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個問題:老人為什么要幫忙帶娃? 其一,兒女的難處,幫一點是一點。 其二,帶娃的隔輩親,總是有一點。 其三,老人的價值,也會體現(xiàn)一點。 看起來,老人帶娃是有很多好處的,在促進關(guān)系的同時,又解決了兒女很多的煩惱。 事實上,總有一些老人,沒有考慮長久,或者沒有理順關(guān)系,幫了倒忙。 以下幾件事,很多老人以為是聰明,實則很掉價。
01 把錢都倒貼給一個兒女,其他兒女怨氣沖天:丟了養(yǎng)老本。 有幾個兒女的家庭,老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孫輩都帶好。 有兒有女的情況下,老人一般是帶孫子,而不是帶外孫。 有幾個兒子的情況下,老人帶頭孫,然后再考慮其他的孫子或者孫女。 幾個兒女的情況下,老人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去管一家?;蛘呖凑l家經(jīng)濟困難一些,就去多管一管。 老人一旦到了兒女家,肯定是 要花錢的。這日常的錢,是老人自己掏,還是兒女給,就沒有定論了。 有的老人,承包了兒女家一切開銷。特別是退休的老人,以為自己經(jīng)濟上不愁,就喜歡這樣。 也有一些兒女,看到老人手里有錢,費盡心思去套取。比方說,找一個投資的理由。 老人一旦把錢都給了一個兒女,那么自己很老了,走不動了,開銷不夠了,這是要所有兒女?dāng)偱赡?,還是一個兒女全部承包? 稍有不慎,幾個兒女就吵起來了。得不到好處的兒女,會憤憤不平,憑什么要贍養(yǎng)費?得到好處的,默不作聲,也不愿意把好處掏出來。 養(yǎng)老是靠自己的,兒女再孝順,都不能全靠。留下養(yǎng)老本,這是對所有兒女的公平,也是對自己負責(zé)。 02 把對兒媳女婿的情緒,轉(zhuǎn)嫁給孫輩:丟了德行。 大人之間,肯定會有摩擦。雞毛蒜皮的事情,也會成為爭吵的導(dǎo)火索。 有的老人,平時不敢和兒媳女婿頂嘴,就忍住。 到了接送孩子放學(xué),或者帶著孩子去公園的時候,就開始撒潑了,把對兒媳女婿的情緒,都丟給孩子。 更可怕的是,老人和兒媳吵架了,居然把孩子丟在半路,就不管了。 情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而孩子不諳世事。這不是為難孩子,起到了一種“倚老賣老”的示范? 萬一這老人對孩子不好,導(dǎo)致孩子生氣走丟,麻煩就大了。 萬一孩子被欺負后,又去兒媳女婿面前告狀,這家庭矛盾就迅速擴大。 退一萬步,不管老人多委屈,既然是帶娃,就應(yīng)該把責(zé)任擔(dān)起來。別讓孩子跟著委屈,或者受家庭的迫害。
03 把老家的房子賣了或者任其倒塌,以為可以跟兒女到老:丟了退路。 我的三大爺,去廣州幫助兒子帶娃的時候,就興沖沖地告訴鄰居:“我以后廣州定居了。” 三大爺把老家的房子賣掉,覺得以后不會回來,房子鎖起來是浪費。 過了五年,三大爺灰溜溜地回來了。另外租了房子住。 是的,孩子大了,去讀書了,不要老人時刻盯著。并且,三大爺沒有退休金,也找不到工作,整天的開銷都是兒子給,這兒媳就不答應(yīng)了。 類似三大爺?shù)那闆r,比比皆是。帶娃多年,還是要回到老家來的。 把老家的房子留下,讓鄰居管一管,也不是不可以。城里的房子,鎖起來就是了。 直到自己走不動了,徹底不要房子了,這才考慮賣掉房子,才是理智的。 同樣,農(nóng)村的老人,老家的田地,也不要荒蕪了。也許在以后用得著。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兒女家,不是自家,老人別糊涂。 04 把孫子當(dāng)兒子養(yǎng),什么都大包大攬,不讓兒女插手:丟了責(zé)任。 看過一個問題:長期被爺爺奶奶單獨帶著的孩子,怎么樣了? 答案有幾點:一是孩子和爸爸媽媽疏遠了,變成了陌生人;二是爺爺奶奶慣著孩子,變成熊孩子;三是孩子的教育缺失。 請記住,隔輩親,不能等于“隔代教、隔代養(yǎng)”。 幾代人的思想觀念,教育理念,是大不一樣的。 比方說,七零后在農(nóng)村的村小讀書,父母基本不管;九零后就多半是在城里讀書,父母要接送了;零零后,很多要去輔導(dǎo)班,學(xué)藝術(shù)等。 如果是五零后,教育零零后,肯定會在思維和觀點上脫節(jié)。孩子被當(dāng)成七零后教育。 現(xiàn)在,孩子在農(nóng)村上學(xué),多半是很苦的。尤其是留守兒童。 其實,爺爺奶奶長期管孫輩,兒女逍遙快樂,到處飄蕩,不見得兒女會感恩。一旦孫輩學(xué)壞了,兒女會把爺爺奶奶當(dāng)成仇人。 教育是父母的責(zé)任,也就是要兒女教育孫輩才對。 三字經(jīng)中說:“養(yǎng)不教,父之過?!?/p> 自古以來,隔代教育,不可取。應(yīng)該是代代相傳。
05 當(dāng)然,老人帶娃的時候,教唆孩子去占便宜;告訴孩子,未成年人不承擔(dān)責(zé)任;帶著孩子去麻將館;告訴娃,其父母多糟糕,其母親多惡毒等,都是很掉價的。 另外,老人對娃很不友善,不負責(zé)任,只是借助帶娃的名義,要兒女給錢,這就是假帶娃,也很掉價。 不管多大年紀,人要真聰明,不要小聰明。老人算計了兒孫,就是制造了內(nèi)耗,沒有必要。 要么拒絕帶娃,要么就全心全意帶娃,家人之間沒有什么 好算計的。 人老了,請在外修德,在家修福。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