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120種疑難雜癥取穴法!

 財知行 2025-01-07 發(fā)布于湖北

—— 以下是正文 ——

1.    五勞七傷少藥醫(yī),膏肓百勞灸三里。上穴隔姜用艾灸七壯。
2.    氣喘咳嗽灸肺俞,膻中俞府豐隆炷。肺俞、膻中、俞府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豐隆隔姜灸五壯。
3.    氣急哮喘難履步,膻中氣海又俞府。膻中、氣海、俞府三穴用米粒大艾炷各灸三壯。
4.    寒熱往來潮如芳,膏肓身柱三里詳。膏肓、身柱、足三里穴各隔姜灸五壯。
5.    肩背瘙癢多纏綿,三角肌邊分肉間。用米粒大艾炷灸三壯。

6.    癰毒流注多發(fā)瘍,腰尻氣海俞加壯。氣海俞平灸七壯。
7.    慢性闌尾炎痛甚,左手間使補瀉靈。左手間使穴先補后瀉。
8.    陽狂陰癇厥無知,百會鳩尾穴太沖。百會、鳩尾穴用米粒大艾炷灸五壯,針瀉太沖穴。
9.    全身瘙癢多疹斑,風門肘尖氣海俞。用米粒大艾炷平灸各三壯。
10.   胃脘疼痛連背胸,中脘三里內(nèi)關(guān)補。用銀針針中脘八分,針柄用艾燒三壯,內(nèi)關(guān)用銀針針一寸,火灼針柄三壯,足三里穴隔姜灸五壯。
11.   痞塊瘧母痛堅滿,痞根脾俞瀉太沖。痞根穴、脾俞穴用艾灸,太沖穴針瀉。
12.   陰水腹脹脾腎虛,水分氣海三里炷。以上三穴隔姜灸七壯。
13.   七疝痞氣及偏墜,大敦闌尾太沖追。大敦、闌尾穴用米粒艾灸三壯,針瀉太沖穴。
14.   暑穢入絡(luò)難舉立,陽陵承山委中血。
15.   腦炎頭痛人昏迷,上星太陽及人中。
16.   虛腰閃痛動呻吟,溫補尺澤及腰縫。用銀針溫補尺澤。腰縫(腎俞、氣海俞)。

17.   兒童遺尿灸不愈,溫補命門白環(huán)俞。
18.  小兒足痿步難行,委中承山填虛針。
19.   偏正頭痛有二般,有疾無疾細推看。痰飲解中脘,還加艾炷灸安然,風患合谷絲竹空,外加三里瀉自安。
20.   正頭大痛及頂星,虛痛實痛最難分,實則手按更見痛,虛則搭捫痛停。虛則溫補實則瀉,百會合谷太上星。

21.   破傷風損肌肉破,外傳風毒牙關(guān)緊,角弓反張吐涎沫,抽搐不寧動即驚,鳳池、曲池腰背縫,委中申脈照海尋
22.   眼生翳膜何穴治,睛明合谷四白穴,太陽出血光明瀉,大小骨空灸之靈。
23.   迎風冷淚風串目,攢竹針之灸骨空,婦人還防穢經(jīng)沖,瀉刺三陰灸淚空。
24.   目成內(nèi)障真陰涸,太陽合谷臨睛明,光明天府鳳池穴,再瀉陽溪內(nèi)障消。

25.   頭風灌睛外障成,太陽、合谷臨睛明,攢竹三里骨空灸,百會腦空用七針。
26.   眼皮濕烘風濕滯,酒濕房勞多此癥,睛明四白合光明,二間三間效如神。(不會取穴?關(guān)注“經(jīng)絡(luò)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nèi)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span>

27.   目紅暴腫痛難療,諸火上升水白耗,合谷太陽睛明穴,光明行間瀉勞宮,腎俞太溪多行補??虝r腫目痛得消。
28.   鼻塞不能聞香臭,迎香上星五處留;鳳池風府百會穴,風門百勞一針瘳。
29.   鼻流臭涕腦肝郁,合谷、上星灸曲差;水溝迎香得穴解,針后還須忌寒冷。
30.   鼻淵鼻痔溫火郁,上星風府禾髎決;風池水溝灸百會,百勞風門一針毓。
31.   鼻衄不止膀胃熱,氣升不降絡(luò)血涌;合谷風府勞京骨,上星迎香刺人中。
32.   口舌生瘡心火炎,水溝承漿合谷連;長強生津玉液刺,舌尖出血效通仙。
33.   口眼 斜風襲絡(luò),痰飲怒傷虛實看;合谷地倉與頰車,水溝承漿太陽瘥。
34.   頰車紅腫枯槽風,肝胃三焦熱升壅;合谷列缺地倉穴,承漿三里舌尖針,但取頰車上關(guān)穴,二穴出血見奇功

 35.   牙齒腫痛太溪穴,頰車龍玄瀉合谷;太淵水溝上片加,下片痛者承漿夸。
36.   體虛耳內(nèi)吟吟鳴,三里聽會合谷行;太溪腎俞常針補,體虛耳鳴得安寧。
37.   耳內(nèi)紅腫熱升壅,瀉針刺針法理同,聽會合谷三里穴,頰車醫(yī)風除病總。
38.   癢耳烘耳何穴治?耳門聽會足三里,合谷聽宮及醫(yī)風,耳聾氣閉亦能醫(yī)。
39.   二臂麻木逆不仁,肩髃曲池合谷針,肩井列缺溫針刺,寒濕流行病是去。
40.   二臂酸痛何穴療?上廉下廉手三里,肩井曲池經(jīng)渠穴,針之溫針效定靈。
41.   二手筋緊閉拘急,皆因風濕內(nèi)相纏,陽谷曲澤渚商里,六經(jīng)六穴瀉是安。

42.   手臂紅腫如赤疽,中渚液門曲池取,合谷上都并陽池,穴中具瀉妙法同。
43.   肩皆紅腫作疼痛,風寒留滯太陽經(jīng),肩髃肩貞膏肓灸,先針大抒風門攻。
44.   心胃痛別有九種,積食蟲冷肝胃痛,怒肝胃寒并酒傷,大陵內(nèi)關(guān)三里宗,脾俞中上脘施灸,虛實補瀉法研究,癥見胃脘連背痛,太沖三里顯奇功。
45.   脅肋疼痛難轉(zhuǎn)側(cè),怒氣濕滯努力成,支溝章門外關(guān)穴,行間期門瀉陽陵。
46.   小腹連臍痛莫禁,原因寒凝中寒證,內(nèi)關(guān)三里關(guān)元溫,水分天樞灸忌針。
47.   小腹腫脹濕氣停,氣海行間照海尋,內(nèi)關(guān)三里、陰交會,婦女血瘕氣海定。
48.   二足麻木難舉立,皆因風濕酒傷脾,陽輔陽交絕骨穴,昆侖丘墟足三里。
49.   二膝腫痛如鶴形,脾弱寒濕下注成,膝關(guān)委中陽陵穴,中脘豐隆梁丘間。
50.   足弱足痛無力步,寒濕暑痿弱研分,公孫三里委中承,昆侖申脈陽輔丘。
51.   二足紅腫痛難忍,寒停濕凝動火擾,照海昆侖京骨穴,委中太沖內(nèi)庭消

52.   二腿紅腫足三陽,寒濕留滯本經(jīng)傷,委中、承山、陽陵穴,申脈、氣海俞加壯。
53.   二股酸痛連腰尻,耗精勞力損精道,溫針腎俞環(huán)跳穴,陽陵昆侖瀉立效。
54.   腰腳疼痛如何療?水溝委中命門拷,腎虛還加腎俞穴,太溪白環(huán)最有效。
55.   挫傷腰脫痛連腹,衰翁虧血氣亂錯,尺澤內(nèi)關(guān)補是效,委中支溝陽陵泉。

56.   夏日傷暑不省事,暑濕感陷襲脾肺,合谷百會并人中,內(nèi)庭氣海與中沖。曲池少澤行間穴,風勝還加針鳳池。
57.   中風口噤不開牙,頰車上關(guān)承漿瘥,百會合谷廉泉穴,平補平瀉效增夸。經(jīng)絡(luò)技巧
58.   中風半身如不遂,手足三里肩髃配,合谷昆侖絕骨穴,無病手足先針栽。
59.   中風陰陽最難分,手足拘急是陰證,陽證是其形癱瘓,合谷肩髃肩中針;手足三里陰市穴,環(huán)跳委中足陽陵。
60.   渾身瘡腫濕滯肌,曲池合谷及三里,行間內(nèi)庭陰交陵,風濕流行瘡自啟。
61.   單臌脹癥疾濕滯,小溲淋閉氣行郁,氣海行間灸水分,三里內(nèi)關(guān)食關(guān)針。
62.   小便不利陰谷針,陰交陵氣海大陵。
63.   小便滑數(shù)膀胱寒,中極腎俞陰交陵。
64.   大便閉結(jié)刺章門,太白照海補后瀉。
65.   大便泄瀉補中脘,針補中極灸中樞。
66.   赤白痢疾灸天樞,內(nèi)庭隱白氣海針,照海內(nèi)外關(guān)申脈,后重外關(guān)申脈迎。
67.   臟毒下血強承山,脾俞精宮灸之靈。
68.   脫肛久痢加二白,百會灸刺承山攻。
69.   翻胃吐食灸中脘,脾俞三里灸中脘,水食不下名五饐,勞宮中塊中脘偶。
70.   脾寒發(fā)熱補后溪,間使三里絕骨宜,大椎身柱膏肓灸,合谷瀉之熱自除。

71.   先寒后熱灸膏肓,絕骨風門合谷刺,熱多寒少灸百勞,后溪曲池瀉間使;寒多熱少膏百勞,后溪曲池先行補。
72.   哮喘咳嗽灸肺俞,天突膻中及乳根,膏肓中脘足三里,豐隆氣海加關(guān)元。
73.   咳嗽痰血灸百勞,肺俞膏肓中脘炷,治補腎俞刺乳根,久延不治成癆瘵。
74.   吐血之證灸膻中,中脘氣海及三里,乳根支溝與關(guān)元,肺俞膏肓心腎俞。
75.   肺癰咯膿灸肺俞,膻中支溝大陵具,風門三里清胃熱,少商出血清肺經(jīng)。
76.   痰注經(jīng)絡(luò)嗽不愈,咸腥酒色釀積成,肺俞三里與膻中,俞根風門淺缺盆。
77.   傳尸癆瘵灸鳩尾,百勞肺俞膏肓宜,膻中俞府中脘炷,四花涌泉三里刺。
78.   五心煩熱頭目昏,合谷百勞中膂針,心俞勞宮涌泉穴,少商曲池并肩井。
79.   三消五渴補腎俞,氣海廉泉人中醫(yī),金津玉液海泉刺,瀉刺承漿平陰火。
80.   遺精白濁七情傷,心腎不濟不納精,關(guān)元心腎俞命門,三陰交白環(huán)俞針。
81.   陰莖虛痛陰交陵。中極太溪復(fù)溜針,血卻海底穴內(nèi)關(guān),補瀉分明效如神。
82.   陰囊偏墜肝腎寒,闌門三陰交取靈,木腎不痛腫如升,歸來三陰灸大敦。
83.   腎水枯絕生奔豚,酒色房勞多此癥,關(guān)元關(guān)門水道針,三陰交歸來有應(yīng)。
84.   婦女赤白淋帶癥,氣海中極白環(huán)腎,陰陽交補多瀉少,無子子宮中極靈。
85.   多子石門三陰交,崩漏子宮中極針,月事不調(diào)針中極,腎俞陰交氣海針。
86.   難產(chǎn)不下補合谷,獨陽三陰交瀉應(yīng),塊痛氣海三陰交,中極陰交落胞衣。
87.   陰門忽然發(fā)紅腫,三陰交加中極針。
88.   婦女血崩帶不止,丹田中極腎子宮,百勞內(nèi)關(guān)膏肓灸,鳳池絕骨陽陵泉。
89.   婦人無乳補少澤,合谷列缺灸膻中。
90.   乳癰膻中或大陵,委中少澤俞府針。
91.   小兒赤游丹委中,曲池陰交三里用。

圖片


92.   如若膿瘍成敗血,騎竹馬灸奏奇功。
93.   疹伏未透熱喘滿,天蓋鳳池外關(guān)靈,熱毒內(nèi)攻氣喘急,再灸膻中內(nèi)庭針。(不會取穴?關(guān)注“經(jīng)絡(luò)技巧”公眾號,點擊穴位查詢或在公眾號內(nèi)輸入任意穴位即可查找穴位?。?br>94.   暑風抽搐如驚內(nèi),鳳池天蓋外關(guān)瞳。
95.   蟲積腹痛面唇青,內(nèi)關(guān)三里灸中脘。

96.   龜背骨勞二足弱,背縫腰大脊刺,委中承山陽陵針,風市膝眼三里溫。
97.   小兒麻痹二足痿,肺腎虧耗鶴膝寒,膏散需用沖和法,委中承山丘墟安。
98.   四肢麻木大麻風,四風八邪十宣針,風門肘尖常施灸,氣海曲池委陽陵。
99.   梅毒瘡生有二般,精化氣化是其原, 精化淫欲交媾得,氣化精化脾土生。
100.     赤白游風如粟形,浮腫焮熱癢兼疼,表虛風襲拂郁火,血赤氣白熱化成,風門肺俞上都灸,委中陽陵蠡溝針。

101.     心主驚兮肝主風,心熱肝風作急驚,即消天蓋鳳池印,人中合谷刺督脈。
102.     癇狂經(jīng)言本一病,狂乃陽邪癇是陰,百會鳩尾三里灸,陽狂天蓋太沖申。
103.     陽狂屬府肌熱汗,小腸氣逆上沖心,天蓋鳳池灸百會,合谷申脈腕首針。
104.     體虛痰濕滯心脾,藥物不當成慢驚,氣海百會神闕灸,三里公孫風府棱。
105.     不省人事針復(fù)溜,曲池合谷及人中。

106.     大人為癆小兒疳,乳食不調(diào)是其因,面黃肌瘦腹膨脹,速取天河水疳全。
107.     肝疳爪甲面唇青,搖頭淚濕目難睜,耳爛躁渴囊色青,瀉痢天河刺指縫。

108.     心疳面赤脈絡(luò)赤,發(fā)熱汗多咬牙驚,口舌生瘡渴便紅,少澤十漿承漿涌。(十漿之“漿”疑為宣。)

109.     肺疳面白喘咳嗽,毛發(fā)枯焦寒熱增,面頰生瘡鼻多涕,清倒天河刺少商。
110.     解顱鶴膝瘦齒連,齦血宣膿面黧黑,足冷口臭牙腎疳,先例天河刺十宣。(先例天河之“例”疑為倒)
111.     腦疳多因風熱傷,乳母喜風不謹慎,光頭生瘡發(fā)穗結(jié),鳳池天蓋曲池良。
112.     眼疳疳熱上攻目,濕癢赤爛瘡腫痛,淚泣不明生白翳,天蓋太陽合光明。
113.     鼻疳陽明熱攻肺,鼻腔赤爛腫癢甚??人詺饧泵垢桑咳焐w合外關(guān)。
114.     脊疳蟲蝕背外突,手擊其背空鼓鳴,身熱煩渴十指瘡,天蓋背縫天河清。
115.     少食多泄形消瘦,面黃煩渴痞疳成,溫補內(nèi)關(guān)足三里,例取天河忌寒冷。
116.     傷寒頭痛針合谷,攢竹太陽紫脈尋。
117.     傷寒脅痛刺章門,陽陵支溝委中針。
118.     熱盛不退涌絕骨,大椎曲池合三里、
119.     傷寒以后生余熱,絕骨風門合谷形。
上補下瀉能發(fā)汗,百勞復(fù)溜合內(nèi)庭,汗多上瀉并下補,俞穴用之不須議。
鄭魁山家傳配穴秘方——摘自《鄭氏針灸全集》
1 發(fā)散風寒:風池風門大椎(不留針,燒山火)后溪留20-30分——風寒感冒
      2 清熱宣肺:大椎陶道肺俞(點刺出血)+列缺合谷(透天涼)
      3 祛風活絡(luò):面癱:合谷風池+地倉透頰車、下關(guān)四白
      4 祛風開竅:中風、驚厥:人中承漿百會十宣 5 祛風化濕:膝眼梁丘陽陵泉足三里——膝關(guān)節(jié)風寒濕痹腫痛
      6 導(dǎo)痰開竅:旁廉泉天突
      7 催吐:中脘幽門內(nèi)關(guān)(針尖向上)
      8 瀉熱通便:大腸俞天樞、豐隆足三里
      9 潤腸通便:天樞、支溝、上巨虛(瀉)三陰交、照海(補)
      10瀉熱解毒:大椎身柱靈臺筋縮脊中命門腰陽關(guān)腰俞、膻中、玉堂
11活血通經(jīng):氣海關(guān)元氣穴+合谷三陰交(平)
      12 疏肝理:膈俞肝俞(不留針)膻中期門太沖
      13 理氣定喘:百勞定喘+膻中(沿皮刺)大椎列缺
      14 疏經(jīng)鎮(zhèn)痛:風池百會頭維太陽合谷——頭部諸疾
      15 活血明目:風池內(nèi)睛明球后攢竹瞳子髎肝俞腎俞——眼部諸疾
      16 開竅聰耳:風池百會翳風頭竅陰聽宮支溝(平法)——
      17 通鼻開竅:風池(補)上星上迎香合谷列缺
      18 順氣降逆:天突膻中沖門+內(nèi)關(guān)公孫——梅核氣、氣逆
      19豁痰利咽:風府上廉泉列缺陽溪三陰交照海——流涎吞咽困難
          20 開竅解語:啞門(向下頜刺)金津玉液合谷 
          21 溫中散寒:脾俞胃俞(不留針)+中脘下脘+梁門足三里
          22 溫腎壯陽:腎俞關(guān)元俞上髎氣海關(guān)元三陰交
          23 溫經(jīng)祛寒:天樞關(guān)元氣穴三陰交大敦(灸)
          24 中風:肩髎曲池外關(guān)合谷環(huán)跳陽陵泉足三里懸鐘
          25 清心安神:巨闕內(nèi)關(guān)神門豐隆公孫——熱陷心包
          26 清心醒神:內(nèi)關(guān)人中合谷豐隆——狂證
          27 清肺止咳:肺俞尺澤列缺+少商商陽+大椎
          28 清熱理中:尺澤委中(刺絡(luò))+中脘天樞足三里——霍亂
          29 清熱解毒:翳風頰車合谷商陽少商——痄腮溫毒咽腫
          30 補中益氣:中脘天樞足三里+氣海
          31 培元止瀉:中脘天樞氣海+腰俞會陽
          32 升提舉陷:中脘天樞足三里+氣海梁門
          33 養(yǎng)心定痛:心俞(不留針)膻中巨闕內(nèi)關(guān)
          34 升提攝血:隱白行間(向上斜刺)人中
          35回陽固脫:人中神闕關(guān)元腰+腰俞會陽

          36消食導(dǎo)滯:上脘中脘天樞、三關(guān)(點刺)
          37消堅散結(jié):阿是(圍刺)人迎天髎曲池——癌腫瘰癘 38 排膿消腫:阿是大椎合谷。其補瀉以燒山火透天涼為標準。作者:陳佩永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