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已經(jīng)很久很久沒有在影視作品里聽見北京城的鴿哨聲了,當(dāng)《戲臺》一開場這種聲音傳來時,我就明白,某些久違的東西回來了。 陳佩斯對于我們這個年紀(jì)的人來說,是歡笑與品質(zhì)的象征,盡管這些年他淡出了“主流”視野,但一直沒有停下創(chuàng)作與表演,此番改編自同名話劇的電影上映,其水準(zhǔn)也又一次證明了他寶刀未老。 ![]() 當(dāng)然我也得承認(rèn),《戲臺》的內(nèi)里和表象都有些過于老派純粹了,更偏于舞臺和表演,就如今的市場來說,顯得不是那么有“電影語感”,真要面向現(xiàn)在的廣大觀眾,恐怕吸引力不夠強……可對于喜歡這一口的朋友,那是極好的。 當(dāng)年的“陳小二”現(xiàn)在都快是陳強老爺子活躍后期的年紀(jì)了,確實不必太想著追流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才是正道。 【友情提示:下文會有劇透?!?/span> 《戲臺》的故事很簡單:五慶班帶著一眾名角兒到大戲院演出,恰逢剛打進北京城的洪大帥在戲院玩耍搗亂,還指名要讓同在戲院游蕩的老鄉(xiāng)大嗓兒唱《霸王別姬》,一邊是丟性命的威脅,一邊是砸招牌的危險,侯班主與吳經(jīng)理只得假戲真做、夾縫求生,這場大戲到底能唱成啥樣,只有天知道了。 影片內(nèi)容可以有好幾種理解,比如演藝圈亂象或者藝術(shù)風(fēng)骨等等,我個人更傾向于“環(huán)境對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不同態(tài)度和影響”,下面我會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角色,以破壞者、混沌者、捍衛(wèi)者三類形象來聊聊。 首先是破壞者,徐明禮和洪大帥。 ![]() 徐明禮是個標(biāo)準(zhǔn)的墻頭草和投機分子,不管誰入主京城,他都能立馬披上對方的軍服、演奏對方的軍歌,因此,無論城頭怎么變幻大王旗,他都能坐穩(wěn)教化處處長的位子,因為誰都用得上他。 與戲盲洪大帥不同,徐明禮是懂戲的,他很清楚大帥是在隨心所欲、胡作非為,可他非但沒有任何提醒,反而順勢而為,變本加厲對戲班進行改造。 徐明禮這類人對文藝創(chuàng)作是沒什么敬畏和憐惜可言的,只要能成為自己拍馬屁的工具,他立馬就能對戲院強制包場、讓劉邦上吊,而在此過程中,他自己也能通過狐假虎威滿足相應(yīng)的權(quán)欲。 同樣是破壞樹木,如果說徐明禮是砍樹枝、挖樹皮、澆熱水式的焉兒壞,那么洪大帥就是狂風(fēng)過境一般的連根拔起。 ![]() 這個大棒槌壓根就不懂戲,他心血來潮喊弟兄們?nèi)サ孪榇髴蛟郝爲(wèi)颍瑑H僅是因為瞥見了戲院的排場,又聽六姨太提了一嘴,隨后他興頭上來了,還要去微服出訪。 這種到后臺搗亂的外行人,本來會被立刻轟出去,或者被好好教訓(xùn)一頓,可偏偏洪大帥此時是北京城的話事人,手上拿著象征權(quán)力的槍,哪怕他這個位置坐不了一天(早上進的城,晚上就被藍(lán)大帥趕出去了)——最典型的一出戲,便是地頭蛇劉八爺?shù)臋M死,他的判斷沒錯,洪大帥確實是兔子尾巴長不了,可就算只有半天,洪大帥照樣能不講武德崩了他。 仗著有槍在戲臺上下胡鬧,關(guān)鍵洪大帥還不是“壞人處心積慮”,而是“蠢人靈機一動”,他的靈機N個動作都夠打一套拳了,可想而知對整個梨園生態(tài)的破壞有多大。 接下去是更為復(fù)雜的混沌者,他們在情緒上是文藝的捍衛(wèi)者,但客觀上又起到了破壞作用,比如包子鋪的大嗓兒。 作為一名喜歡鉆戲院的資深票友、一位經(jīng)常開小差的包子鋪伙計,大嗓兒的精神自留地自然是戲班與戲臺間的方寸之地,從這點來說,他肯定不希望自己喜愛的戲曲遭到破壞。 可與此同時,大嗓兒又是一個愛好吹牛打趣的大嘴巴,無論任何事情他都能銳評一番,他最得意的估計就是碰到洪大帥這類萌新的時候,自己能敞開了以“專業(yè)人士”的身份進行科普和炫耀,戲曲也成了他吹牛的資本。 但大嗓兒那些一知半解的干貨和胡說八道的誤導(dǎo),又變相成為了洪大帥自以為是、大鬧戲院的指南,而后他更是稀里糊涂得在臺上臺下做了一回糟糕的楚霸王,可見混沌的善偶爾也能作惡。 爭議更大的混沌者是六姨太思玥,不少觀眾覺得這個角色設(shè)計得不好,相關(guān)戲份也可有可無,卻忽略了她的存在是對影片批判性的一種補充和豐富。 表面上看,思玥的人設(shè)與大嗓兒有點相似,同樣是愛戲的票友,把對名角兒金嘯天的愛慕當(dāng)做了自己最高的精神追求,卻又因為對金嘯天非正常的迷戀和言聽計從,讓偶像抽了更多大煙。 可實際上,除了蹩腳的擁護者和盲目的破壞者外,思玥作為《戲臺》里唯一的女性角色,還與戲班一樣,擁有“受害者”的身份——影片已暗示洪大帥是用抽大煙控制她的,身份決定了她能享受榮華富貴,分不清上妝的金嘯天和大嗓兒,說明她也不是那么懂戲……可這些都反映出思玥的精神世界是非常貧瘠且麻木的。 而后思玥愿意付出一切倒貼,還決定與金嘯天私奔,都是她想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的表現(xiàn),她不知道能不能私奔成功,也不知道如果被大帥抓了是什么下場,亂世人命如浮萍,能為自己活一片刻,就一片刻。 最后來看捍衛(wèi)者就簡單多了,比如最受歡迎的角色鳳小桐。 鳳老板討人喜歡,就因為他是《戲臺》里最愛戲也最純粹的人,侯喜亭資歷雖老,卻難免沾些俗氣,金嘯天唱戲方面是個角兒,可私生活一塌糊涂……而且鳳小桐也有點程蝶衣那般“人戲合一”的意思,他中意自己的三哥,看到他和野女人睡在一起會失魂落魄。 如此單純認(rèn)真的人,在“大帥亂戲院”的鬧劇下自然是最痛苦的,唱戲前要打跑試圖侵犯自己的兵痞,唱戲時要忍受大嗓兒的業(yè)余,直到金嘯天重回舞臺唱霸王,他才露出應(yīng)有的笑容。 可惜后面入城的藍(lán)大帥喜歡男旦,不堪受辱的鳳小桐選擇跳河自盡,他如虞姬一般的決然剛烈,也是捍衛(wèi)文藝創(chuàng)作的藝術(shù)家不可缺少的氣節(jié)。 相比之下,侯喜亭更“渾濁”,走的也是最不容易的那一條路。 《戲臺》的戲眼更多放在了洪大帥、大嗓兒、金嘯天等人的身上,五慶班班主侯喜亭乍看上去有點兒邊緣,人設(shè)和戲院吳經(jīng)理也有些雷同,都是八面玲瓏的人物。 可實際上侯喜亭是扛起整個戲班的靈魂主將,一個角兒上不了臺,換個角兒照樣能唱,可要是少了他,整個班子都得散……為了保住招牌,他要把抽大煙抽到半死的金嘯天救回來,為了保住戲班上下老小的性命,他又得放下身段順著洪大帥胡鬧。 侯喜亭確實要比鳳小桐圓滑和軟骨頭多了,但也不像吳經(jīng)理那般無限度的忍讓,當(dāng)金嘯天和鳳小桐不顧大帥震怒,在臺上唱起正版《霸王別姬》時,他也會豁出去親自伴奏,彰顯了起碼的節(jié)操。 我想,這也是許多文藝創(chuàng)作和藝術(shù)形式能流傳至今的原因之一吧,有傲骨又不至于剛直易折,而是能屈能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