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江蘇游·七里山塘街 文/旖旎 上有天堂,不知何樣,姑蘇城有山塘。 閑游街道,無限好風(fēng)光。 七里白堤遍逛,碧波漾、舟過橋梁。 柳梢吻,水中倒影,劃破浪花狂。 民居連會館,戲臺塔院,祠宇牌坊。 御碑亭,朝宗閣盡留芳。 繡扇點心滿目,古玩集、剪紙琳瑯。 茶廳憩,耳邊曲繞,千載韻悠揚。 2025.04.28 七里山塘街,又稱“白公堤”,位于蘇州古城西北角閶門外,東起渡僧橋,西至虎丘望山橋,長約7里,故稱“七里山塘街”,至今已有近1180年的歷史。是唐代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于825年主持修建的水陸并行古街。其以“河街相鄰”的格局聞名,現(xiàn)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大運河蘇州段遺產(chǎn)點,并被譽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山塘街歷史街區(qū),以山塘傳統(tǒng)風(fēng)貌為主題,集旅游、休閑為一體,充分展示山塘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典型的姑蘇水巷風(fēng)貌、鮮活的吳地民俗風(fēng)情。歷史上山塘街十分繁華,明代民歌《大九連環(huán)》唱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有西湖,蘇州有山塘,兩處好地方,無限好風(fēng)光”可見一斑。七里山塘從頭到尾,有山水、戲臺、寺院、祠宇、塔院、坊表、義局、會館、宅第、橋梁等等,沿街橋頭有七只貍貓石雕,所以又叫“七貍山塘”,而有案可查的古跡就有二三百處之多。但因漫長歲月的侵蝕,近代山塘已是衰敗不堪、滿目瘡痍。 河街并行,這條河叫山塘河在閶門與大運河相接,山塘河的開鑿和山塘街的修建,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這一帶成了熱鬧繁華的市井。蘇州百姓非常感激白居易,他離任后,百姓即把山塘街稱之為白公堤,還修建了白公祠,以作紀(jì)念。 自唐代以來它一直是商品的集散之地,南北商人的聚集之處。清乾隆年間,著名畫家徐揚創(chuàng)作的《盛世滋生圖》長卷(也稱《姑蘇繁華圖卷》),畫了當(dāng)時蘇州的一村、一鎮(zhèn)、一城、一街,其中一街畫的就是山塘街,展現(xiàn)出“居貨山積,行云流水,列肆招牌,燦若云錦”的繁華市井景象。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一回中也把閶門、山塘一帶稱為“最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fēng)流之地”。 街口的大牌坊,是一座石木混合結(jié)構(gòu)的牌樓,中間上面有巨大匾額,寫著“山塘勝跡”四個大字、另一邊寫“路接閶闔”。 街頭有個御碑亭,亭里有清乾隆帝壬午年(1762年)游江南時,御筆書寫的“山塘尋勝”石碑,在碑的另一邊是他所寫的詩文。 山塘景區(qū)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豐富,吳地文化氛圍濃郁, 兩岸民居鱗次櫛比,夾河相望,石橋垂柳、紅檻碧樹、畫舫綠波,一座座石橋、圓拱橋橫跨河面,河水在橋下悠悠地流淌,小船在河中搖蕩而過,泛起一條長長的水花,河邊的房子、樹木等倒映在水中,令人心曠神怡。山塘街上有很多傳統(tǒng)美食老店,有名牌大館子,也有價廉物美的小吃店、點心店、糖果店,有些還是百年老字號。在這條街上能夠嘗到梅花糕、海棠糕、赤豆糊糖粥等傳統(tǒng)小吃。而賣古玩、書畫、雕刻、剪紙、絲巾、蘇扇等民間工藝店也是比比皆是。 歷代文人墨客無不在此流連忘返,紛紛寫下贊美的詩句。如宋代詩人范成大就寫道: “柳暗閶門逗曉開,半塘塘下越溪回。炊煙擁柁船船過,芳草緣堤步步來。”千年的山塘街自建成以來,便以其秀麗的水鄉(xiāng)風(fēng)光成為旅游勝地。整個街道建筑精致典雅、粉墻黛瓦、疏朗有致,是蘇州古城風(fēng)貌精華之所在。 主要景點:御碑亭、唐少傳白公祠、朝宗閣、玉涵堂??、蘇州商會博物館?、通貴橋?、古戲臺、昆曲館?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