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歡聽故事,有什么隱患? 你好!我是精讀君,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概念,是「故事偏誤」。 故事偏誤指的是,用故事扭曲和簡化現(xiàn)實,排斥不合適編進故事的一切。 故事比事實更討喜,比邏輯更易理解。雖然人們往往愿意相信事實和數(shù)據(jù),卻容易被故事吸引。 作家喬伯里寫過一篇文章,文章說到,一輛汽車駛過一座橋,橋突然垮塌了。我們第二天,會在報紙上讀到什么? 我們會讀到倒霉蛋的故事,他坐在汽車里,他從哪里來,要駛去哪里。我們會獲悉他的生平:生在某處、長在某處、職業(yè)是什么。 如果他幸存下來,能夠接受采訪,我們會準確地聽到當橋轟然倒塌時,他是什么感覺。 荒唐的是,這些故事沒有一個是重要的。因為重要的不是那個倒霉蛋,而是橋梁設計。 問題具體是出在哪里?是因為材料老化嗎?如果是,是哪里的材料?如果不是,是橋受損了嗎?那么橋是怎么受損的?會不會是使用了一種從根本上錯誤的設計原理? 所有這些重要問題的麻煩是:不適合將它們編進一則故事里。 我們喜歡聽故事,不喜歡聽抽象事實。這是一種不幸,為了不重要的方面,重要方面被忽視了。這同時也是一種幸運,否則就只有非小說類圖書,而沒有小說了。 理解故事偏誤,我們要雙管其下。 一是,不要排斥非故事。并非所有重要事實和數(shù)據(jù),都能被編進故事。如果只偏好聽故事、看故事、用故事去理解事物,就容易產(chǎn)生偏見和盲點,降低認知深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