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 組成:獨活15g,防風9g,細辛6g,秦艽10g,桑寄生24g,杜仲15g,牛膝15g,桂心9g,當歸9g,川芎9g,芍藥30g,干地黃18g,人參12g,茯苓12g,甘草6g。 學(xué)習此方應(yīng)該注意以下兩點: 1、此方結(jié)構(gòu),展示了祛風散寒、除濕通絡(luò)、柔和筋脈、益氣實衛(wèi)、養(yǎng)血調(diào)營、強筋壯骨合用的配伍形式,照顧了邪正兩個方面。 在祛邪方面,不僅考慮了風寒濕三氣應(yīng)該祛除出表,也考慮了組織結(jié)構(gòu)(筋脈)的攣急,基礎(chǔ)物質(zhì)(津血)的壅滯。 在扶正方面,不僅考慮了營衛(wèi)不足,三氣才得以乘虛而入;也考慮了肝腎虧損,三氣才得以留著兩經(jīng)所屬部位。方用人參、茯苓、甘草益氣,實其皮肉,當歸、地黃養(yǎng)血,充其血脈;白芍、甘草、牛膝、杜仲兼顧肝腎,柔和筋脈,強壯筋骨,用藥兼顧了皮、肉、脈、筋四個層次,結(jié)構(gòu)較為嚴密。 2、此方配伍的理論依據(jù),源于《素問·痹論》。 《素問·痹論》提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北痉郊磁潇铒L散寒除濕之品;《痹論》提出“在于脈,則血凝而不流?!北痉郊磁錅赝ㄑ}藥物;《痹論》提出“在于筋,則屈不伸,……凡痹之類,逢寒則蟲?!北痉郊磁洫毣?、防風、細辛祛風解痙,白芍、甘草柔肝緩急,所以本方是據(jù)軒岐之理配伍而成。 痹證的特點是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疼痛? 風、寒、濕留滯人體致氣、血津液運行不利引起的。故治療痹證,不僅要考慮祛風、散寒、除濕以祛外來之邪,尤應(yīng)注意使用活血之品使血脈暢通。本方既有祛風、散寒的獨活、防風、細辛,又有溫通血脈的桂心、當歸、川芎、牛膝,使風寒濕邪俱去,血脈暢通無阻,其痛自可逐漸向愈。 方中獨活、防風、白芍、甘草有解痙攣作用。如果坐骨神經(jīng)痛是因風寒濕邪留滯所致;可重用此四味增強緩解攣急作用。并適當加入附片、乳香之類,增強溫經(jīng)活血力量。 化裁: 三痹湯(《校注婦人良方》)即獨活寄生湯去桑寄生,加續(xù)斷,黃芪、生姜,有補虛宣痹功效。 治血氣凝滯,手足拘攣,風痹、氣痹等疾皆療。 有人病左臂不遂,后已痊平,而手指不便無力,試諸藥不驗,服此藥才半即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