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嫁衣裳漢朝穿,唐享隋運三百年。意思是說,秦始皇歷盡艱辛統(tǒng)一了中國,沒想到短短十幾年光景就二世而亡,客觀上為大漢四百年的大一統(tǒng)基業(yè)做了嫁衣;隋文帝結束了中國魏晉南北朝以來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建立了大隋,不曾想,僅僅過了三十多年也二世亡國,最后,讓唐朝享受了近三百年一統(tǒng)天下的風光。隨后,中國又陷入了五代十國的大分裂,直到趙匡胤的出現(xiàn)。
關于大漢,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聽評書,講到劉邦押送勞役到長安,眾人逃逸,按律當斬,被逼無奈,劉邦登臺振臂高呼:“前面就是芒碭山,你我攜手共進!”由此,漢高祖芒碭山斬蛇起義,歷經(jīng)四年楚漢相爭,項羽烏江自刎,最終開創(chuàng)了漢朝四百年江山。
芒碭山,地處河南商丘南部的永城市芒山鎮(zhèn),可以說是大漢朝的發(fā)源之地,受小時候聽評書的影響,印象中,芒碭山山高林密,漢高祖指揮雄兵百萬與敵人周旋,猶如毛偉人井岡山反圍剿一樣。芒碭山究竟是何面目,猶如藏在深閨中的少女,始終對自己蒙著神秘的面紗。
同事老陳,對芒碭山很感興趣,相約同游。周日起了個大早,草草吃過早飯,便驅車進發(fā)。

車到芒山鎮(zhèn),直接開到了鎮(zhèn)西的漢興園。漢高祖斬蛇塑像是園中的標志性景點,園子是后世子孫為紀念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開創(chuàng)大漢王朝而建的祭祖圣地,同時也展現(xiàn)了大漢政治、經(jīng)濟、文化、農(nóng)耕等方面的輝煌成果。漢高祖劉邦做沛縣泗水亭亭長的時候,為縣里押送一批勞役去長安驪山修陵。眾人逃逸,按律當斬,劉邦干脆將剩余人放掉,僅帶十多個愿意跟隨者向芒碭山進發(fā)。路遇蟒蛇擋道,拔劍將蛇斬斷。后面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見一老太啼哭,何故?曰:“我兒白帝,變成蛇橫在路上,被赤帝的兒子殺了?!闭f完突然就不見了,消息傳開,跟隨劉邦的人越來越多,也就更加敬畏他。
為紀念先帝,漢文帝時期在芒碭山漢高祖隱居處建了高祖廟,立了漢高祖斬蛇碑?,F(xiàn)斬蛇碑早已不存,后明代在原碑處重立了一塊,刻有“漢高祖斬蛇之處”幾個大字。因年代久遠且保護不善,碑文殘缺不全,一九八三年,又仿照明碑重立新碑。為保護新碑,還建了一個仿古六角亭,古樸典雅。
關于劉邦斬蛇的故事,還有一個神話傳說:說是劉邦斬的不是蛇而是白蟒,劉邦斬蛇前,白蟒說:“你欠下的賬總有一天要還的。你斬了我的頭,我就篡你的頭;斬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眲钜粍Π寻昨恼虚g斬為兩段。所以西漢傳到平帝,白蟒轉世投胎王莽,毒殺漢平帝,篡漢為新。后經(jīng)光武中興,平滅了王莽,才又恢復了漢室,建立了東漢王朝。而東西漢恰巧各傳200來年。這便是“高祖斬蛇,平帝還命”的傳說。
芒碭山,并不是一個峰巒起伏峰峰相連的整體山脈,而是分為幾個孤立山峰散落在芒山鎮(zhèn)的四周。游芒碭山最有看頭的是西漢梁國王陵墓群,墓群集中在鎮(zhèn)東的峰谷之間,幾分鐘的車程。梁國,西漢時期的諸侯國,位于今河南省東部,山東省南部,占據(jù)河南開封至山東泰安之間的領地,都城設在睢陽(商丘睢陽區(qū))。經(jīng)過多年經(jīng)營,梁國成為西漢最強大的封國,珠寶玉器多于京師,面積最大時擁有四十八城,其皇家園林梁園規(guī)模宏大、景色秀麗,吸引豢養(yǎng)了許多文人士子,后世李白也因寫下《梁園吟》而名噪一時。

午飯后來到梁孝王陵,入園拾階而上,石階約有三百,盡頭便是梁孝王殿。高高的臺階之上,殿宇巍峨,殿內塑有梁孝王與李王后像,儀態(tài)威嚴,肅然起敬。梁孝王劉武是漢高祖劉邦之孫,漢文帝劉恒之子,因平叛“七國之亂”有功,差點當了皇帝。生前沒能得愿,死后要享受皇帝的榮光,故陵寢修得蓋過了帝王。穿過殿宇就是李王后的陵寢,甬道高約三米,寬不足兩米,陵內石基濕滑,小心翼翼隨臺階而下,漸行漸寬。其陵寢斬山穿石,結構復雜氣勢恢宏,宛如地下宮殿一般,其規(guī)模之大,品位之高極為罕見。徜徉在歷史的長河,迷失在時空隧道,觸摸著陵寢兩側的刀痕,仿佛觸摸著歷史的肌膚,想象著當年工匠們的艱辛,頓感沉重和蒼涼。芒碭山陵墓群包含有梁孝王劉武陵、王后陵、兒子梁共王陵,其中王后陵規(guī)模最大,是后世北京十三陵定陵的兩倍之多。該地宮有四大特點:一是室內有中國最早使用、雕刻精美的石制座便器,與今日的沖水馬桶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比現(xiàn)在的沖水馬桶早2000多年。二是有貯藏食物的冰窖,相當于現(xiàn)代人用的電冰箱。三是有一線天奇妙景觀。站在李王后塑像旁,向東望去,可見一線天,其設計精妙,堪稱一絕。四是在梁孝王陵和王后陵之間有一條地下通道,名曰“相思道”,是梁孝王和王后靈魂幽會的通道,可惜的是未及完工,王后就駕鶴西去,留下了千古遺恨。

設計如此精妙奢華的陵寢,打開時考古人員并沒發(fā)現(xiàn)多少珍寶,據(jù)說都被曹操盜去了。曹操除了是人盡皆知的梟雄之外,在民間還有“摸金校尉”鼻祖的稱號。傳說曹操在東漢末年的各路起義軍中,屬于沒錢沒勢的那一派,根本沒能力負擔高昂的軍費開支,為了養(yǎng)活士兵就專門設置了“發(fā)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兩個官職,說白了就是專門替他去盜有錢人家的陵墓。從此,盜墓界就有了四大派系:摸金校尉、發(fā)丘天官、搬山道人,卸嶺力士。摸金有符、發(fā)丘有印、搬山有術,卸嶺有甲,摸金校尉重規(guī)矩、發(fā)丘天官重合作、搬山道人重技術,卸嶺力士重工具,各大門派各有其擅長技藝,據(jù)說梁孝王的墓就是摸金校尉所盜。
梁共王陵于1986年發(fā)現(xiàn),1987年發(fā)掘,主人為梁孝王劉武的長子梁共王劉買,距今已2100多年。其地宮最神秘的看點為早于敦煌壁畫630余年的“四神云氣圖”、金縷玉衣。地宮前廳有一幅讓中國文物、考古、歷史、美術學界的專家學者為之震驚的國寶級文物——《四神云氣圖》:這幅近30平方米的西漢彩繪壁畫,主要內容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云氣紋等組成的圖案。整副壁畫簡約抽象,充滿動感和明快的韻律美?!端纳裨茪鈭D》被譽為“四最壁畫”,即:篇幅最大、年代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考古藝術價值最高。1992年,《四神云氣圖》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護研究所揭取,復原后被河南博物院永久收藏。我們現(xiàn)場看到的是按1:1制作的復制品。

漢興園高祖廟背后是赤帝峰,新進開發(fā)了個大漢雄風景區(qū),赤帝峰海拔雖只有156.8米,但在這一帶已是鶴立雞群,是整個芒碭山景區(qū)的最高峰。進入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山頂上巍峨壯觀的劉邦銅像。據(jù)介紹銅像高39.9米,為亞洲最高歷史人物雕塑。銅像氣勢恢宏,栩栩如生,高祖手握長劍,長帶飄飄,仿佛正傲視著這片他征戰(zhàn)起兵的地方,豪邁之情油然而生。站在銅像腳下,仰望這位開國皇帝的英姿,讓人無不感嘆高祖的豐功偉績,“揮長劍,芒碭山前白蛇斬;唱大風,一曲豪歌兩千年”。芒碭山被稱為“漢興之地”,漢族、漢字、漢語亦由此而興。赤帝峰西側有一處天然溶洞,稱為紫氣巖密云洞,走進其中,你會感受到一種神秘幽情的氛圍,傳說這里就是當年劉邦的藏身之地。劉邦在芒碭山立足后,夫人呂雉帶著一雙兒女從老家沛縣前來投奔,在密云洞見面后,劉邦驚奇地問她是如何找到這里的,呂雉說一到山腳下遠遠看見這里一團紫氣浮現(xiàn),沿著山路就找到了這里。后世所謂芒碭山王氣即出于此。
大漢雄風景區(qū)南面不遠處是夫子山景區(qū),春秋末年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國,途徑芒碭山,天降大雨,孔子師徒在此避雨。為紀念孔子,后人雕孔子石像一尊置于石室內,石像面南拱手屈膝盤坐,現(xiàn)面部已殘。時間關系直奔南面的陳勝園。

陳勝園是大澤英雄陳勝的魂歸之處,俗稱陳勝墓。在長達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歷史長河中,每一次改朝換代,總是源于農(nóng)民起義。陳勝、吳廣起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史稱大澤鄉(xiāng)起義,劉邦斬蛇起義的時候,陳勝、吳廣早已起義。陳勝、吳廣等900余人被征發(fā)前往漁陽(今天津薊縣一帶)戍邊,途中在安徽宿州大澤鄉(xiāng)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情急之下,陳勝、吳廣殺死押解的軍官,發(fā)動兵變。芒碭山離大澤鄉(xiāng)不遠,劉邦應該是受了大澤鄉(xiāng)起義的啟發(fā)或影響才斬蛇起義的。從這一點看,陳勝、吳廣算的上是最早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了,是革命先行者,沒有陳勝吳廣,也就很難有后來的大漢。
既然是農(nóng)民起義,就有其局限性,稍有成績就驕傲自大,自立為王,最后眾叛親離,陳勝、吳廣也心生間隙。吳廣的部下田藏殺了吳廣,陳勝卻封田藏為上將軍,結果自斷手臂,被秦軍打得一敗涂地,逃跑途中,被自己的車夫殺害,拿著人頭領賞去了。兩個千古留名的人,最后都被部下所殺,但歸根到底,還是陳勝和吳廣之間的猜忌害了兩人。
陳勝死后,手下人殺掉車夫,又設法將其遷葬在芒碭山腳下。劉邦建立了大漢,追封陳勝為“隱王”,按諸侯禮儀待之,這才為我們留下了這一歷史古跡。陳勝園中有隱王殿和陳勝的塑像,殿前用浮雕立碑形式向游人展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nóng)民起義的全過程,站在碑前,好似又一次回到了當年的課堂,歷史老師深情并茂地給我們講解著這次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非凡歷史地位的起義。它是中國農(nóng)民自我意識的覺醒,“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聲仿佛又在耳邊響起。
芒碭山是豫東平原上唯一的山群,平地突起,如蛟龍騰躍,雖不高峻,然孤峰鶴立,尤顯挺拔,堪稱千里沃野之天然屏障。逶迤起伏的芒碭群山,占據(jù)茫茫豫東平原制高點,錯落突兀的十三座山頭,素有“十三仙女”的美稱。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赐昝⒋X山的地勢圖形,也就明白了當年劉邦為什么不以芒碭山為據(jù)點,建立根據(jù)地了。這樣的地勢,很難藏兵堅守,被大軍圍困,后勤保障都成問題。所以,劉邦起義后,就往回走,在山里待了一段時間,為解決吃飯問題就將老家沛縣攻陷。直到此時,劉邦還心存僥幸,希望朝廷赦免自己,留條性命,是蕭何設計殺了沛縣的父母官,徹底斷了劉邦的退路,此后才一心一意走上革命道路。時勢造英雄,英雄也不是天生的,都是被逼無奈,機緣巧合,順應時勢,成王敗寇而已。

芒山鎮(zhèn)的東北方向突兀著一座山峰,本是取石燒灰之地,后組建芒碭山地質公園,加以保護開發(fā),名曰僖山。僖山除了僖山寺等古建,還增加了高空蹦極、玻璃吊橋、游艇等驚險刺激的現(xiàn)代體驗,讓古老的千年大漢雄風刮進了一絲現(xiàn)代元素。
芒山斬蛇千載猶傳高祖事,
中原逐鹿九州共沐漢家風。
游完僖山,整個芒碭山之旅圓滿結束。連夜返還,十點多回到公司,依然興致盎然。芒碭山,張開臂膀,將我擁入懷中,讓我零距離觸摸著它的肌膚,一步步丈量著它的一切,小心翼翼穿過時光隧道深入它的腹部,窺見到漢家帝王的千年奢華,神秘面紗,終得一揭,向我露出了她那迷人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