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 前言: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八月二十二日,明憲宗朱見深駕崩。朝廷當(dāng)天就派出使臣,前往各地向宗室諸王“報訃音”。封國成都府的蜀王朱申鑿聞訊之后大為震驚,即時賦詩一首以表達(dá)自己的悲痛心情。 望闕哭吾君,秋旻日慘昏。
“邁宋超唐”,這是朱申鑿對憲宗的評價,雖然不乏拍馬之嫌,倒也不算過譽。說起來蜀王殿下確實應(yīng)該對憲宗皇帝感恩戴德,正是有了這位遠(yuǎn)房堂侄的全力支持,他才能在蜀藩內(nèi)部的奪嫡之爭中最終勝利。那么整個蜀王家族在成化年間都有哪些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 蜀懷王朱申鈘明代首封蜀王朱椿,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第十一子,元末紅巾軍領(lǐng)袖郭子興外孫,大明開國元勛涼國公藍(lán)玉女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封為蜀王,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之國四川成都府,永樂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去世,謚曰獻。 朱悅燫,蜀獻王嫡長子,建文年間封為蜀世子,大儒方孝孺的學(xué)生,永樂七年(公元1409年)先于其父去世,謚曰悼莊。
朱友堉,悼莊世子嫡長子,蜀獻王嫡長孫,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襲封蜀王,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去世,謚曰靖。 朱友壎,悼莊世子嫡第三子,永樂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封為羅江王,因兄長蜀靖王無嗣,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進封蜀王,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去世,謚曰僖。 朱悅(劭火),蜀獻王庶第五子,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封為保寧王,因侄子蜀僖王無嗣,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進封蜀王,天順五年(公元1461年)去世,謚曰和。 朱友垓,蜀和王嫡長子,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封為蜀世子,天順七年(公元1463年)襲封蜀王,當(dāng)年去世,謚曰定。
朱申鈘,蜀定王嫡長子,明憲宗朱見深即位之時還是世子,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九月襲封蜀王。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富順縣知縣徐綺之女徐氏被冊封為蜀王妃。 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的時候,有十五名蜀王府護衛(wèi)在鬧市搶奪銀兩,被四川按察使郭紀(jì)派人抓了起來。明代按察使是正三品高官,掌管一省的司法,所以抓幾個王府護衛(wèi)不算什么大事。但是郭大人在審問的時候動用杖刑,直接打死了三人,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 蜀王殿下勃然大怒,打狗還要看主人,這個時候不出頭,以后王府護衛(wèi)還能指望的上嗎?所以朱申鈘立刻上奏朝廷,不但彈劾郭紀(jì)“酷暴”,還稱其過端禮門不下轎,并且辱罵守門千戶。端禮門是蜀王府南門,官員于此經(jīng)過不下轎,是大不敬的重罪。 王怒,因奏紀(jì)酷暴,并誣其乘轎不下端禮門,及叱罵守門千戶等罪。詔巡視四川、戶部右侍郎黃琛會巡按御史鞫之,逮下獄,罪當(dāng)杖,遇赦得釋。—《明憲宗實錄卷八十五》
你看看文官那支筆,先給親王扣個帽子稱他誣告。既然是誣告,怎么巡按御史查了之后,要把郭紀(jì)打入大牢呢? 其實說起來朱申鈘最大的貢獻,在于刊印了《獻園睿制集》和《定園睿制集》這兩部文集。所謂的“獻園”和“定園”,分別指代獻王朱椿和定王朱友垓?;实鄣淖髌贩Q為御制,親王所著則為“睿制”。 換言之,這就是朱椿和朱友垓兩人的作品集。其中《獻園睿制集》記錄了朱椿在位期間的各種諭令、家法,不但是約束后世蜀王的綱領(lǐng)性文件,更是研究明初蜀藩歷史的重要文獻資料。
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五月,朱申鈘去世,終年二十四歲,謚曰懷,謚法“慈仁短折”曰“懷”。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三月,懷王妃徐氏去世。朱申鈘與徐氏的合葬墓,又稱“石皇墳”或“草皇墳蜀王陵”,位于成都市錦江區(qū)三圣鄉(xiāng)成龍大道一段卓錦城六期小區(qū)外,歷史上曾多次遭受盜掘破壞。 ![]() 蜀王朱申鑿朱申鑿,蜀定王庶第三子,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二月封為通江王,因兄長蜀懷王無嗣,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四月進封蜀王。這里稍作解釋,蜀王府的字輩是“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wù)穆清”,“申”字輩名字中的最后一個字五行要帶金。朱申鑿名字中的“鑿”字,繁體字寫作“鑿”,所以并無錯誤。 說起來朱申鑿能夠襲爵親王,最應(yīng)該感謝的就是他的兄長,所以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他前去拜謁懷王寢園之時,還特意寫詩紀(jì)念。 東山山路正遙遙,穩(wěn)坐驊騮不憚勞。
襲爵之后抬高生母,似乎是一個慣例。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七月,朱申鑿的生母王氏就被封為蜀定王次妃。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三月,成都右衛(wèi)百戶陸昇之女陸氏被冊封為蜀王妃。 自獻王到朱申鑿近一百五十年間,蜀藩一共經(jīng)歷了四世七王,即第一世的獻王,第二世的和王,第三世的靖王、僖王、定王,以及第四世的懷王和現(xiàn)任蜀王,史稱“皆檢飭守禮法,好學(xué)能文”。但是再賢明的親王,也得爭取自身的權(quán)益。 比如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的時候,朱申鑿上奏朝廷,稱本府養(yǎng)的馬由于沒有草場,一直都是由有司供給料草。沒想到突然出了一道旨意,要求一切停止,希望陛下體諒本府的難處,能夠“照舊支給”。憲宗也很上道,大筆一揮給一半,而且特意聲明“不為例”,也就是別家王府不要來有樣學(xué)樣。
朱申鑿和陸王妃生有一個嫡子,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賜名賓淏。但是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的時候,朝廷又給朱申鑿的另一個兒子賜名賓瀚,同時稱其為嫡長子,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此時陸王妃以及朱賓淏都已經(jīng)去世,朱賓瀚之母梁氏為蜀王繼妃。 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梁氏去世,如何安排墓葬成了一個難題。按照慣例,朱申鑿應(yīng)該和自己的元妃,也就是陸氏合葬,然后繼妃梁氏祔葬其傍。但是蜀王殿下不知道出于何種考慮,居然上奏朝廷,請求為梁氏和自己另造墓園。 蜀王申鑿以繼妃梁氏薨,乞別擇壽壙地,并繼妃壙同造。詔可。先年王妃陸氏薨,已預(yù)造王壽壙。蓋王例與妃合葬,而繼妃則祔葬其傍,茲特因王請從之?!睹鲬椬趯嶄浘矶倨呤濉?br>
筆者猜測成化朝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皇帝嫡母錢太后、生母周太后誰死后能與先帝合葬的爭論,考慮到自己只有朱賓瀚這一個兒子,為了杜絕日后的爭端,朱申鑿才自己出面做了這個惡人。 ![]() 蜀定王一脈蜀定王共四子,長子蜀懷王朱申鈘、次子早夭,第三子即現(xiàn)任蜀王朱申鑿,故而這一脈的郡王只有一人。
朱申鋸,蜀定王第四子,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賜名,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二月封為南川王。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西城兵馬副指揮何輔之女何氏被冊封為南川王妃。 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十二月,朱申鋸庶長子被朝廷賜名為賓淴,這也是日后的嗣封南川王。 ![]() 蜀和王一脈蜀和王共六子,除了長子蜀定王朱友垓,其余五子均封為郡王。
朱友墦,蜀和王庶次子,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封為內(nèi)江王。這里我們提一句,這位內(nèi)江王身體很好,在整個成化朝都活蹦亂跳,一直活到了明武宗正德朝,以八十二歲的高齡才去世。
朱友城,蜀和王庶第三子,正統(tǒng)十一年(公元1446年)封為德陽王,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四月去世,終年四十二歲,謚曰僖安,朝廷賜其宮眷食米歲一百石。 朱申銈,德陽僖安王庶長子,先封鎮(zhèn)國將軍,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四月襲爵。其夫人姚氏,則直到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才進封為德陽王妃。
朱友(土貢),蜀和王庶第四子,天順?biāo)哪辏ü?460年)封為石泉王。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西城兵馬副指揮馬玘之女馬氏被冊封為石泉王妃。
朱友?,蜀和王庶第五子,天順?biāo)哪辏ü?460年)封為汶川王。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南城兵馬副指揮蔣賢之女蔣氏被冊封為汶川王妃。
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六月,朱友?去世,終年三十歲,謚曰懿簡,朝廷賜王妃蔣氏食米歲三百石。 朱申銷,汶川懿簡王庶長子,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四月襲爵。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九月,西城兵馬副指揮杜顯之女杜氏被冊封為汶川王妃。
朱友墂,蜀和王庶第六子,天順八年(公元1464年)九月封為慶符王。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十月,北城兵馬副指揮李曄之女李氏被冊封為慶符王妃。 結(jié)語:無論是幾任蜀王本人,還是和王、定王一脈的子孫,整個成都府內(nèi)的蜀藩宗室都稱得上是賢藩典范。若是大明宗室都能像蜀王一樣,想必他們的風(fēng)評會好上很多。 但是龍生九子各有不同,賢如蜀藩,一樣有不肖子孫。在下篇之中,我們要講一講蜀獻王次子華陽王一脈的故事。明代宗室中出幾個敗類很正常,但像華陽王這樣連續(xù)三代郡王都不著調(diào)的,還是非常罕見。 |
|
|
來自: 激揚文字 > 《分封諸侯/王候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