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前10位惡性腫瘤發(fā)病情況,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 ![]() CT檢查 ![]() 胃鏡檢查 ![]() B超檢查 (1)長期吸煙、飲酒或嚼食檳榔者; (2)有口腔黏膜病史或口腔衛(wèi)生狀況差者; (3)長期維生素A缺乏者。 臨床口腔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活檢等是篩查的“金標準”。一般人群臨床口腔檢查,每年2~4次;高危對象除臨床口腔檢查外,可增加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必要時活檢以明確診斷。 (1)EB病毒感染者; (2)一級親屬中有鼻咽癌家族史者; (3)長期居住在鼻咽癌高發(fā)地區(qū)(如華南地區(qū))者。 EBV相關(guān)抗體的檢測、鼻咽鏡檢查、增強MRI檢查等是篩查的“金標準”。對于高危人群,建議從30歲開始篩查。 (1)有放射線照射史或慢性炎癥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或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B超檢查、血常規(guī)、X線胸片或胸部CT是篩查的“金標準”。一般人群臨床體檢,每2~3年1次;高危人群臨床體檢,每年1次。 (1)有白血病家族史或血液疾病患者; (2)有苯或電離輻射接觸史者; (3)吸煙、酗酒或有腫瘤放化療病史者。 B超檢查、血常規(guī) 外周血涂片分類等篩查的“金標準”。高危人群臨床體檢,每年1次。 ![]() (1)長期暴露在紫外線或有毒化學物質(zhì)中者; (2)有皮膚癌家族史或慢性潰瘍者; (3)足底、掌心等易摩擦部位有痣者。 臨床皮膚檢查、活檢等是篩查的“金標準”。高危情況者由專業(yè)的醫(yī)師進行皮膚檢查,記錄顏色、大小、形狀或質(zhì)地的變化,必要時進行活檢。 最后,以上總結(jié)涵蓋了20種癌癥的高發(fā)人群,幫助識別潛在風險,便于早期篩查和預防。看前先收藏,看完轉(zhuǎn)給家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