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想要一個完美的人生,一個圓滿的生活。但究竟什么樣的人生是完美的,什么樣的生活是圓滿,很多人都不清楚。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確定一個標準,來評價人生的完美度和生活的圓滿度。就像要說一個人是長得高,還是矮,需要先拿一把尺子量一下身高。以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生活感悟來看,我認為,最好的標準不是財富的多少,不是權力的大小,也不是名聲的好壞,更不是外貌的美丑,而是經歷的豐富程度。 說白了,人生不過是我們來這個世界上走一遭。時間都差不多,每個人都是活60-80年。那么在這有限的時間里,誰經歷越豐富,誰的人生就越完美,生活就越圓滿。比如兩個小伙,都是二十多歲,一個足跡遍布世界,一個從沒離開過自己的城市,前者的生活比后者更圓滿。當然,旅游只是一方面,且是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是說愛旅游的人就比大門不出的人生活更好。 既然我們明確了標準,想要追求人生完美和生活圓滿,就有跡可循了,那就是盡量擴展我們生活的豐富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嘗試不同的事。比如愛旅游的人,可以嘗試去釣魚,在水邊蹲一天,感受一下靜止不動的樂趣。比如愛吃肉的人,可以嘗試多吃蔬菜,感受一下蔬菜的清香。 具體來說,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實現(xiàn)完美的人生。 首先,做一個正常人,過正常人的生活。所謂的正常生活,就是大家普遍都過的,一直以來都在過的生活。以現(xiàn)在的觀點看,正常的生活就是讀書、工作、戀愛、結婚、生子、養(yǎng)家、變老、嗝屁。在過去,可能讀書是不正常的,一般人都沒錢讀書,連字都不認識。 我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社會開始推崇一種生活方式,那就是宅生活。類似于日本過去三十年的廢宅文化,年輕人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不買房,啃老,喜歡宅在家里,追捧二次元、游戲等虛擬產品,同性戀等。我認為這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tài)。當然,我能理解。因為現(xiàn)在生活壓力太大了,房價很高,工資很低,老板畫的餅太大,沒資源沒背景的年輕人看不到生活的指望,轉而消極厭世。有點類似于我國古代的魏晉王朝,生活的壓力把知識分子搞得瘋掉了。有的人夏天穿棉襖打鐵,比如嵇康;有的人大白天在廣場上裸奔,比如阮籍;有的人聚在一起嗑藥,嗑嗨了搞基。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盡量先過一種正常的生活,除非代價太大。因為正常的生活包括了大部分人生經歷,會它給我們一個生活的基準,給我們打下地基,讓我們探索更深和更廣的精彩生活。類似于我們吃五個包子才能飽,我們不能說只吃第5個就行了。正常的生活就是前四個包子,為第五個包子帶來的飽腹感打下基礎。 其次,減少重復的正常生活,避免成為動物。我們知道,動物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的行為都是發(fā)自本能。所以,他們的一生就是重復本能行為,吃、喝、睡、交配,一直到嗝屁,都是干這四件事。我們人類當然不能學動物。我們需要過正常的生活,但不能一直過正常的生活。有的人喜歡掙錢,一輩子都在掙錢,這生活就沒意思;有的人喜歡旅游,一輩子都在游玩,這生活也很乏味;有的人喜歡結婚,一輩子都在不停地結婚離婚;有的人喜歡女人,一輩子不停地更換伴侶。這都是在重復本能行為,與動物沒有區(qū)別。不但實現(xiàn)不了人生的完美,反而把自己變成的生活的奴隸,本末倒置。 最后,勇于嘗試新鮮的事物。我們可以在嘗試之后,因為不喜歡而放棄,但不能因為懶惰或者害怕而不愿嘗試。很多事情都是,“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驚喜經常不期而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