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播音朗誦的奇妙世界里,“提打挺松”宛如一把神奇的鑰匙,能幫我們開啟美妙聲音的大門。這四個字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巨大的能量,下面就來揭開它們的神秘面紗。 提顴?。壕`放聲音的微笑
提顴肌,可不是簡單地咧嘴笑哦,而是讓顴肌稍稍上提,就像你在真心實意地微笑時,臉頰微微隆起的感覺。當你準備朗誦前,不妨先找一找這種感覺。想象面前有一朵盛開的鮮花,散發(fā)著迷人的芬芳,你被它深深吸引,嘴角不自覺地上揚,喜悅從內(nèi)心溢出。這時,口腔就像被點亮了,空間變大,聲音也有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提顴肌能讓聲音更明亮、更有穿透力,就像給聲音披上了一層璀璨的光芒。 打牙關(guān):打開聲音的通道
打牙關(guān),關(guān)鍵在于讓上下槽牙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就像嘴里輕輕咬著一根筷子,但又不能真的咬住。你可以嘗試這樣做:張開嘴巴,用手指摸摸耳根前方,能感覺到一塊硬硬的肌肉在動,這就是我們要鍛煉的咬肌。朗誦時,讓咬肌放松且有控制地打開牙關(guān),讓口腔像一個寬敞的殿堂。比如發(fā)“啊”這個音,感受氣息順暢地從口腔流出,聲音圓潤飽滿,沒有絲毫的阻礙。打牙關(guān)能避免聲音發(fā)扁、發(fā)悶,讓每一個音節(jié)都清晰有力地傳出來。
挺軟腭:撐起聲音的天空
軟腭在口腔的后部,平時它是放松下垂的。挺軟腭,就是要讓它像小帳篷一樣向上挺起。你可以打個哈欠,在哈欠打到一半的時候,感受軟腭上升的狀態(tài),然后保持住。這個動作能擴大口腔后部的空間,讓聲音得到更好的共鳴。想象一下,軟腭就像一個共鳴箱的蓋子,當它挺起來時,聲音就有了更豐富的回響,變得更加立體、飽滿。
松下巴:釋放聲音的枷鎖
松下巴可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關(guān)鍵。下巴過于緊張,會讓整個口腔肌肉都變得僵硬,聲音也就失去了靈動性。你可以試著用雙手托住下巴,輕輕左右搖晃,感受下巴的放松。朗誦時,讓下巴自然下垂,就像掛在臉上一樣,不要主動用力。當你讀一段激昂的文字時,下巴也能保持放松,聲音就能更加流暢、自如地表達出情感。
“提打挺松”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需要我們在日常練習(xí)中不斷去體會、磨合。當這四個技巧完美配合時,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充滿了魅力,能在播音朗誦的舞臺上綻放出獨特的光彩。
來源:葉語 責任編輯:夏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