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豚氣為古病名,是中醫(yī)臨床常見的疾病。最早見于《內經》,主要癥狀有氣從少腹上沖疼痛,上至心下或胸而沖咽喉,病發(fā)作時,痛苦難以忍受,病情反復,變化多端,治療頗感疑難。奔豚氣與現代醫(yī)學并無完全對應的疾病名稱,可能對應的疾病有焦慮癥、驚恐癥、胃食管反流病、腸易激綜合征、癔癥等。筆者分享一個曾患有30年之久而治療病情反復的奔豚氣患者,筆者應用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服3劑而愈。且有排病反應,供參考:患者,女,氣從心下向上竄逆,上沖咽喉,心下脹滿,驚慌不安,不能自已 ,伴有周身冷汗,持續(xù)數分鐘后,復如常人。面色黝黑,形體肥胖,平素急躁易怒,常感頭暈脹痛 ,耳鳴眼花,全身時有汗出,痰多色白,失眠多夢,納可,夜尿頻,大便干結,腰部冷痛 、僵硬 ??诖阶习?,舌暗紅、苔薄,脈沉細。追問病史,患者30多年前上山下鄉(xiāng),勞累 ,哺乳期受風寒濕邪,后覺膝關節(jié)疼痛,腰冷痛 、僵硬 ,在當地某三甲醫(yī)院診斷為風濕性關節(jié)炎,但治療較少。后來因驚恐之后 ,常覺有氣自心下上沖,胸脅脹痛,數分鐘后,自行緩解 。今年春天 ,突然感覺癥狀有所加重 ,發(fā)作較前頻繁 ,每天進食時都感到氣上沖 胸 ,發(fā)作時周身汗出 ,繼而復如常人 。日日反復 ,家人甚 為焦急。故到過數所三甲西醫(yī)醫(yī)院進 行 全 身 體 檢 ,無 明 顯 異 常 。后其家人陪同患者到中醫(yī)醫(yī)院治療(藥物不詳),療效不顯。辨證分析:此患者受風寒濕邪已久 ,三邪痹著于血脈 ,深伏于筋骨,氣血運行受阻。久而久之,消耗氣血 ,損傷肝腎 。肝腎兩虧,又受驚恐,乃致氣機逆亂,故上沖而發(fā)為奔豚。治 法:祛風寒濕 ,止痹痛 ,益肝腎 ,補氣血 ,兼以降逆氣 。方用獨活寄生湯,3劑,水煎服。2診:患者奔豚癥狀基本消失,連續(xù)3 d排出黑臭爛稀便 ,之 后二便復歸正常 。但覺口渴甚 ,失眠多夢 ,睡后易驚醒 ,汗 出多 。證屬氣陰兩虛 。治 宜 益 氣 養(yǎng) 血 安 神 ,滋陰清熱。方以酸棗仁湯合生脈散加減。3劑,水煎服。3診 :諸癥基本消除 ,飲食調理 。善后隨訪9個月,未再復發(fā)。治病求本是辨證論治的根本原則,此病奔豚是標,風寒濕痹是本。獨活寄生湯乃治風寒濕痹著已久,四肢屈伸不利,腰膝酸軟,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故此病例選用獨活寄生湯加減祛風濕,補肝腎,溯本求源,標本兼治,以達治病求本之目的。 |
|
|
來自: 經方人生 > 《許俊祥中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