的建設將加速新疆電網串聯(lián)起外送通道“主動脈”,有力支撐新疆第三條交流、第四條直流外送通道建設,“將有力支撐新疆綠色能源外送,加速新疆能源優(yōu)勢向經濟優(yōu)勢轉換。 高壓兩條交流通道+高壓直流通道的新疆電力外送通道全覽表,包含已投運的4條通道(2條直流+2條交流)及在建、規(guī)劃通道的詳細數(shù)據(jù),綜合最新公開信息整理(截至2025年7月): 新疆電力外送通道詳細數(shù)據(jù)表通道名稱 | 狀態(tài) | 線路長度 | 電壓等級 | 輸送容量 | 目標省市 | 外送電量/年送電量 | 核心特點 | 第一通道哈密—敦煌 | 已投運(2010.11) | 約350公里 | 750千伏交流 | 150萬千瓦 | 甘肅、青海等 | 累計約1406億千瓦時(截至2023.8) | 新疆首條外送通道,結束孤網歷史,開啟西北聯(lián)網 | 第二通道煙墩—沙洲 | 已投運(2013.6) | 未公開 | 750千伏交流 | 150萬千瓦 | 西北電網 | 累計與第一通道合計1406億千瓦時 | 提升外送能力至300萬千瓦,優(yōu)化區(qū)域能源配置 | 第三通道哈密南—鄭州 | 已投運(2014.1) | 2,192公里 | ±800千伏直流 | 800萬千瓦 | 河南 | 累計超6000億千瓦時(截至2025.4) | 首條特高壓直流,新能源占比超40%,覆蓋河南21天用電 | 第四通道昌吉—古泉 | 已投運(2019.9) | 3,324公里 | ±1100千伏直流 | 1,200萬千瓦 | 安徽 | 年均超600億千瓦時 | 全球電壓最高、距離最遠,連續(xù)4年全國特高壓送電首位 | 第五通道哈密—重慶 | 已投運(2025.6) | 2,290公里 | ±800千伏直流 | 800萬千瓦 | 重慶 | 年送超360億千瓦時 | 新能源占比70%,西南首條直供通道 | 第六通道南疆—川渝 | 在建(2024.9) | 未公開 | ±800千伏直流(規(guī)劃) | 800萬千瓦 | 四川、重慶 | 未公開 | 配套南疆1900萬千瓦風光基地,解決南疆外送瓶頸 |
交流通道作用:哈密—敦煌(第一通道)與煙墩—沙洲(第二通道)共同構成“兩交”骨干網,初期外送能力300萬千瓦,主要將新疆電力送至西北電網,再由西北電網分配至甘肅、青海等省。兩條交流通道累計外送電量1406.69億千瓦時(2023.8月),占新疆總外送電量的20.04%。直流通道主導地位:4條直流通道(含交流支撐)投運后,新疆外送能力達3300萬千瓦,2025年外送電量超1600億千瓦時。 直流通道貢獻超80% 外送電量,其中吉泉直流單通道年送電量連續(xù)4年全國第一。新能源轉型加速:配套建成哈密、準東、南疆環(huán)塔里木3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總裝機突破1億千瓦。未來規(guī)劃:2027年投運南疆—川渝通道,2030年前形成“外送六通道”格局,外送能力突破5000萬千瓦,支撐全國能源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