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東東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猶太人 猶太人的故事呢,還得從老早老早以前,一個叫 “閃米特” 的游牧部落說起。 這個部落最早住在阿拉伯半島東邊,就是那老遠老遠的幼發(fā)拉底河的草原上。 話說在公元前 20 世紀的時候,有個叫亞伯拉罕的男人,他說自己聽到上帝召喚啦,于是就帶著族人開始了遷徙。他們翻山越嶺、穿過沙漠,最后到了迦南。那地方在當時看來,簡直就是個寶地,就在現(xiàn)在巴勒斯坦那一片。迦南在地中海東岸,是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也能說是個 “中心地帶”。當時這兒的原住民叫 “迦南人”。 當時這兒的原住民叫 “迦南人”,而亞伯拉罕和他的族人,后來被叫做 “希伯來人”。 希伯來人到了迦南后,都驚呆了,這兒簡直就是流著奶和蜜的 “極樂凈土”。 一、圣經(jīng)里的埃及故事。 亞伯拉罕有兩個兒子,大兒子以實瑪利是他和侍女所生,后來的阿拉伯人就是他的后代。小兒子以撒是他和正妻生的,這一支就成了現(xiàn)在的猶太人。 因為這種 “嫡庶” 關系,猶太人就覺得自己比阿拉伯人高一等,有了優(yōu)越感。后來以撒成家立業(yè),生了個兒子叫雅各。 根據(jù)《舊約圣經(jīng)》記載,雅各有一回跟天使摔跤,不小心扭傷了腳筋,所以打那以后猶太人就有了不吃動物腳筋的習慣。雅各跟天使比試完后,就取了個新名字叫 “以色列”,這個新名字也成了他后代引以為傲的稱號。后來,自從亞伯拉罕帶著族人搬到迦南,這兒的天氣就越來越差。到了雅各這一代,迦南連年干旱,饑荒不斷,根本沒法住人了。 于是在公元前 17 世紀,雅各又帶著族人向南遷徙,這次他們到了埃及。當時埃及被來自西亞的喜克索斯人占領,他們成了這片土地的新主人,原來的埃及統(tǒng)治者被趕到一個小角落里,日子過得可憋屈了。然后呢,喜克索斯人熱情地接待了這些遠道而來的希伯來人。因為雅各已經(jīng)改名叫以色列了,所以他們也被叫做 “以色列人”。 所以他們也被叫做 “以色列人”。從這以后,雅各就在這兒安了家,還娶了好幾個老婆,生了十二個兒子。這十二個兒子的后代,后來就慢慢變成了以色列的 “十二支派”。 喜克索斯人也大方,給這些以色列人選了一塊肥沃的土地,讓這一大家子安頓下來。后來以色列人靠著天生的聰明才智,在古埃及的政商界混得風生水起。雅各的第十一個兒子約瑟更是一路高升,最后居然當上了埃及的宰相。就這樣,以色列人在埃及安居樂業(yè)了四百多年,不斷繁衍,成了一個人口眾多的大民族。 二、重返巴勒斯坦之路。 故事說到以色列人在埃及的那段日子。那時候埃及正經(jīng)歷一場大變革。 那時候埃及正經(jīng)歷一場大變革。公元前 1580 年,埃及出了個國王叫雅赫摩斯一世,他帶領埃及人推翻了外來的西克索人的統(tǒng)治,奪回了家園,還建立了埃及第十八王朝。隨著埃及國力越來越強,以色列人的處境卻越來越糟。沒了西克索人的保護,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日子可難過了。 而且因為以色列人數(shù)量太多,又不愿意放棄自己的傳統(tǒng)和信仰,所以埃及人就越來越不滿。從雅赫摩斯一世開始,埃及的法老們對以色列人的態(tài)度就越來越強硬,還把他們當成廉價勞動力,使勁壓榨。特別是到了拉美西斯二世的時候,法老甚至下令,把所有以色列出生的男嬰都扔到尼羅河里。 把所有以色列出生的男嬰都扔到尼羅河里,打算從根兒上消滅這個民族。就在這生死關頭,以色列人里出了個領袖叫摩西,他跟族人說:“上帝說了,我們得離開這個受苦的地方,回到祖先的家園迦南去尋找自由?!?nbsp; 于是在公元前 13 世紀,摩西就帶著一群幸存的以色列人開始逃亡。不過這條路比他們想得難多了,一走就是四十年。在這段漫長的旅途中,以色列人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強,而且在這個時候,他們初步形成了以一神思想為基礎的 “猶太教”,他們堅信自己的上帝是獨一無二的。后來歷經(jīng)無數(shù)磨難,以色列人終于到了迦南的南部。 以色列人終于到了迦南的南部,這片在他們心里流著奶與蜜的 “應許之地”。經(jīng)歷了在埃及的苦難歲月,他們終于明白,寄人籬下不是長久之計,只有自己武裝起來,建立自己的國家,才能真正過上好日子??墒沁@片土地對他們來說已經(jīng)陌生得像異鄉(xiāng)了,他們不知道這幾百年來迦南經(jīng)歷了啥變化,也不知道現(xiàn)在是誰在統(tǒng)治這兒。 為了弄清楚情況,摩西從十二個支派里各挑了一個精明的年輕人,組成了十二人的偵察小組,讓他們先進入迦南打探情況。當時的迦南被亞衲人、西臺人和迦南人等等不同民族分著,他們互相沒啥聯(lián)系,就為了土地所有權(quán)經(jīng)常打架。這十二個偵察員花了一個多月時間。 這十二個偵察員花了一個多月時間,走遍了迦南各地,然后回來跟摩西報告說,迦南的土地真的特別肥沃,遠不是老一輩說的那么干涸。以色列人聽了都摩拳擦掌,準備為這片當初的應許之地全力出戰(zhàn)。在進攻之前,以色列人對迦南南部的一部分土地進行了初步分配,把從亞嫩河谷以南到黑門山以北的這片區(qū)域,劃給了流便、迦得和瑪拿西這三個支派。 這么做一方面是怕主力進攻的時候,后方被敵人偷襲,另一方面也能保護留下來的老弱婦孺。不過問題也來了,以色列人因為沒有強有力的軍事領導者,沒有統(tǒng)一的編制,而且各個支派只聽自己首領的,互不干涉,所以他們雖然滿腔熱血。 所以他們雖然滿腔熱血,但是第一次進攻迦南還是失敗了。后來摩西登上了毗斯迦山,望著約旦河對岸富庶的迦南土地,心里滿是惆悵。他知道自己沒法再帶著族人踏上這片土地了,感覺自己這一輩子就要在約旦河這邊畫上句號了。于是他選了來自以法蓮支派的領袖約書亞,把沒完成的遺愿托付給他,讓他以后帶領族人渡過約旦河,回到他心心念念的迦南。 摩西去世后,約書亞終于接過了領導權(quán)。他吸取了教訓,這次沒輕舉妄動,而是派了兩個密探潛入耶利哥城搜集情報。準備充分后,以色列人成功攻下了耶利哥城,占領了進入迦南的先頭陣地。 占領了進入迦南的先頭陣地,為下一步行動開了個好頭。這時候,他們心里就開始琢磨,要怎么在迦南開始新生活了。不過,迦南的其他民族一看形勢不好,就放下彼此的仇怨,決定聯(lián)合起來對抗以色列人。 就這樣,一場打了十多年的戰(zhàn)爭正式爆發(fā)。最后以色列人終于打敗了迦南聯(lián)軍,成功回到這片土地,還入主了中心地帶的所有城邦。這時候約書亞已經(jīng)老了,于是他把迦南的土地分給了十二個支派,讓他們各自為戰(zhàn)。約書亞去世后,被安葬在自己支派的土地上。他用一生的努力,給摩西和所有以色列人交了一份不負眾望的偉業(yè)??墒窃诩s書亞之后,好久都沒再出現(xiàn)一個。 好久都沒再出現(xiàn)一個能統(tǒng)一各個支派的核心人物,于是以色列人又回到了松散的自主聯(lián)盟狀態(tài)。就在這時候,有一支自稱是海上民族的非利士人,從西南方開始入侵迦南。他們來勢洶洶,還逐步占領了以色列人的大片土地。這下,以色列人又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時刻。 三、掃羅王與大衛(wèi)之劍。 公元前 11 世紀,一支厲害的非利士人從西南方入侵迦南。為了抵抗這個強敵,十二個支派的首領聚在一起商量辦法。最后他們一致決定,要建立一個統(tǒng)一的君主制國家,團結(jié)起來對抗非利士人。就這樣,以色列人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聯(lián)合王國,來自便雅憫支派的掃羅被選為第一任國王。 來自便雅憫支派的掃羅被選為第一任國王,從這時候起,以色列王國時代的大幕就拉開了。掃羅剛當上國王,就馬上著手組建了一支由十二個支派精英組成的軍隊,還親自帶兵對抗非利士人。憑著他的軍事才能,后來成功打敗了非利士人,穩(wěn)定了西南邊境的局勢。但是掃羅可沒放松警惕,因為在迦南的其他邊境,還有來自北方的瑣巴人和東面的摩押人,趁著以色列忙著西南邊的戰(zhàn)事,不斷侵占迦南的土地。 于是掃羅決定展開新一輪征戰(zhàn)。后來他南征北戰(zhàn),經(jīng)過多年努力,成功收復失地,還對邊境地區(qū)進行了整治和鞏固。所以在掃羅的帶領下,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開始在中東地區(qū)崛起。 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開始在中東地區(qū)崛起,成了當時一個強大的國家。隨著戰(zhàn)事平息,掃羅也開始發(fā)展經(jīng)濟。當時埃及是各地的貿(mào)易集散地,所以從迦南到埃及的陸路商道,就成了以色列商人的必經(jīng)之路。可是這條商道上危險重重,當時有一批亞瑪力人散布在這條商路上,靠打劫來往商旅為生。而通往埃及的水路被腓尼基人控制,這些腓尼基人不僅和以色列人關系不好,還經(jīng)常趁機抬高過路費,可把以色列商人害苦了。 于是以色列商人紛紛向掃羅求助。掃羅考慮到腓尼基人在海上優(yōu)勢太大,所以決定集中力量打擊陸路上的亞瑪力人。 集中力量打擊陸路上的亞瑪力人。后來經(jīng)過一場激烈戰(zhàn)斗,亞瑪力人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以色列的商道從此安全多了,國家經(jīng)濟也跟著繁榮起來。隨著國家變強,以色列人的國家意識逐漸增強,他們不再是以前那種松散的部落聯(lián)盟了。 可是這股強盛的勢頭,因為掃羅晚期的一場意外徹底改變了。那是在一次和非利士人的戰(zhàn)斗中,一個來自猶大支派的牧羊少年大衛(wèi),憑著一把投石器,打敗了非利士人的巨人戰(zhàn)士歌利亞。然后非利士軍隊一下子就潰敗了。這之后,大衛(wèi)的事跡迅速傳遍全國,甚至有民眾專門為他寫了一首歌謠,其中一句是這么唱的:“掃羅殺死千千,大衛(wèi)殺死萬萬”。 這句話可深深刺痛了掃羅的自尊心。大衛(wèi)名聲大噪,這讓掃羅越來越不安,他心里的妒忌和權(quán)欲開始膨脹。所以他決定除掉這個年輕的威脅??墒菕吡_的長子約拿單卻和大衛(wèi)成了好朋友,甚至把他當親兄弟對待。 更讓掃羅心煩的是,他的小女兒米甲還愛上了大衛(wèi),最后嫁給了他。掃羅不敢公然殺大衛(wèi),于是就設下重重陷阱,想暗中除掉這個年輕人。但是大衛(wèi)每次都能化險為夷、絕處逢生。有一次,掃羅派人夜里偷襲大衛(wèi),但是大衛(wèi)在米甲的幫助下,成功連夜逃脫。掃羅對大衛(wèi)的逃亡特別憤怒,發(fā)誓一定要抓到他。 發(fā)誓一定要抓到他。這種執(zhí)念慢慢成了掃羅的心魔,他變得越來越暴虐??墒蔷驮趻吡_到處找大衛(wèi)的時候,非利士人又入侵迦南了。這次他們集結(jié)了所有力量,打算一雪前恥。掃羅雖然一門心思追殺大衛(wèi),但是面對國家危機,還是身先士卒,帶著他的大兒子們親自上陣。但是這次掃羅輸?shù)煤軕K,在非利士人的猛烈攻擊下,掃羅和他的三個兒子都戰(zhàn)死沙場。 后來,非利士人把掃羅釘在墻上梟首示眾。到這兒,掃羅王朝正式宣告結(jié)束。四、耶路撒冷的背叛。掃羅一死,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一下子就亂了,沒了主心骨。那到底該誰繼承這個王位呢? 那到底誰才該繼承這個王位呢?各個支派就開始吵個不停。南方的猶大支派第一個站出來宣布,要擁立他們的英雄大衛(wèi)當國王??善渌筛究床簧线@個決定。那時候大衛(wèi)名義上是 “猶大之王”,但實際上,他不過是盤踞在約旦河西邊希布倫地區(qū)的一個地方領袖罷了。 與此同時呢,掃羅的四兒子伊施波設,在押尼珥將軍的保護下,逃到了約旦河東邊的瑪哈念地區(qū),還被人擁立成了國王。 可他也沒得到其他支派的認可。伊施波設這人性格懦弱,就是個傀儡國王,真正掌握大權(quán)的其實是押尼珥。押尼珥甚至霸占了掃羅的妻子,想通過這種方式鞏固自己在王室的地位,為以后廢掉伊施波設、自己當國王做準備。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一個國家里怎么能有兩個國王呢?所以,大衛(wèi)和伊施波設之間,為了爭奪合法的王位,爭斗越來越激烈,后來還演變成了一場同族之間互相殘殺的內(nèi)戰(zhàn)。 接著,大衛(wèi)靠著他過人的智慧和實力,最后打敗了伊施波設。押尼珥本來想向大衛(wèi)投降,可卻被大衛(wèi)的外甥約押給除掉了。伊施波設的兩個軍官一看大勢已去,為了討好大衛(wèi),居然暗殺了伊施波設,還把他的腦袋獻給了大衛(wèi)。 但大衛(wèi)可沒被這種賣主求榮的行為打動,他派人好好安葬了押尼珥和伊施波設,還下令處死了那兩個背叛主人的軍官。其實對大衛(wèi)來說,他已經(jīng)穩(wěn)操勝券了,伊施波設是死是活已經(jīng)不重要了,畢竟伊施波設還是他妻子的弟弟。 從古到今,叛徒都沒有好下場。隨著伊施波設的死,掃羅王朝徹底滅亡了,大衛(wèi)的聲勢也越來越大。其他支派看到大衛(wèi)這么仁義地對待敵人,就慢慢開始接受大衛(wèi)的王位了。終于在公元前 1005 年,大衛(wèi)正式登基,成了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的第二任國王,開創(chuàng)了 “大衛(wèi)王朝”。 大衛(wèi)登基以后,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quán),他把都城定在了耶路撒冷。那時候這座城市由耶布斯人掌控,他們既不屬于北方支派,也不屬于南方的猶大支派。大衛(wèi)選在這里當都城,是想向外界表明,聯(lián)合王國是公平公正的,他不會偏袒任何一個支派。雖然耶布斯人拼了命地抵抗,但還是擋不住大衛(wèi)的進攻。大衛(wèi)很輕松地就拿下了耶路撒冷,然后還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把這座原本不起眼的小城,變成了富麗堂皇的王宮。 沒過多久,非利士人聽說以色列出了個新國王,還是當年那個打敗巨人歌利亞的牧羊少年,他們一下子就氣壞了,開始集結(jié)大軍,打算再次入侵以色列。他們也想試探一下這個新國王的實力,還希望能阻止以色列再次統(tǒng)一。大衛(wèi)面對來勢洶洶的非利士人,采取了防守反擊的策略。 雙方在巨人谷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zhàn)斗,最后大衛(wèi)用計打敗了非利士軍隊。接著以色列人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一下子就把非利士人趕出了國境,還收復了失地。 從那以后,大衛(wèi)又接連平定了其他入侵的勢力,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的領土一度擴張到了兩河流域。可到了大衛(wèi)晚年,王室內(nèi)部出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丑聞。他的大兒子暗嫩王子,居然強行玷污了自己的異母妹妹(他瑪公主)。大衛(wèi)知道這件事后特別生氣,但他卻沒有懲罰暗嫩,這也為后來的災禍埋下了隱患。 大衛(wèi)的不公平,讓他的三兒子押沙龍(他瑪公主的親哥哥)心里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那時候押沙龍對父親充滿了怨恨,就開始暗中籌劃著反叛父親。兩年后,押沙龍設下鴻門宴,趁機除掉了他的眼中釘 —— 大哥暗嫩。但隨后他就開始逃亡了。 過了沒多久,押沙龍又向大衛(wèi)表達了悔意,說希望能重新回到父親身邊。大衛(wèi)特別寵愛這個兒子,最后就答應了他的請求??裳荷除埢貋硪院螅烷_始暗中拉攏人心,慢慢地在民間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越來越多的人都站到了他那一邊。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勢力越來越強大,最后他決定起兵包圍耶路撒冷,想推翻父親大衛(wèi)的政權(quán)。大衛(wèi)沒辦法,只能倉惶出逃。押沙龍占領耶路撒冷以后,還公然占有了大衛(wèi)的嬪妃,還向天下宣布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王位??删退氵@樣,大衛(wèi)對押沙龍還是充滿了父愛,一點也不恨他。 后來,忠于大衛(wèi)的勢力開始反攻耶路撒冷,大衛(wèi)甚至叮囑部下千萬不要傷害自己的兒子。最后,這場父子相殘的戰(zhàn)爭,以大衛(wèi)奪回耶路撒冷結(jié)束,押沙龍在逃跑的時候被約押刺死了。當勝利的消息和押沙龍的死訊一起傳來時,大衛(wèi)傷心極了,他痛哭著說:“我的兒子押沙龍?。 薄拔液薏坏萌ヌ婺闼腊?!”“押沙龍啊,我的兒子啊!” 經(jīng)歷了喪子之痛后,大衛(wèi)終于醒悟了。為了避免更多的兄弟相殘,他宣布立小兒子所羅門為太子??纱笮l(wèi)的四兒子亞多尼雅卻不高興了,他覺得按順序,合法的繼承權(quán)應該是自己的,怎么能輪到所羅門呢? 于是亞多尼雅就開始暗中籌劃,一場太子之爭又悄悄開始了。到了大衛(wèi)晚年的時候,王位繼承的問題又冒出來了。亞多尼雅在一幫支持者的擁護下,公然宣稱自己作為大衛(wèi)的長子,理應繼承王位。但實際上他這是在逼宮,想讓大衛(wèi)退位,立自己為太子。可大衛(wèi)不為所動,他早就決定讓所羅門繼承王位了。所以他支持所羅門那一派趕緊行動,馬上安排了正式的 “受膏儀式”。然后,在震耳欲聾的 “所羅門萬歲” 的歡呼聲中,只有十七歲的所羅門正式繼承了王位,成了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的第三任國王,大衛(wèi)就退居二線,成了太上皇。 亞多尼雅雖然心里不服氣,但也知道自己沒機會翻盤了,就去找所羅門認錯,所羅門當時也原諒了這個異母哥哥??蓹?quán)力這東西,一旦沾染上就很難放下。后來,亞多尼雅向所羅門提出要求,想要大衛(wèi)生前的一個婢女。實際上他是想借此向世人暗示,雖然所羅門是國王,但自己作為長兄,地位還是在所羅門之上。在當時以色列的傳統(tǒng)里,國王的婢女被看作是妻妾的一部分,亞多尼雅的要求明顯就是挑釁。這一次所羅門沒再寬恕他,找了個理由,就下令把亞多尼雅處死了。 所羅門不僅繼承了父親大衛(wèi)打下的廣闊領土,也繼承了大衛(wèi)的智慧和謀略。在國內(nèi),他把十二支派劃分成了十二個行政區(qū),每個區(qū)都由國王任命的總督管理,這樣就能更好地加強中央集權(quán)。而且他還在大衛(wèi)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建了耶路撒冷。他花了七年時間建造了第一圣殿,讓耶路撒冷成了猶太教的圣城和禮拜中心。 所羅門不僅在國內(nèi)加強了自己的統(tǒng)治,還積極地對外傳播猶太教,這也讓猶太教成了以色列乃至周邊地區(qū)的主流宗教。在對外方面,他通過聯(lián)姻的方式和鄰國建立了友好關系,同時還加強了軍隊力量,組建了戰(zhàn)車兵和騎兵,保證了國家版圖的完整。 在商業(yè)貿(mào)易方面,所羅門也很有一套。他全力推動貿(mào)易發(fā)展,以埃拉特港為基地組建了船隊,開辟了以色列的海上貿(mào)易之路。這些以色列船隊的足跡,遍布紅海、地中海,甚至遠到非洲等地。在所羅門統(tǒng)治的四十多年里,以色列國力強盛、商業(yè)繁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他和父親大衛(wèi)的執(zhí)政時期,成了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歷史上無與倫比的黃金時代。 俗話說 “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輝煌了幾十年后,也不可避免地走了下坡路。在所羅門統(tǒng)治晚期,因為他長期大興土木,讓當時的國民承受了很重的徭役和稅款。 所羅門去世以后,一些大臣向他的兒子羅波安建議減稅,來消除國內(nèi)的不滿情緒??闪_波安沒聽這個建議,結(jié)果長期積累的矛盾終于爆發(fā)了。公元前 930 年,北方的十個支派在埃及的支持下,宣布脫離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成立了一個新的國家,還沿用了以色列的國號,把首都定在了撒瑪利亞(在巴勒斯坦地區(qū)中部)。 就這樣,以法蓮支派的 “耶羅波安” 被擁立為新國家的國王。而南方的猶大和便雅憫兩個支派,繼續(xù)支持 “羅波安”,還成立了猶大王國,把首都定在了耶路撒冷。從這以后,以色列聯(lián)合王國經(jīng)過 120 年的時間,宣告結(jié)束,正式分裂成了兩個國家。 公元前 721 年,北方的以色列王國被亞述帝國的薩爾貢二世攻陷了,就這樣,存在了兩百多年的王國滅亡了。之后,薩爾貢二世把很多外來移民遷到了撒瑪利亞,這些移民和當?shù)氐囊陨腥嘶煅s居,形成了今天的撒瑪利亞人。不過,那些不愿意當亡國奴的以色列人就四處逃亡,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南方的猶大王國因為地處丘陵,易守難攻,所以最后幸存了下來。后來,為了民族的生存,他們只能向亞述稱臣納貢,來保住表面上的獨立??删退氵@樣,猶大王國最后還是沒能逃脫滅亡的命運。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了耶路撒冷,猶大王國就滅亡了。尼布甲尼撒二世下令把耶路撒冷洗劫一空,還分三次把猶大王國的大批百姓、工匠和王室成員,押解到了巴比倫,這段歷史被叫做 “巴比倫之囚”。耶路撒冷在這場災難中也變成了一片廢墟。 幾十年后,直到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滅掉了新巴比倫王國,這些猶太人才得以回到耶路撒冷重建家園。從那以后,耶路撒冷被稱為 “猶大省”,這里的人也先后成了希臘和羅馬帝國的臣民。所以說,希伯來人、以色列人、猶大人和猶太人,其實都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稱呼。 后來,從公元 66 年開始的一百多年里,猶太人先后兩次發(fā)動了起義,反抗羅馬帝國的殖民統(tǒng)治,但最后都失敗了。起義失敗后,幾十萬猶太人遭遇了不幸,幸存者也被迫流亡他鄉(xiāng)。猶太人從這時候開始了長達近兩千年的大流散,他們流落到了世界各地。直到 1948 年 5 月 14 日,猶太人才終于成功復國,這就是今天世界地圖上的以色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