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書法愛好者們,今天咱就來聊聊行書怎么寫。行書它和楷書可不一樣,它不是楷書的“快寫版”,有自己的一套獨特寫法。 第一、短鉤增加動感 楷書一筆一劃規(guī)規(guī)矩矩的,行書就靈活多了,點畫之間常常連起來。有些點畫本來沒有鉤的,在行書里行筆的時候順勢就能帶出個短鉤來,像“茂”字就是這樣。
蘇軾行書《歸去來兮辭》 第一、牽絲增加靈動 顧名思義,順著筆勢會在筆畫之間出現(xiàn)細細的絲叫做牽絲。比如說“話”和“然”字,有了這些牽絲和鉤挑,字看起來就特別流暢自然,好像有了生命一樣。
不過得注意的是,這鉤挑和牽絲不能用得太泛濫,也不能太弱。用多了,滿篇都是鉤和絲,看著亂糟糟的,不干凈;太弱了呢,那鉤就像個肉瘤,絲像棉線,軟趴趴的,沒一點勁道。 第二、圓轉(zhuǎn)帶方折 楷書轉(zhuǎn)折大多是方折,而行書很多時候用的是草書那種圓轉(zhuǎn)的寫法,這樣寫起來筆勢就很順。 但這里面可有講究,雖然是圓轉(zhuǎn),可也得有折的意思在里頭,寫的時候要駐筆、提按,不然就會顯得太圓,沒力氣,沒有那種方圓結(jié)合的妙處。像“佛”這些字,轉(zhuǎn)折的時候就得注意。
第三、改變楷書筆順 語文老師常常強調(diào)的寫字筆順,其實那是楷書的要求。行書的筆順,有時候和楷書可不一樣哦。 在行書中,為了寫起來方便,也為了讓字的造型更加別致,會特意改變筆順來寫,比如“感”字。
不過一般來說,行書是筆順遵守漢字的造字原理,但偶爾反著來,像“風”“國”字的筆順會挺有意思。但要記住,改變筆順得有道理,要符合規(guī)范,不能亂用,偶爾用一下才有趣味。
第四、用筆多變 行書的用筆也特別靈活。同樣的筆畫,寫法可以多種多樣。就說“也”字的浮鵝鉤,一般是回鋒收筆,但也可以從勾端上翻筆下來。
還有木字旁,通常是寫好橫畫和豎畫后從左邊帶出撇挑,可從右邊挑筆再寫撇挑也行,就像“楊”字。
第五、空中取勢起筆 起筆的時候,行書大多是空中入紙。像“古”字的左邊豎、“絲”字的撇畫、“工”字橫畫的起筆,還有“河”字三點水的側(cè)點,都是空中入紙露鋒。
但這可不是隨便寫,其實有時候也要“逆鋒”,只不過都是空中取勢。要是不明白這點,寫出來的字起筆就會又尖又軟。 而且,露鋒入紙要快,字才生動;藏鋒取勢慢,字就含蓄。寫行書的時候這兩種方法要結(jié)合著用。 第六、筆畫替代 行書寫起來真的挺快的,它有時候還會用點來代替筆畫呢。比如“京”和“影”里的“小”,就被寫成三點了,還有“大”字的那個捺筆變成了側(cè)點。這樣一來,字看起來更有趣味,寫的時候也更輕松。
第七、形態(tài)多變 最后,行書可謂是千變?nèi)f化。它既不是規(guī)規(guī)矩矩的楷書,也不是龍飛鳳舞的草書,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書體。它的表達方式特別豐富,有時候一個字能有好多種寫法,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姿態(tài)。 就拿“是”這個字來說吧,你見過不同的人寫可能會發(fā)現(xiàn),結(jié)尾的時候每個人收筆的方式都不太一樣。
還有像“英、落、草、奠、花”這些草字頭的字,寫法都各有特點。
王羲之的《蘭亭序》里的“之”字有二十多個,每個都不一樣,這就是行書變化的妙處。要都寫得一樣,那就太單調(diào)了。 大家只要記住這些行書的訣竅,多練習,肯定能寫好行書! ●真把《圣教序》給講透了! ●王羲之這943字,是草書界的“無上范本” ●啟功失眠起來練字,寫下這些書法,網(wǎng)友:太精神了! ●學書法進步很慢?你可能踩了7大坑,避坑指南給你,助你高效練書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