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jié),也稱為“上元節(jié)”。人們歡度元宵之夜,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xù)。 元宵節(jié)為民眾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靈感,歷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詩詞、散文、小說等作品。印象最深的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和宋代文學(xué)家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 一、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辛棄疾號稼軒,南宋官員、將領(lǐng)、文學(xué)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并稱“濟南二安”。 《青玉案·元夕》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青玉案·元夕》是辛棄疾著名詞作。此詞從極力渲染元宵節(jié)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著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詞采用對比手法,上闋極寫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元夕盛況,下闋著意描寫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尋覓一位立于燈火零落處的孤高女子,構(gòu)思精妙,語言精致,含蓄婉轉(zhuǎn),余味無窮。 二、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歐陽修號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學(xué)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官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后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散文八大家”。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且有較高成就。 《生查子·元夕 》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詞上片寫去年元夜情事。頭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后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在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制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下片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霸屡c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濕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xù)的沉重哀傷,表達出詞人對昔日戀人的一往情深。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和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主題顯示出元宵節(jié)也是中國的情人節(ji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