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減壓團體心理輔導方案 一、輔導主題 “釋放壓力,重塑活力——教師心靈之旅” 二、輔導目標 1. 協(xié)助教師識別自身壓力源,掌握有效的壓力應對技巧。 2. 營造輕松安全的氛圍,使教師能夠釋放負面情緒,緩解心理壓力。 3. 增強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團隊凝聚力與支持系統(tǒng)。 三、輔導對象 [學校名稱]全體教師 四、輔導時間與地點 1. 時間:[具體日期],下午4:00 - 6:00,共8次,每周一次。 2. 地點:學校心理咨詢室或安靜會議室 五、前期準備 1. 收集教師壓力相關(guān)資料,設計制作壓力評估問卷、輔導資料與活動道具。 2. 提前布置場地,確保環(huán)境舒適、安靜且空間適宜活動開展。 3. 通過學校公告、工作群等渠道宣傳,鼓勵教師積極參與。 4. 確定參與人員名單,提前與教師溝通時間安排,確保參與度。 六、具體流程 階段 次數(shù) 活動內(nèi)容 相識階段(第1次) 1. 開場介紹 1. 主持人開場,介紹輔導目標、流程與規(guī)則。 2. 成員依次進行簡單自我介紹,包括姓名、學科,分享一件近期開心事。 2. 滾雪球分組 1. 將教師隨機分組,每組5 - 6人。 2. 組內(nèi)成員依次用“我是來自[學科]的[姓名],我旁邊是來自[學科]、喜歡[愛好]的[姓名]”句式介紹自己與旁邊成員,循環(huán)進行,直至每位成員被介紹多次,加深印象。 探索階段(第2 - 3次) 1. 壓力繪畫 1. 給每位教師發(fā)放畫紙和彩筆,要求在15分鐘內(nèi)以“我的壓力”為主題創(chuàng)作一幅畫,無需繪畫基礎,自由表達。 2. 小組內(nèi)輪流展示畫作并講解,分享畫面元素代表的壓力來源,其他成員傾聽、提問,促進壓力感知與表達。 2. 壓力大接龍 1. 全體成員圍坐成圈,第一個人說出自己面臨的一個壓力事件,如“學生成績難以提升”。 2. 順時針方向,每位成員依次分享類似但不同的壓力事件,不能重復,如“家長對教學工作不理解”,促進對壓力源多樣性的認識。 應對階段(第4 - 6次) 1. 放松技巧學習 1. 專業(yè)心理咨詢師講解并示范深呼吸放松、漸進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方法,教師跟隨練習。 2. 小組兩兩結(jié)對,互相監(jiān)督練習,分享感受與困惑,咨詢師巡回指導。 2. 頭腦風暴 1. 以小組為單位,針對常見壓力源,如教學任務重、學生管理難等,進行頭腦風暴,討論應對策略,記錄在大白紙上。 2. 各小組展示成果,共同討論完善,形成應對壓力策略手冊。 3. 角色扮演 1. 選取工作中壓力場景,如與家長溝通沖突、學生課堂紀律問題等,教師自愿報名扮演角色,模擬場景。 2. 其他成員觀察,表演結(jié)束后,從應對方式、情緒處理等方面討論分析,提出改進建議,模擬新應對方式。 成長階段(第7 - 8次) 1. 優(yōu)點大轟炸 1. 小組內(nèi)成員輪流站在中間,其他成員用3 - 5分鐘時間說出其優(yōu)點、長處與閃光點,以具體事例說明。 2. 被夸贊者記錄,活動結(jié)束后分享感受,增強自我認同與自信。 2. 未來寄語 1. 每位教師寫下對未來自己應對壓力的期望與目標,放入“時光膠囊”封存,約定半年或一年后開啟回顧。 2. 全體成員合影留念,主持人總結(jié)活動,鼓勵教師將所學應用到工作生活中,保持積極心態(tài)。 七、評估反饋 1. 問卷評估:每次活動后發(fā)放滿意度問卷,了解教師對活動內(nèi)容、組織形式、導師引導的評價與建議。在輔導前后分別使用壓力評估量表,對比教師壓力水平變化。 2. 觀察記錄:輔導過程中,觀察教師參與度、情緒狀態(tài)、互動表現(xiàn)等,記錄典型行為與變化。 3. 小組討論:最后一次活動設置專門環(huán)節(jié),組織教師進行小組討論,分享活動收獲、對自身改變的感受以及對后續(xù)輔導的期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