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情社會里邊,如何說話,這是一件值得鉆研、深究的事兒。 有些話,是不能說的;有些話,是需要婉轉來說的;有些話,是需要打擦邊球的...... 不同的話術,對應著不同的技巧。 說話,這是一種本能。而能不能把每一句話都說好,甚至于不得罪人,這就是一門絕學,以及藝術了。 把話說好,利人利己;把話說糟,四處樹敵。 高段位的人說話,都有這幾個技巧,基本上萬變不離其宗。
一、不表達明確的觀點。 只要你跟精英人士接觸過,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人說話,都不會表達明確的觀點。 你跟別人說,自己支持A。 可精英人士并不會跟你說,自己支持誰,或者自己反對誰。他們說了一大堆嘰里咕嚕的話,你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 效果,要的就是你“不知道”。只要別人都不知道他們在表達什么,或者只能聽得似懂非懂,那別人的目的就達到了。 為什么非要如此呢? 因為在人情社會,有很多觀點、話題,都是特別敏感的。你一個不小心說錯了,就容易惹禍上身, 與其惹禍上身,增添不確定性,不如模糊表達,你好我好大家好。
二、明面上要講高調話。 精英人士,最喜歡的,就是“唱高調”。 比如說,老板會跟員工說,你們要為了公司“付出奉獻”。公司好,就是你們好,你的命運跟公司的命運,是綁在一起的。 這種動不動就“付出奉獻”的高調話,基本都是占據(jù)道德的制高點的。 如果你想反駁這些高調話,別人就會給你扣帽子,說你“自私自利”,沒有任何為集體、他人付出的精神。 不論你怎么說,占據(jù)優(yōu)勢的,依舊是說高調話的人,而不是正常辯論的你。 明面上講高調話,或者講一些官話、套話、片湯話,這都可以讓自己,占理道德制高點的位置。 只要你占領了道德制高點,那你的處境,自然就不會差到哪里去。
三、推拖拉打太極。 有些話,你是不能直接說出來的;有些話,你是只能看破而不說破的。 對于這些不能說出來的話,那我們該如何表達呢? 就三個字,打太極。扯點這,扯點那,什么都扯一點,就是不要深入去敘述。 只要你東扯點,西扯點,沒有深入說什么,那別人就不可能對你怎么樣。 尤其是身處于敏感的崗位,面對敏感的話題,更是需要推拖拉打太極。 打太極,看似圓滑,不夠老實,實際上是對于自身的保護。 試想,如果連自己都保護不好,那所做的一切事兒,又有什么意義呢? 該打太極的時候,一定要打太極。委婉一點說話,不暴露自己的真實情況,總是沒錯的。
四、態(tài)度平和笑著來。 為人處世,最忌諱的,莫過于情緒化。 動不動就生氣,動不動就發(fā)脾氣,動不動就跟別人對著干,這是不利于自身處境的安穩(wěn)的。 試想一下,別人諷刺你兩句,你就忍不住,非要罵回去,這尖銳的矛盾,不就一觸即發(fā)了嗎? 說任何話,都需要笑著來。一笑置之,微笑待人,沒有任何表面上的情緒,總是沒有錯的。 道理很簡單,伸手不打笑臉人。 哪怕別人想針對你,可看到你微笑待人,一笑置之,那別人也沒有明面上的理由來針對你。 會說話的本質,就是讓自己舒服,讓別人也舒服,廣結善緣,而不是四處樹敵。 文/舒山有鹿 |
|
|
來自: 舒山有鹿 > 《百態(tài)/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