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蛇穿密絡,舒肢解久凝。 ——澤元說 ■ 輕點下方 靜聽佳音 ↓ ↓ ↓ 開篇: 諸位晚上好,這里是澤元說! 從今天開始,澤老師恢復正常的寫作狀態(tài),開始給大家按時、按量的發(fā)文。拖了這么多天,非常抱歉各位了。 關(guān)于咱們新的系列文章“本草歸真”,還有其他系列的處理、下期文章的投票,大家耐不住性子的,就跳到文末去看看。 話不多說,且看下文! 前言: 帕金森,要是能從絡閉轉(zhuǎn)到絡通,也就沒什么大礙了。 絡脈,直接關(guān)系到一個人的筋脈柔和。 絡脈通暢時,我們就感覺肢體靈活,動作自如;而當絡脈閉阻時,我們就容易感到肢體僵硬,震顫不休。 這就是為什么我說,治療帕金森,就是從通絡入手。 ![]() 帕金森,究其根本,在于絡脈深處瘀滯不通,絡閉導致筋脈失養(yǎng),就像是一條小溪因為淤泥堵塞而斷流,最終形成了筋僵、顫動、遲緩等癥狀。 所以,你要是說帕金森是因為肝風,因為肝風內(nèi)動,那其實也不錯。只不過沒有真正說到點子上。 至于說,那些帕金森越治越重的,無非也是用錯了法,平肝熄風,結(jié)果筋脈更傷。 所以,無論怎么治,都是要把絡閉變成絡通。 最好是能搜剔深絡,柔筋止顫,這是最理想的。 換句話說,凡是損傷筋脈的做法,都是背道而馳。 正文: 中醫(yī)圈里有個說法,您就能明白了。 看到手抖,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然后平肝熄風的藥一通用。結(jié)果如何? 越治越僵,越治越顫。 看哈,這就是典型的認錯了病機,屬于什么? 屬于是把絡閉當成了風動,大白話說,就是把深層的問題當成了表面的問題。 絡脈和經(jīng)絡不一樣,經(jīng)絡像大路,絡脈像小道。帕金森的病邪,專門鉆這些小道,越細的地方越容易堵。 你看,這種堵塞,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剛開始可能就是手指輕微顫動,很多人不當回事。 慢慢地,從手指到手腕,從上肢到下肢,從一側(cè)到雙側(cè)。等到后期,面部表情凝固,行走困難,病灶已深。
治療呢,就是一個方向入手,那就是通絡。 但,這個通絡可不簡單,因為絡脈深藏體內(nèi),一般的藥到不了。 這就需要一味特殊的藥,叫“烏梢蛇”。 這味藥可謂鼎鼎大名。 烏梢蛇這個名字,有講究。 “烏”是黑色,中醫(yī)里黑色入腎,腎主骨生髓,這就說它能深入筋骨。“梢”是末端,說明它善走肢體末梢,那些最細的絡脈都能鉆進去。 ![]() ▲烏梢蛇 注意!草木有靈,亦受國法護持!非法采集藥材,將受嚴懲! 這蛇的天性就是靈動,草叢濕地間竄走如飛,遇阻則繞,逢隙則入。入藥后,這種天性就變成了藥性“透絡而不耗氣,搜邪而不傷正”。 《雷公炮炙論》說它“主百節(jié)拘攣,通絡如解繩”。這“解繩”二字,形象得很。就是講,筋脈拘攣像繩子打結(jié),烏梢蛇能把這些結(jié)一個個解開。 《本草經(jīng)疏》說得更明白:“蛇類中,唯烏梢最馴,其性不燥,能柔筋而不剛猛,搜風而不峻烈。” 這就是烏梢蛇的獨特之處,既有透達之力,又有柔和之性。 還有個說法,叫“烏梢蛇是塊磚,哪用往哪搬?!?/span> 什么意思? 這藥特別靈活。配養(yǎng)血藥,它就通絡兼濡筋;配理氣藥,它就通絡兼行氣;配化痰藥,它就通絡兼滌濁。 這種'隨證所引,各達病所'的特性,正好符合帕金森復雜多變的病機。 民間還說,烏梢蛇,必看產(chǎn)地。 川產(chǎn)的最好,因為四川多山多水,地氣濕潤。采藥也有講究,要在夏秋之交,蛇最活躍的時候。老藥工說,這時候的蛇,竄動之力最強。 ![]() 說到用烏梢蛇治帕金森,就不得不提任繼學,任老先生。 任老在中醫(yī)界,那是響當當?shù)娜宋?,名聲打得震天響,是國醫(yī)大師里的治絡大家。 任老常說。帕金森并不是風動的淺證,而是絡閉的頑疾。 他提出“三不可”: 不可徒用平肝,恐傷筋;不可濫施補益,恐助瘀;不可輕用散風,恐耗絡中氣血。 可見,任老的核心理念,就是“以靈動之品透深絡,以柔緩之性養(yǎng)筋脈”。 他特別重視蟲類藥,說“草木藥如步行,蟲蛇藥如奔馬”。 所有蟲類藥中,他最推崇的,就是烏梢蛇。 為啥? 因為烏梢蛇性柔而力透,能穿筋過節(jié)而不擾臟腑,完全符合他通絡需透,更需柔的理念。 任老有句名言: “重用烏梢蛇,并不是說非得量大,實際上,是為了取其持續(xù)透絡的功效。輕用則如蜻蜓點水,重用方如水滴石穿。等到絡道漸漸疏通,筋脈就會自己柔順,疾病,往往就向著好的方向去了?!?/span> 這話后來在中醫(yī)界廣為流傳。 任老用烏梢蛇,還講究引經(jīng)。 上肢震顫的,配桑枝;下肢僵硬的,配牛膝;頭部震顫的,配天麻。烏梢蛇能帶著其他藥直奔病所。 中醫(yī)界都知道,任老治帕金森敢用重劑。烏梢蛇用到30克,有人覺得量大。 但這就是任老的風格,該輕則輕,該重則重。用藥如用兵,知己知彼,方能百戰(zhàn)不殆。 ![]() 任老還有個理論,叫絡病緩圖。 什么意思呢? 絡脈的病,不能急于求成。絡道細小曲折,藥力到達需要時間;瘀結(jié)陳久堅固,化解也需要過程。 所以他治帕金森,從不許諾速效,而是告訴患者,治病就像抽絲剝繭一樣,需要耐心。但只要方向?qū)α?,堅持下去,轉(zhuǎn)機肯定會有的。 “當我重用烏梢蛇時,這病就要好了。” 這話聽起來簡單,背后卻有深意。敢于重用,說明對病機認識透徹,對藥性把握精準,對治療充滿信心。 這種信心,往往能傳遞給患者。 這里頭的道理,就像我們開頭說的那樣: 你看帕金森的癥狀,肢顫不休,這是因為絡中瘀濁阻滯氣血,筋脈失養(yǎng)而妄動。 肌肉僵直呢?絡道閉阻,新血不生,筋肉失柔而攣縮。 運動遲滯呢?絡氣不通,筋脈失卻牽動力。 這些癥狀的根源,都指向一個核心,那就是絡閉。 所以,解決之道就在于“通絡以復筋脈之柔,透邪以止妄動之象”。 文章臨近尾聲,咱們再來看看烏梢蛇的作用: 它的走竄之性可破絡中瘀阻,解除僵直。它的揉筋之能可復筋脈之柔,停止震顫。它的透達之力可引氣血至筋梢,助力運動。 任繼學重用此藥,正是借透、柔、通三性,直擊絡閉筋僵的核心病機。 最后: 醫(yī)者意也,用藥,存乎一心。 治病若解結(jié),有的結(jié)需要慢慢松,有的結(jié)需要用力拉。帕金森的絡結(jié),屬于陳年死結(jié),非重劑不能撼動。 中醫(yī)治病,講究“理、法、方、藥”的統(tǒng)一。 理明則法定,法定則方出,方出則藥精,藥精則效至,效至則病愈。 帕金森的治療,從認識絡閉之理,到確立通絡之法,到創(chuàng)制含烏梢蛇之方,到重用烏梢蛇之藥,每一步都體現(xiàn)著中醫(yī)的思維。 所以,重度帕金森最怕烏梢蛇,不是說這藥有多神奇,而是它恰好對癥。 就像一把鑰匙配一把鎖,關(guān)鍵是要找對。 任繼學的貢獻,就在于他不僅找到了這把鑰匙,還敢于用力去開這把鎖。 治病如治水,疏通為上。 當醫(yī)理、藥性、經(jīng)驗三者合一時,頑疾也就不再頑固了。 ![]() ![]() 大家多多留言,投票下期的文章! 澤老師十分重視廣大粉絲、讀者尤其是那些被疾病困擾的患者意見。 希望大家積極留言提提建議,也可以大大方方的提出自己疾病相關(guān)的一些問題,澤老師都會認真閱讀! 大家大大方方的評論、提意見,澤老師有空一定回復。大家下期想看什么內(nèi)容,踴躍投票! 參考文獻: 引用方劑: |
|
|
來自: 新用戶63107313 > 《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