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秦開甲 在古代,修筑帝王陵墓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一般來說,帝王從登基之日起,就開始開始修筑自己的陵墓。由于工程復雜龐大,所以修筑的時間也會很長。比如說秦始皇的陵墓,修筑時間長達四十年時間。參與的人員據(jù)史書記載也有六七十萬人。那么,在秦漢時代,朝廷負責修筑帝陵的機構都有哪些呢?大家好,我是講故事的大秦,本期視頻內容咱們以漢景帝劉啟的陽陵為例,給大家講述一下秦漢時代修筑帝陵的機構都有哪些?他們的工作職能工作范疇又是些什么? 漢景帝劉啟在西漢王朝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帝,歷史上把他父親漢文帝劉恒與他治理漢朝這段時間叫“文景之治”。陽陵是漢景帝給自己修筑的陵墓。修建陽陵的主要職能部門是下面三個。第一個是將作大匠,第二個是少府,第三個是復土將軍。接下來,老秦把這三個職能部門的主要工作給大家介紹一下。 第一個、將作大匠。 將作大匠負責陵園地面和地宮建筑的施工、工程用料的生產以及供應。 據(jù)考證,秦代有“將作少府”這么一個職能部門。這個部門是秦代大型宮殿建筑工程的中央領導部門?!稘h書·百官公卿表》說這個部門的職能是“掌治宮室”,意思是負責皇帝宮室的建筑工程。但是,根據(jù)《漢書·百官志》中記載,“將作少府”的工作職能被具體成了“掌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土木之工,并樹桐梓之內于道側”。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將作大匠主管的工程內容不僅僅限于秦代時“掌治宮室”的工作范疇,而且還包括了廟宇、寢室、宮殿、陵園、道路以及道路兩邊的綠化工程在內。
漢景帝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15年。又把這個“將作少府”的職能部門直接修改成了“將作大匠”。意思顯然是同建筑陽陵有關的。 在在秦始皇陵園出土的磚瓦上有很多“大”字的印戳,如“大匠”、“ 大”、“匠”、“大水”、“大瓦”、“大顛”等等文字。這些文字,其實都是“將作大匠”的簡寫或者縮寫文字。這也表明了這種“將作大匠”的職能部門其實早就在秦代時期已經設立了,并且與“將作少府”等職能部門并從著,只是“將作大匠”這種職能部門更偏重于建筑工程的磚瓦生產和供應罷了。 如果說是漢景帝把“將作少府”改為“將作大匠”的話。那么,我個人認為,實際上他是撤銷了將作少府,把“將作少府”的職能交給了“將作大匠”。
由此,這就不難可以看出,這里不僅擴大了“將作大匠”的職能范圍。而且更加強調突出了“將作大匠”這個部門在修筑陵園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據(jù)史書記載,將作大匠的屬官有石庫、東園主章等七個令丞。石庫是主管石材的一個官職,東園主章則是主管土木工程的一個官職。 按照顏師古的解釋,“將作大匠”是“掌大材,以供東園大匠也”。 漢景帝陽陵銅器上發(fā)現(xiàn)有“東園主章”這四個字的刻文。這就說明,“將作大匠”下屬這一官職不僅是管理木材的木工,還掌管著一部分同明器的制作任務。 第二個、少府。 少府是負責陽陵隨葬品以及從葬物的制造和供給。 少府是掌握物資稅收的中央級的領導機關。他的下屬單位又往往是同陵墓用品有關的制造部門。分別設有16個令丞,分別制造各類銅器、兵器、鏡鑒、玉器、紡織品等等器物。其中,同漢代陵墓工程關系最直接的部門要算左右司空和東園主章等幾個職務了。
秦始皇帝陵園出土的陶盆口沿上刻有“東園”兩個字。 1975年,工作人員在清理薄太后南陵從葬坑時,從磚上發(fā)現(xiàn)壓有“東園”二字的印戳。 “東園”實際上是“東園匠”的簡稱,是一個以制作陵墓陪葬器物為主的官署。人們常常把“東園匠”為死人制造的那些陪葬品,通通稱作“東園秘器”。 在漢景帝陽陵從葬坑中出土的鐵兵器、銅度量衡器、日用陶器、車馬器等等,都是一些小件的模擬品,無一不是“東園匠”制作的“東園秘器”。 秦始皇帝陵園的磚瓦上多蓋有“左”、“右”打頭的印戳,那是代表少府屬官“左司空”、“右司空”官署工匠的制品。在漢武帝茂陵文物中,也有“右司空”的刻文。所以,可以理解為“少府”不僅參與了陽陵的修筑,后期也參與了漢武帝茂陵的修筑。 第三個職務就是復土將軍。 復土將軍一般是在皇帝棺槨入葬之后,負責陵墓中填土和陵冢堆土工作。
因為帝王棺槨在下葬之后要突擊掩埋封頂??梢哉f,這個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面對規(guī)模大、時間短的實際情況,就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以及精心的組織。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有效的完成掩埋封頂。那么,這就需要一支復土大軍,否則根本無法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務。在古代,往往是由軍隊來承擔這項掩埋封頂任務的。 當年,漢文帝劉恒死后埋葬,就調來內史的駐軍15000人。除此之外,還調來附近縣的地方軍16000人,加起來有31000多人,這支軍隊通通歸特別任命為復土將軍的郎中令張武指揮。 為什么叫復土將軍呢? 在皇帝棺槨以及隨葬品下葬之后,再把原來挖墓挖出來的這個土回填回去,同時在地面上堆起陵冢,這就是所謂的“復土”。所以主管掩埋封頂這項復土工作的將軍,也叫“復土將軍”。 那么,漢景帝陽陵的復土將軍又是誰呢?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但肯定也離不開軍隊的參與和復土將軍的指揮。同樣,以后各種帝王陵的復土工作也都是這么做的。
由此可見,“復土將軍”這種帝陵修筑模式,起碼是漢初形成的一種模式,或者有可能來源于秦代。 另外,中央部門的“大司農”部門,盡管不直接參與修建陵園的具體工作,也算不上直接指揮,但是,因為要給皇帝陵修陵工程提供經費開支,因此它的配合作用就相當重要。 同樣,帝陵所在的地方行政官員和有關機構也得積極配合,提供必要的后勤保障工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