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到中年,才敢承認:生命本身,其實沒什么意義。你來過一場,走得悄無聲息,就像“春夢了無痕”。想得越多,越覺得空空蕩蕩,一切都仿佛一陣風。 可正因為無意義,才更該活得清醒。人活一世,不過是“各安天命”,但你要問:活著到底圖什么?或許不是意義,而是過程。正所謂“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慢下來,反而能看得更透。 這時候,你會明白:不是非要找到答案,才值得活著。活著,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嘗試。你笑一笑,哭一哭,和家人走一段路,已是人生最大的答案。 所以,別再去苦苦尋找生命的意義了。哪怕無聲無息地過完這一生,也值得你好好走完。就像那句老話:“世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01、五十知命,不過是認清自己的一生出生從來不是選擇,而是一場命運安排,“人生在世,如寄草木”。 年幼時不止一次想過:“為啥我不是生在城里人家?” 但怨歸怨,生活得繼續(xù),只能咬牙往前走。 那時候相信讀書能翻身,信心滿滿地喊著要改變命運。 班里誰沒說過長大要當科學家?那是我們最干凈的夢。 記得老師曾摸著頭說:“有志氣,好好讀,總有出路?!?/p> 可到了初中,才知道出路很貴,“寒門難出貴子”,并非空話。 家里實在供不起高中,我只能選個便宜的中專念下去。 人都說體制最穩(wěn),考進去就有“鐵飯碗”,我也信了。 結(jié)果等我畢業(yè),政策早變了,一紙文憑,空落落。 我轉(zhuǎn)戰(zhàn)東莞,又漂去深圳,工作只能靠雙手拼。 龍崗職介所那人說:“你這學歷,只能打螺絲?!?/p> 我提起自己曾是中專尖子,他卻笑說:“小伙子太年輕?!?/p> 這句“你還年輕”,聽著輕飄,卻像塊石頭砸在心口。 從那以后,我懂了,“千軍萬馬走獨木橋”,少有人過關(guān)。 科學家的夢碎了,生活把我磨成了最普通的那一類人。 歲月也沒放過我,鏡子里的人早已換了模樣。 “鬢已星星也,心卻不敢說老”,身體卻悄然衰敗。 理想也好,欲望也罷,到頭來都是“過眼煙云”。 年過五十,像翻篇的書,許多事都要歸零重來。 年輕時拼命,是想贏;現(xiàn)在惜命,是怕輸不起。 走到今天才明白,“人生若夢”,我們只是走了一遭而已。 02、活了一輩子,到頭來才知道,什么都留不住村里一位老先生,一生清貧,卻樂意教書育人,辦事操心,鄉(xiāng)親們?nèi)巳司粗亍?/p> 誰家有紅白喜事,總要請他去幫個忙,他說話有分寸,辦事有條理,是大家信得過的人。 晚年他寫了本傳記,想把這輩子的心血留下來,他說:“總得留點痕跡?!?/p> 可他沒想到,連兒子都不愿翻一頁,“有空還不如去地里幫我除草?!?/p> 他去世那天,村里人來了不少,前頭一陣哀痛,后頭照舊吃席喝酒。 本地的風俗,老人離世叫“喜喪”,喪事就是熱熱鬧鬧的辦完才算圓滿。 子孫張羅著辦酒席,掛彩燈、放鞭炮,“入土為安”,也就該翻篇了。 老先生走后一個月,兒子把他的遺物一收拾,傳記成了廢紙賣了。 人這一輩子,很多時候自以為的“意義”,其實別人根本不在意。 他兒子走得也早,后輩早去了南方打工,年年不歸,墳地沒人管。 “清明不歸,草木自生”,老先生墳上,荒草野蘑都長得歡實。 風吹來,有鳥鳴,有螞蟻搬家,有野花開了,也有草叢做窩的小生命。 從這兒看透了,生命是片段的,不是循環(huán),是被新生命接力的。 人死了,萬物生,一死一生,原本就不是為了誰記得你。 如果我們這場存在,換來一地生機,那也算“落紅不是無情物”。 所以,到中年我才懂,人生沒意義,但也不是白活一趟。 03、走到中年,才明白放下才是解脫小時候總想著,有仇必須報,“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心里裝著一筆賬。 但人過中年才懂,報復沒意義,那些傷你最深的人,日子也未必比你好。 一念放下,萬般皆空,你不再糾纏,日子反而自在,心也輕松了不少。 真正難的,不是房車存款,而是能不能把那些執(zhí)念慢慢放下。 很多煩惱,都是自己造的,“非得怎樣”,才把好日子過成了苦日子。 “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望這東西,一旦養(yǎng)大了,就會反噬生活。 有人說:“滿足了無聊,不滿足就痛苦,結(jié)局不過一場空?!?/p> 所以,放下才是智慧,越早認命,越能從簡單中看見福氣。 結(jié)語:人到中年才明白,有時候“生命的空白”,恰恰給了我們自由落筆的可能。 正因為沒有固定答案,每個人才可以賦予生活不一樣的色彩與活法。 當你不再執(zhí)著意義本身,就能卸下包袱,活在當下,清風自來。 人活一世,吃多少苦、受多少罪,回頭看,都是“過眼煙云”。 你能笑著面對,就是贏了,不必向誰證明,“苦盡未必甘來,心安就是歸處”。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們不過是在時間里走一段路。 死亡也并非終點,它像秋葉歸根,是自然的輪回,沉靜又從容。 所以說,生時坦蕩,死時無憾,才是真正走通了人生這一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