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夢令》 回首蕪城舊苑。 還是翠深紅淺。 春意已無多,斜日滿簾飛燕。 不見。不見。門掩落花庭院。 譯文: 回首眺望那蕪城的舊苑,景色依舊是綠樹繁茂,紅花嬌艷卻漸趨淺淡。春天的氣息已然所剩無幾,夕陽的余暉灑滿窗簾,飛燕在其間穿梭。往昔的景象再也不見,再也不見,只見那門扉掩住了落花繽紛的庭院 。 注釋: · 蕪城:即廣陵城,故城在今江蘇揚(yáng)州江都縣境。南朝宋竟陵王劉誕作亂,城邑荒蕪,鮑照曾作《蕪城賦》,因稱廣陵為蕪城。這里“蕪城舊苑”指代曾經(jīng)繁華如今卻已荒蕪或變遷的地方。 · 翠深紅淺:形容暮春時節(jié),綠葉變得更為濃郁,紅花卻逐漸凋零、顏色變淺,是暮春典型的景色特征 。 · 斜日:指傍晚西斜的太陽,常常在古詩詞中象征著時光的流逝、事物的衰落。 ![]() 典故: 但“蕪城”這一意象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yùn) 。南朝宋時期,竟陵王劉誕據(jù)廣陵謀反,被平定后,廣陵城邑荒蕪 。鮑照的《蕪城賦》生動地描繪了廣陵昔日的繁華與今日的衰敗,抒發(fā)了世事無常、滄海桑田的感慨 。李之儀在詞中提及“蕪城舊苑”,或許是化用了這一典故,借古傷今,表達(dá)自己對時光和人生的思考 。 賞析: 這首詞以簡潔而富有畫面感的語言,營造出一種空靈而惆悵的意境。上闋開篇“回首蕪城舊苑。還是翠深紅淺”,詞人回首舊苑,“還是”一詞,看似平常,卻飽含歲月滄桑之感,舊苑景色依舊,可時光卻已悄然流逝 ?!按阂庖褵o多,斜日滿簾飛燕”,進(jìn)一步渲染暮春氛圍,春意闌珊,夕陽西下,飛燕穿梭,動靜結(jié)合,在寧靜之中,讓人感受到時光的無情與生命的流逝。 下闋“不見。不見”,重復(fù)疊句,強(qiáng)化了詞人內(nèi)心的失落與尋覓無果的惆悵 。最后“門掩落花庭院”,以景結(jié)情,落花滿院,門扉緊閉,一切美好似乎都被塵封在這寂靜的庭院之中,給人以無盡的遐想與淡淡的哀傷。整首詞沒有直接抒情,卻處處蘊(yùn)含著詞人對時光易逝、美好不再的深沉感慨 。 詩人介紹: 李之儀(1038~1117),北宋詞人,字端叔 ,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nóng) 。他一生仕途坎坷,哲宗元祐初為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 。元祐末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其詩詞風(fēng)格受蘇軾影響頗深,詞風(fēng)清婉峭茜 ,語言自然流暢 。著有《姑溪詞》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題跋》二卷 。 創(chuàng)作背景: 李之儀一生歷經(jīng)宦海浮沉,這首詞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已難確切考證 。但從詞中對舊苑的回憶以及暮春殘景的描寫來看,或許是詞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面對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遷,有感而發(fā) 。舊苑可能承載著他曾經(jīng)的美好回憶,而暮春的衰敗之景,也正契合他內(nèi)心對人生無常、盛景不再的感慨 。 //////END-正文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