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呀,說起“血栓”這玩意兒,真是個“悶聲發(fā)大財”的主兒,不聲不響地就能鬧出大動靜,哪怕你外頭看著活蹦亂跳,里頭可能早就埋下了“雷”。 你別看它小,真要鬧騰起來,比那老北京炸醬面還黏,比那北方冬天的寒風(fēng)還狠!今天啊,我不是來嚇唬你,是來“嘮”點掏心窩子的實話。 這“血栓”啊,有點像那村頭最會藏事兒的大爺,表面上笑呵呵,其實心里早盤算好了“堵你一把”! 而且你知道嗎?這血栓不一定非得等到你胸悶氣短、腦袋發(fā)懵的時候才露餡兒,它有時候,是從你腳趾頭開始“悄咪咪”提醒你。 腳不是萬能的,但它確實是血管健康的“前哨站”老話說得好:“頭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但你聽過沒:“腳涼不是病,涼著涼著就沒命?!?/p> 這不是嚇人,是經(jīng)驗。我們做醫(yī)生的,門診坐久了,最怕那種“沒事”的病人——“醫(yī)生,我就是最近腳麻點、走兩步腳背發(fā)脹,沒啥大礙”,結(jié)果一查:靜脈血栓,甚至肺栓塞前兆! 說白了,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也是血液循環(huán)的“最后一公里”。一旦這路上出了點問題,腳就最先“掉鏈子”。 而血栓,偏偏就喜歡在這“末梢”搞事情。它不像急性心梗、腦梗那樣來的轟轟烈烈,它是“臥底型”的,藏得深、動得慢,等你發(fā)現(xiàn)了,往往已經(jīng)成了“大事”。 那問題來了,腳上要是有啥異常,咱該怎么“識破”這血栓的“小算盤”呢? 別急,一步一步說,今天我們就來聊聊,腳部長這5種異常時,說明體內(nèi)可能已經(jīng)“有栓”了。 一、腳突然發(fā)涼,像掉進了冰水里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明明屋里開著暖氣,別人都說熱得不行,你卻覺得腳像泡在冰水里?穿兩層襪子都不頂用。 這很可能不是“體寒”,而是動脈被“栓子”堵住了! 人體下肢的動脈血流一旦受阻,供血減少,腳趾首先“叫苦”。特別是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早期表現(xiàn),就是腳發(fā)涼、怕冷,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走一段路就得停下來歇歇。 而這類病人,往往有“三高”背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血管內(nèi)皮受損,血液就容易像“早晨沒攪拌開的豆?jié){”一樣,濃稠,易凝。 血流一慢,一黏,血栓就來了。 二、腳背浮腫,按下去一坑一坑 有些人一到下午,鞋都穿不上了,脫了襪子腳踝一圈勒痕,按一下能“陷”進去,不彈回來。 這時候很多人會說:“哎喲,是不是腎有問題?”也有人說:“是不是心衰?”這些都可能,但你別忘了一個隱藏選項——深靜脈血栓(DVT)。 下肢靜脈血栓最愛找的,就是久坐、術(shù)后不動、孕婦、吸煙者,還有那些“血液粘稠度高”的人。 一旦深靜脈被血栓“堵”住了,血液回流不上來,就像水管被堵,水全憋在那頭,腳就開始腫了! 尤其是單側(cè)腫脹要警惕——兩只腳都腫,多半是全身性問題;一只腳腫得厲害,那可能就是“血栓在作祟”。 三、腳趾頭顏色變了,紅、青、紫、黑,像調(diào)色盤 正常腳趾該是什么顏色?淡粉色對吧?一旦它變了色,尤其是發(fā)紫、青黑、發(fā)紅發(fā)亮甚至發(fā)黑脫皮,那可得當(dāng)回事。 這不是“凍的”,也不是“曬的”,很可能是末梢血管被堵了。 血栓一旦掉進小動脈里,就像砂鍋里掉了顆石子——鍋還沒裂,飯先煮不熟。 有些患者會出現(xiàn)一種叫“藍趾綜合征”的情況,腳趾突然變青紫,甚至疼得受不了,這是因為微血管被脂質(zhì)斑塊或血栓堵塞。再不處理,腳趾組織就壞死了。 你別以為這是老年人才得的,現(xiàn)在三四十歲的年輕人,熬夜、抽煙、暴飲暴食,一樣中招。 四、腳發(fā)麻、刺痛,像被螞蟻咬 很多人一聽“腳麻”,第一反應(yīng)是“腰不好”。的確,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壓迫會讓腿腳麻,但別把所有鍋都甩給腰! 尤其是突發(fā)的麻木、像針扎一樣的刺痛,還帶點灼熱感,你得警惕:血栓可能已經(jīng)堵到下肢神經(jīng)供血的動脈了! 動脈缺血,神經(jīng)就“斷電”,信號傳遞不暢,就像你家的路由器突然沒網(wǎng),手機上立馬“嗡嗡”響。 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血管和神經(jīng)同時遭殃,“麻”感更明顯。 五、走一段路腳就痛,得停下來歇,歇完又能走 早年間有個老爺子,走著走著就得停,說“腳像被人拿刀劃一樣”,我們一查,果不其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合并血栓形成。 這種“走走停停”的病,叫做“間歇性跛行”。 一開始癥狀輕,走一兩公里才疼,后來發(fā)展到幾百米、幾十米,最后在家里“走幾步”都不行。再嚴重,連躺著都痛,夜里痛醒。 這是因為動脈被堵后,肌肉運動時供血跟不上,乳酸堆積,引發(fā)疼痛。 別等到腳變“死腳”才去醫(yī)院,那時候,保不住腳,也保不住命。 可操作建議:如何防范血栓從腳“冒頭”? 說了這么多,是不是有點后背發(fā)涼?別怕,血栓不是“天命”,而是可以防的“可控病”。 · 別久坐。坐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5分鐘,你不是樹,別一直“扎根”。 · 多喝水,稀釋血液。尤其是早上起床第一杯水,別偷懶。 · 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血栓的“三兄弟”,一個都不能放松。 · 戒煙限酒。尼古丁、酒精都是血管的“劊子手”,不戒,遲早“砍你一刀”。 · 適量運動。每天快走30分鐘,不用跑馬拉松,但得“動起來”。 · 穿彈力襪、抬高下肢。特別是做過手術(shù)、臥床的朋友,可以有效預(yù)防下肢靜脈血栓。 · 定期體檢,關(guān)注血脂、凝血功能指標(biāo)。別只看體重和肝功能。 寫在最后的話 你說血栓像個啥?我看啊,它就像那樓下的老貓,平時不聲不響,一旦餓急了,能把你家的魚缸都掀了。它不挑人、不挑時間,有時候就藏在你以為“沒事”的腳趾頭里。 腳,是你身體最遠的哨兵,也是最早的預(yù)警。別忽視它的小動作,那可能是全身大問題的“預(yù)告片”。 就像老中醫(yī)說的:“病從淺中醫(yī),禍從腳下起?!痹蹅儾慌虏?,就怕拖。發(fā)現(xiàn)問題,早查早治,血栓再“狡猾”,也能把它“逮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