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貼,來看一下香港佳士得2025春拍瓷雜專場的高古藝術板塊。鈞窯是眾多高古瓷玩家的最愛,無論是小巧玲瓏的泡泡碗,還是作為宮廷花器的數(shù)字鈞瓷,都是每一季拍場上的明星拍品。鈞窯也是近年來學術研究進步最大的窯口之一,這些年學界、藏家、拍行三方協(xié)力,使公眾對鈞窯的燒造年代,尤其是數(shù)字鈞窯器的燒造年代有了日漸清晰的認識,雖然還有部分老前輩堅信鈞窯北宋說,但拍行已普遍傾向于明初說。學術的澄清,并沒有讓這些鈞窯美器價值減損,數(shù)字鈞瓷依然是古陶瓷收藏的巔峰之作。本季香港佳士得春拍,有一件體量巨大的鈞窯天藍釉花口長頸大瓶,是鈞瓷中少見的大立件,也是鈞窯進入金中晚期后難得一見的精工之作,應是為特殊禮制性活動而訂制的高端器物。另有一件鈞窯「六」字款月白釉鼓釘三足水仙盆亦很精彩,兩件器物兩年前曾高價上拍,本次再現(xiàn)拍場估價有較大幅度下調(diào),喜愛鈞窯的朋友們不要錯過入手機會。另有艾斯肯納齊和十面靈璧山居舊藏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直徑超過40公分的元青花蓮塘紋折沿大盤、隋白梅瓶、深腹杯、耀州月白釉長頸瓶等精品值得特別關注。其他高古藝術一并附后,不另開帖,大家先睹為快。 — 高古瓷精選 — 929 金/元 鈞窯天藍釉花口長頸大瓶(250-400萬) 高63.5厘米 來源: 紐約蘇富比,2006年9月21日,拍品104號 出版: 秦大樹,《柏煊書齋·鈞窯》,香港,2017年,頁190-195,編號22及封面 ![]() ![]() 鈞窯在金代晚期制作開始步向草率,且一般不滿釉;本瓶制作精良,體大渾厚,且通體施釉,屬同時期難得一見的精品,有可能是為禮佛而特制的供器,為供奉而插花,如山西稷山馬村三號墓的南壁兩側屏,有類似花口瓶插滿花的雕刻。本瓶氣勢磅礴而不失優(yōu)雅,具時代特征,其藝術及研究價值不可言喻。同類的花口長瓶在汝州市出土過一對,現(xiàn)分別藏河南博物院和汝州市汝瓷博物館。本拍品經(jīng)牛津熱釋光測年法測試 (測試編號P106k43;2006年5月17日),證實與本圖錄之斷代符合。
948 明十四/十五世紀 龍泉窯青釉玉壺春瓶(400-600萬) 高33.3厘米 來源: 香港蘇富比,2003年10月26日,拍品49號 艾斯肯納齊舊藏,倫敦,編號EK188 十面靈璧山居舊藏,北美 展覽: 《中國青瓷展》,日本陶瓷協(xié)會,東京,1950年,79號
954 元 青花蓮塘紋折沿大盤(180-300萬) 直徑40.1厘米
930 元/明 鈞窯月白釉鼓釘三足水仙盆(150-250萬) 直徑19.7厘米 「六」字款 出版: 秦大樹,《柏煊書齋·鈞窯》,香港,2017年,頁230-233,編號32
937 隋 白釉梅瓶(100-150萬) 高30.2厘米 來源: 聯(lián)齋古玩號,香港(據(jù)標簽) 宋瓷,香港, 1992年12月
953 金 耀州窯月白釉長頸瓶(80-120萬) 高29.1厘米 出版: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The Masterpieces of Yaozhou Ware》,大阪,1997年,圖版103號 展覽: 山口縣立萩美術館 浦上記念館,萩市,1997年10月25日-12月21日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The Masterpieces of Yaozhou Ware》,大阪,1998年1月10日-2月22日,103號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瀨戶,1998年4月4日-5月10日
981 元 龍泉青釉刻云龍紋花口大盤(50-100萬) 直徑46.3厘米 來源: 日本私人珍藏
940 北宋 定窯帶蓋執(zhí)壺(50-80萬) 高21.7厘米 來源: 繼遠美術,香港(據(jù)標簽) 宋瓷,香港
955 北宋/金 耀州窯青釉刻萱草紋盤(40-60萬) 直徑18.8厘米 出版: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The Masterpieces of Yaozhou Ware》,大阪,1997年,圖版97號 展覽: 山口縣立萩美術館 浦上記念館,萩市,1997年10月25日-12月21日 大阪市立東洋陶磁美術館,《The Masterpieces of Yaozhou Ware》,大阪,1998年1月10日-2月22日,97號 愛知縣陶磁美術館,瀨戶,1998年4月4日-5月10日
939 元 鈞窯天藍釉紫斑盤(40-60萬) 直徑18.4厘米 來源: 藍理捷,紐約,約2002年 Nancy Cohn 及 Allan Katz 珍藏;紐約佳士得,2012年9月13-14日,拍品1402號 女史珍藏;香港蘇富比,2020年12月18日,拍品1008號
941 北宋 定窯刻蓮紋葵口碗(40-60萬) 直徑21.7厘米 來源: 日本私人家族舊藏,入藏于明治晚期至大正初期(1867–1925) 紐約佳士得,2013年3月22-23日,拍品1435號 女史珍藏;香港蘇富比,2020年23月18日,拍品1002號
989 南宋 龍泉青釉鳳耳瓶一對(30-50萬) 高17.3厘米
986 南宋 建窯兔毫盞(30-50萬) 直徑12.6厘米 來源: 淺野侯爵(1895-1969)舊藏 香港佳士得,2020年7月9日,拍品2812號 展覽: 1951年借展予東京國立博物館
950 南宋 龍泉青釉鬲式三足爐(30-50萬) 直徑13.3厘米 來源: 東京私人珍藏
985 金 定窯柿釉印游魚花卉紋碗(30-50萬) 直徑16.5厘米 來源: 《浮生閑趣》,香港佳士得,2018年5月30日,拍品2976號
980 隋 白釉深腹杯一對(30-50萬) 高7.8厘米 來源: 1999年購于日本
997 唐 三彩文官俑(20-30萬) 高70厘米 來源: 安思遠舊藏,紐約,入藏于2000年前 《錦瑟華年 - 安思遠私人珍藏 第四部分:中國工藝精品 ─ 金屬器、雕塑及早期瓷器》,紐約佳士得,2015年3月20日,拍品801號(圖一)
938 北宋 定窯白釉八方蓋瓶(20-30萬) 高16.2厘米 來源: 聯(lián)齋古玩號,香港(據(jù)標簽) 宋瓷,香港
933 南宋 龍泉窯青釉洗(20-30萬) 直徑12厘米 來源: 宋瓷,香港,2019年3月
934 北宋/金 懷仁窯油滴缽(18-26萬) 直徑11厘米 來源: 聯(lián)齋古玩號,香港(據(jù)標簽) 宋瓷,香港
932 北宋/金 鈞窰天藍釉圓盒(18-25萬) 直徑10.8厘米 來源: 紐約佳士得,2013年9月19日,拍品1278號(部分)
984 隋/唐初 青釉三系罐(15-25萬) 高12.2厘米 來源: 亞洲私人舊藏,購于1998年 倫敦蘇富比,2018年11月9日,拍品265號 紐約蘇富比,2022年3月23日,拍品297號
931 北宋 鈞窯天藍釉碗(15-25萬) 直徑18.5厘米 出版: 秦大樹,《柏煊書齋·鈞窯》,香港,2017年,頁118-121,編號2
991 宋 黑釉凸線紋尊(15-25萬) 直徑13厘米
982 明十五/十六世紀 龍泉窯青釉鏤空福壽雙全紋套瓶(12-20萬) 高23厘米 來源: 私人珍藏;紐約佳士得,2014年9月18-19日,拍品810號
993 金 霍州窯白釉玉壺春瓶(15-20萬) 高28厘米
979 唐 白釉壺(12-18萬) 高11.3厘米 來源: 1999年購于臺灣
987 南宋 建窯兔毫碗(12-18萬) 直徑12.2厘米 來源: 東京私人珍藏
988 南宋 龍泉青釉盤口膽瓶(12-18萬) 高16.3厘米
990 隋 相州窯青釉刻蓮花紋環(huán)足供盤(10-15萬) 直徑21.5厘米 來源: 1995年前購自京都
951 北宋/金 耀州窯青釉劃花嬰戲紋碗(10-15萬) 直徑12.6厘米 來源: 繭山龍泉堂 日本私人舊藏,購藏于1990年代
992 五代/北宋 邢窯白釉三足罐及蓋(8-12萬) 寬7.5厘米
— 其他高古藝術精選 — 974 遼 鎏金銅大日如來坐像(500-1000萬) 高21.6厘米 來源: 紐約蘇富比,2020年9月24日,拍品596號 出版: 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隋唐時代の金銅仏》,大阪,1993年,頁49,編號133 展覽: 大阪,和泉市久保惣紀念美術館,《隋唐時代の金銅仏》,1993年10月3-28日
1003 良渚文化 六節(jié)玉琮(260-400萬) 高18厘米 來源: 1991年于澳門入藏
1004 戰(zhàn)國早中期 白玉鏤雕龍鳳紋珮(100-150萬) 長9厘米 來源: 養(yǎng)德堂舊藏,臺北,入藏于1999 年以前 《養(yǎng)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香港佳士得,2017年11月29日,拍品2763號 出版: 鄧淑蘋,《群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08號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群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08號
975 唐 鎏金銅菩薩立像(80-150萬) 高22厘米 來源: 懷古堂,紐約,1996年 紐約私人舊藏;紐約佳士得,2022年3月25日,拍品743號 出版: 《懷古堂》,紐約,1996年春季,編號61 展覽: 懷古堂,紐約,1996年
998 西周早期 青銅舉父丁卣(75-120萬) 高21.8厘米 來源: 私人舊藏 John Sparks Ltd.,倫敦,1954年 H.G.W. Peters 舊藏 埃斯肯納齊,倫敦,1999年 John J. Studzinski (1956年生) 舊藏 埃斯肯納齊,倫敦,2014年 玫茵堂舊藏 《權命/征榮:吉金鑄國》,紐約蘇富比,2022年9月20日,拍品16號 出版: 埃斯肯納齊,倫敦,《Ancient Chinese bronzes from an English private collection》,倫敦,1999年,圖版8號 鐘柏生、陳昭榮及黃銘崇等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及器影匯編》,臺北,2006年,編號1911 吳鎮(zhèn)烽,《商周青銅器銘文暨圖像集成》,卷21,上海,2012年,編號12067
1002 齊家文化 玉璧(40-60萬) 來源: Bluett & Sons,倫敦,1973年 戴潤齋,紐約 《Informing The Eye Of The Collector: Chinese Ceramics And Works of Art From J.T. Tai & Co.》,紐約蘇富比, 2011年3月22日,拍品58號
1007 唐/宋 白玉雕吹笙樂人墜(40-60萬) 高3.7厘米 來源: 臺灣私人舊藏,入藏于1993年前 出版: 劉良佑,《古玉新鑒》,臺北,1993年,頁334
1001 東漢 青玉握豬一對(30-50萬) 長10.5厘米 來源: 養(yǎng)德堂舊藏,臺北,入藏于1995 年以前 《養(yǎng)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二)》,香港佳士得,2018年11月28日,拍品2783號 出版: 鄧淑蘋,《群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90號,頁238-239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群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90號
1036 漢 陶「飛馬」瓦形磚硯(20-40萬) 寬14.8厘米 來源: 田口米舫 (1861-1930) 舊藏 林朗庵 (1898 -1971) 舊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